分布與危害
杜鵑黃化病又稱黃葉病,廣東各地栽植在偏鹼性含鈣質高的土壤上時有發生。南京、濟南、唐山、連雲港、合肥等地也有分布,嚴重的整株枯死。
症狀
黃化病多發生嫩梢新葉上。初期葉脈間葉肉褪綠,失去光澤,後逐漸變成黃白色,但葉脈仍保持綠色,使病葉呈網紋狀。隨著黃化程度逐漸加重,除主脈外,全葉變成黃色或黃白色。嚴重時,沿葉尖、葉緣向內焦枯,頂梢乾枯、甚至死亡。
病原
杜鵑黃化病是生理性病害,是由於缺乏可溶性鐵元素引起的。
發生規律
黃化病主要是由於土壤缺鐵或鐵素不能被吸收利用,因而影響葉綠素形成,使葉片變黃變白。一般情況下,在石灰質鹼性土壤中,能被吸收利用的可溶性2價鐵,被轉化為不溶性的3價鐵鹽而沉澱,使植株根部不能吸收。盆栽杜鵑澆水頻繁,使土壤中的可溶性鐵過多地淋洗流失。在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過高的地區,植株根系發育受影響,根部正常的生理活動受影響,降低了對鐵素的吸收能力。
防治方法
1. 避免在鹼性和含鈣質較多的土壤中種植;庭園露地栽植,不要靠近水泥、磚牆或用過石灰的地方。
2. 盆栽杜鵑宜用酸性土。苗圃地栽植,可施用堆肥、綠肥或其他有機肥料。也可將硫酸亞鐵混入肥料中施用。
3. 在偏鹼性的土壤中可澆0.1%~0.2%磷酸二氫鉀溶液,溶液的pH為4.7,能使鹼性變酸性的土壤,可使感病黃化葉片變綠。
4. 經常施磷酸亞鐵溶液,會使土壤中硫及有效鐵成分過多而使植物中毒。可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14克,化學純硫酸亞鐵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噴灑葉面,葉片正背面均要噴及,3天1次,持續數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