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鵑芽枯病

杜鵑芽枯病是杜鵑的一種毀滅性病害。 發病初期,感病杜鵑芽變黑色,以後逐漸枯萎腐爛,芽不能展開。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中越冬。

分布與危害

杜鵑芽枯病是杜鵑的一種毀滅性病害。花芽、葉芽及嫩枝都可受害。導致芽枯萎、腐爛。感病枝條來年不能開花。

症狀

發病初期,感病杜鵑芽變黑色,以後逐漸枯萎腐爛,芽不能展開。外部鱗片變為銀色,其上生有黑色子實體。子實體細小,黑色。病原菌還可通過芽鱗基軸侵入,可達莖皮和髓部,導致小枝導管堵塞,影響水分的輸導,最後產生枯枝。

病原

病原為杜鵑頂孢束頂霉(Briosia azaleae Morris),隸屬半知菌亞門、絲孢綱、絲孢目真菌。

發生規律

病原菌以菌絲體在病組織中越冬。翌年春季產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昆蟲、雨水傳播,通過芽鱗侵入寄主,進行侵染危害。

防治方法

①減少侵染來源:及時摘除病芽、病花和病枝,集中銷毀。
②白花期始,噴施1:1:100波爾多液,每隔10-15天噴1次,噴2-3次,防止病菌的侵染及擴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