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浙江紹興府的書生李甲 (佟瑞敏飾)和同鄉柳遇春 (吳慈華飾)共赴京城求仕,在此期間結識了迎春院的名妓杜十娘 (潘虹飾)。李甲風流倜儻,為了十娘揮金如土。老鴇 (金雅琴飾)貪圖李甲錢財,前後左右溜須奉承。但一味享樂無有進項,難免坐吃山空。老鴇見李甲錢財散盡,頓時換作冰冷嘴臉,獨有十娘一片真心,只願與李公子天長地久。李甲有心救十娘跳出泥潭,鴇兒限李甲十日內拿出三百兩銀子方可贖出十娘。然而,李甲自身尚且難保,親戚朋友也與之斷絕來往,奔波數日,一籌莫展。十娘取出私蓄碎銀一百五十兩,李甲的好友柳遇春設法湊足了三百兩,於是二人在柳遇春住所喜結百年之好。十娘深知世態炎涼,為 與李甲終生相依,不得不深謀遠慮,於是把積攢的珍寶藏在小箱中,隨李甲乘船南下。途中,遇到李府老管家趕來報信,說李父不準卑賤的女子進入家門。李甲懾於老父的威嚴,陷於左右為難,十娘略有覺察,不禁憂心忡忡。一日,船泊瓜州渡口。鄰船大鹽商孫富 (婁際成飾)得見十娘美貌,頓起歹心,假意邀李甲共飲。席間勸李甲以家世和前程為重,不要違抗父命。李甲百般愁悶,輾轉無奈,最後痛下決心,將十娘以千兩紋銀轉賣給孫富。杜十娘聞知,如雷轟頂,回憶自己童年被賣、備遭折磨,八年青樓、受盡屈辱,眼看自己痴情追求的理想全告破滅,心如刀絞。翌日,正當李甲與孫富雙方人銀過手時,杜十娘打開百寶箱,指點著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盡吐滿腹哀怨,傾訴世間不平,怒罵孫富,痛斥李甲,把一件件寶物拋向江中,最後縱身躍入長江的滾滾波濤 。
![杜十娘[1981年周予執導電影]](/img/2/193/wZwpmL2ADMyATOyQDOyc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0gzLx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潘虹 | 杜十娘 | 配音 向雋殊 |
佟瑞敏 | 李甲 | |
婁際成 | 孫富 | |
金雅琴 | 鴇兒 | |
吳慈華 | 柳遇春 | |
時代 | 春屏 | 簡介 十娘的侍女 |
周麗娜 | 月明 | |
郭振清 | 馬車夫 | |
浦克 | 李甲父親 | |
吳必克 | 妓女管事 | |
白英寬 | 家丁 | |
張延 | 老管家 |
職員表
製作人 | 李克懋 |
導演 | 周予 |
副導演(助理) | 賀米生、吳秋芳 |
編劇 | 周予、趙夢輝 |
攝影 | 王吉順 |
配樂 | 黃準、呂其明 |
剪輯 | 姚品秀 |
道具 | 王地、李春蟬(服裝) |
美術設計 | 王興文 |
造型設計 | 張立棠、蔡玉蓮(髮式) |
服裝設計 | 鄢修民 |
燈光 | 孫振祥 |
錄音 | 於開章 |
布景師 | 邵慶祥、吉國祥(繪景)、郝樹林(繪景) |
歌詞 | 喬羽 |
特技設計 | 蔡光、張中田 |
特技攝影 | 才汝質、楊鵬輝 |
擬音 | 康秀 |
獨唱 | 朱逢博 |
演奏 | 上影樂團 |
指揮 | 姚笛 |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介紹
![]() |
|
![]() |
|
![]() |
|
![]() |
|
角色介紹參考資料 、
音樂原聲
曲名 | 備註 |
《青樓琵琶(青樓曲)》 | 作詞:喬羽 作曲:黃準、呂其明 演唱:朱逢博 |
《籠兒不是鳥兒的家》 | |
《馬車行(鈴兒叮噹)》 | |
《舟中琵琶》 | |
《十娘怨》 (電影放映時未採用) |
幕後花絮
•該片是中國大陸的電影人第一次把杜十娘的故事改編成劇情片,1982年上映時,該片拷貝量全國第一 。
•在場景設計上,導演周予專門為杜十娘搭了一堂精緻的小閣樓的內景,為此受到某上級領導的批評,但周堅持認為京城名妓住得豪華些是有歷史依據的,而且也是出於劇情需要 。
•佟瑞敏扮演的李甲是文人,有吟詩的鏡頭,但佟瑞敏本人不但不會吟詩,而且連見都沒見過。所以,他進攝製組後閱讀了描寫明代生活的書籍,還經常手搖點金扇,腳蹬皂靴踱方步,尋找人物的感覺,卻總不得要領。為此,他借在北京拍戲的機會向戲曲專家求教,反覆研究摩仿老師示範吟詩時的神態表情。但是,戲曲專家的動作北方崑曲味濃,而按劇情,李甲是南方舉子,於是,佟瑞敏又到上海向專家取經,然後,對著錄音機反覆練習,經過六七個月,終於掌握了李甲吟詩應有的樣子 。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82年 | 第四屆長影“小百花”獎 | 優秀故事片女主角 | 潘虹 | 獲獎 |
1983年 | 第六屆中國電影百花獎 | 最佳女主角 | 潘虹 | 提名 |
影片評價
![電影《杜十娘》劇照](/img/d/643/wZwpmLzUzM0MDO4AjNycD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wYzL2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正面評價
該片的故事從杜十娘與李甲的新婚之夜講起,這一改編很精當。編導通過製造氣氛與處理節奏,把歡快喜悅的環境氣氛渲染得十分充分。潘虹在處理“怒沉百寶箱”一場戲時感情充沛,恰當有致,將人物的心情勾畫得十分傳神 。 (《電影評介》評)
負面評價
該片把女主人公的思想、氣度和格調拔得太高,風雅有餘,風塵不足,頗有幾分李清照的味道。導演和演員極力純化、淨化人物,反而失去了杜十娘性格和悲劇的特有魅力。在贖身出走、新婚之夜、紅葉賞秋或是月夜彈唱等情節中,影片都對原小說的情景做了削弱或刪除妓女痕跡的加工,這也就不能不影響表演處理的色澤了 。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倪震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