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葉柯(原變種)

形態特徵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米。 300米常綠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常為上層樹種。 在台灣阿里山上有高達40米、胸徑達2.1米的老年大樹,其最適生境為海拔500-1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米。春夏季抽出的新枝及嫩葉背面密被黃棕色卷柔毛,秋後毛全部脫落。葉厚革質,披針形或狹長橢圓形,長8-15厘米,寬2.5-4厘米,萌生枝的葉長達20厘米,寬達9厘米,頂部長漸尖或短突尖,基部楔形,全緣,有時少數葉片的頂部邊緣淺波狀,側脈每邊10-14條,中脈的下段在葉面微凸起,支脈不明顯或隱約可見,嫩葉乾後葉面常有油潤光澤,成長葉的葉背有較厚的蠟鱗層,帶灰色;葉柄長1-2厘米。雄穗狀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花序軸密被柔毛;雌花每3朵一簇,有時兼有單朵散生。殼斗近圓球形,徑2-2.5厘米,全包堅果,小苞片三角形,或多邊形,通常與殼壁融合,呈不連續的環狀,較幼嫩的殼斗,其上部的小苞片仍為三角形或四邊形且其頂部不與殼壁貼上;堅果的果壁比殼斗壁稍厚,厚1.5-2毫米,果臍占堅果的絕大部分,堅果頂部被微柔毛。花期3-9月,果次年8-12月成熟。

產地生境

產台灣中部及南部、福建南部、廣東東南部約北回歸線以南地區、海南。生於海拔1 100-2 300米常綠闊葉林或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常為上層樹種。在台灣阿里山上有高達40米、胸徑達2.1米的老年大樹,其最適生境為海拔500-1 000米的坡地。模式標本采自台灣阿里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