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事跡
自2011年起,仁發現代農機合作社先後獲得了克山縣“優秀農機專業合作社、先進農業合作社標兵和土地規模經營先進村”;齊齊哈爾市“十強現代農機合作社”、“市級規範化合作社”、齊齊哈爾市第三十屆勞動模範大會“先進集體”;“黑龍江省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等榮譽稱號。
2009年10月,在黨的富民政策引領下,在省市縣鄉各級領導支持下,李鳳玉同志與本村其他6名農民自籌資金850萬元,組建了克山縣仁發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經過4年多運營,規模不斷發展壯大,入社農民由原來的7戶發展到現在的2638戶,合作社的農民成員由過去仁發村整村流轉擴展到本鄉、本縣直至克東縣的37個自然屯,土地規模經營面積由過去的1100畝增加到5.4萬畝,入社農民畝均收益由2011年的510元提高到2013年的922元。合作社現有管理人員32名,固定資產3789萬元,擁有馬鈴薯組培樓1800平方米倉儲窖4000平方米、日生產500噸玉米烘乾塔1座倉儲庫1200平方米,大型機械 113台套,輻射作業面積 50萬畝。
一、創新經營模式,廣納農民入社。
2010年春,合作社從農民手中以240元/畝價格,租賃了1100畝土地種植大豆。由於租賃的是一家一戶土地不能連片種植,大機械發揮不了作用,秋後收支相抵持平,當年大機械實現代耕收入100萬元,純收入僅有13萬元。如果當年大機械折舊費計入之內,當年就虧損187萬元。甚至有部分成員產生了退社的心裡。2011年春,省農委王忠林主任等領導來合作社調研,得知沒實行連片規模經營土地,致使合作社發展舉步維艱之際,便建議農民帶地入社,把農民與合作社融為一體。還指導合作社要依法將國家補貼收益部分平均量化給社員,讓更多的農民真正享受國家惠民政策的扶持。一是出台“七條承諾”,廣納農民帶地入社。①提高土地入社保底金價格,吸引農民土地入社。350元/畝作為保底分紅,高出當地農戶自行轉包土地每畝110元。②入社成員不分先後權利和義務平等,年終盈餘按入社資金同等比例分紅。③國家補貼資金產生的盈餘按成員平均分配。④貧困成員可將本戶入社土地保底金全額付息借回。⑤入社成員仍享受國家發放的糧食綜合補貼。⑥重大決策事項實行一人一票,不按投資額表決。⑦入社自願、退社自由,免除農民後顧之憂。合作社決定,贏得了廣大農民的回響。不到一周時間就有307戶農民以土地入社,合作社連片規模經營土地1.5萬畝,其中:種植馬鈴薯種薯2000畝、玉米1.3萬畝。大壟玉米單產614公斤,訂單馬鈴薯單產 2353公斤,實現純效益1248.8萬元。從而,合作社實現了既代耕作業又直接規模經營土地的重大轉變。二是成立勞務輸出工作站組建外阜基地,增加勞務收入。針對入社成員越來越多,使一大批富餘勞動力從種植業生產中真正解放出來。為了幫助他們拓寬致富門路,每年創造更多的經濟收入,合作社專門成立了入社農民勞務輸出工作站。並派員先後在北京、天津、大連和本省等地分別建立了勞務輸出外阜基地13個,幫助轉移勞動力2639人,與用工單位簽訂了勞務契約,人均年增收2萬元以上。
二、強化民主管理機制,堅持一戶一票。
四年來,為了充分發揚民主,讓入社的農民當家作主,真正說得算,引導他們自覺主動地參與到合作社管理,促進合作社增效、農民增收。一是民主選舉成員代表。李鳳玉帶領的合作社始終堅持成員代表大會制度。在代表的選舉產生上,實行不分成員居住地點,每31-34戶自願推薦1名代表,在合作社時刻代表著每個成員的切身利益。同時,合作社成員代表大會每年至少召開二次以上。二是完善民主決策程式。自2011年合作社運行以來,凡是合作社的重大事項,都由理事會拿“點子”,提交成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在表決時執行一戶一票制,不按股權表決。三是認真監督。一經成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的事項,監事會、理事會成員、成員代表以及成員本人適時開展監督,發現問題就地解決,直至按時高標準、高質量地完成工作任務為止。四是財務定期公開。為確保資產不流失、成員得實惠,加之合作社每收入一分錢和每花一分錢,全體成員人人有份,因此合作社的財務收支情況,經常做到公正、公開、透明,在陽光下操作。並堅持每季最後一個月的25日為合作社財務定期公開日,全面公開收支情況,虛心接受民主監督,讓每一位成員心裡都揣一本明白賬。這樣,成員時刻關心和關注合作社的發展,也願意帶地入社,合作社就越有生命力。五是實行腳踏車核算,創造更大效益。理事會招聘機務經理,機務經理招聘駕駛員,劃分農機作業區,每台機具承包到駕駛員,統一供油,統一保養,確定年腳踏車作業量、用油量、修理費等硬性指標 ,簽訂獎懲責任狀,嚴格考核,滿獎滿罰,兌現獎懲。僅2013年完成作業面積41.6萬畝,純效益148.25萬元。每名駕駛員年均工資4.5萬元,充分調動了駕駛員的積極性,也便於了合作社農機具的標準化管理。
三、堅持國投資金平均量化,未盈餘分配為零。
一是進一步完善分配機制,依法辦事。合作社在分配機制上由“一保二次分紅”機制的過度完成了按《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取消了土地保底金,依法分配的徹底轉變,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餘共享、風險共擔”。2011年,合作社實現總收入2763.7萬元,總盈利1342.2萬元。首先兌付土地保底金525萬元。其次,把結餘的817.2萬元,按當年參與資金2622萬元計算分配,每元分得0.31元。其中:國家補貼戶均分紅12251元。每畝效益710元。比當地農民土地租賃收入多470元高出近2倍。2012年,由於合作社土地經營面積達到30128.4畝,總收入5594萬元,總盈餘2758.6萬元,每元回報率為0.437元,國投資金平均量化到1222戶,戶均5634.06元,畝均分紅730元。2013年初,由於農民在合作社真正得到了實惠,在大多數成員的建議下,取消了土地保底金的做法,將帶地入社的土地視為交易量,土地面積分紅占在年度總盈餘的74%,高出《農民專業合作社發》規定的14個百分點,讓入社農民效益最大化。總收入10596萬元,總盈餘5328.9萬元,國投資金平均量化到2436戶,戶均2813.9元,入社農民分紅922元/畝,比當地非入社農民畝均增收600元以上。二是公積金記入成員個人賬戶次年等同於投資。要保證合作社健康發展,必須走持續發展的道路。2011年提取公積金408.5萬元、2012年提取公積金852萬元、2013年提取公積金1540萬元,三年間合作社累計提取公積金2801萬元,公積金的高回報,既增加了成員經濟收入,又增強了合作社發展實力。三是嚴格執行折舊提存關。三年年來共提取折舊費526.5萬元,並納入專戶儲存,為合作社加快機具更新步伐,拓展合作社發展空間,增強了發展後勁 。
四、延長產業化發展鏈條,促進農民增收。
2014年,為加快產業化發展步伐,一是新建存欄2500頭,年出欄5000頭的黃肉牛養殖場1處;二是新建1000噸烘乾塔2座;30萬噸糧食倉儲庫1個;三是建成綠色食品生產基地5000畝;四是馬鈴薯組培樓培育試管苗30萬株,網棚10座1萬平方米,生產原原種100萬粒。五是新建水果和糯玉米產品加工、包裝企業1200平方米,用“仁發牌”產品打入超市,讓入社農民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
人物榮譽
也先後被評為“克山縣第16屆特等勞動模範”、“黑龍江省2011年度全省糧食生產大戶”、“黑龍江省勞動模範”、“雷沃杯2012全國20佳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授予的2013年度“全國糧食生產大戶”,”全國十佳農民“、”全國勞動模範“等榮譽。
2017年5月3日,李鳳玉入選黑龍江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出席黨的十九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