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李鳳亮,男,漢族,1971年12月生,江蘇阜寧人。文學學士(徐州師範學院,今江蘇師範大學,1994),文學博士(暨南大學,文藝學,2001),博士後(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2001-2004),國外訪問學者(美國南加州大學,東亞研究中心,2007-2008)。2008年11月起任深圳大學副校長、《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主編、創業學院院長 、創新型城市建設與治理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領軍學者 。2016年10月起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人文中心講席教授 ,兼任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藝術學理論學科帶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暨南大學、深圳大學博士生導師。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國家“萬人計畫”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 ,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及“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的內在機理與戰略路徑研究” 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建設重要論述研究” 首席專家,教育部藝術學理論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校青年教師基金”和“高校青年教師獎”獲得者,廣東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級學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廣東省委宣傳部及省文聯“新世紀之星”入選者,深圳市第三屆“鵬城傑出人才獎”獲得者,深圳市國家級高層次專業領軍人才 。
個人歷程
曾先後任教於江蘇師範大學(原徐州師範大學)、暨南大學。2008年11月入選“廣東省雙百領導幹部人才計畫”,調任深圳大學副校長、黨委常委,先後兼任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大學饒宗頤文化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美學與文藝批評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制度創新與文化創意經濟”二級學科博士點和“藝術學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帶頭人 ,中國文藝評論基地(暨南大學)副主任 ,廣東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暨南大學海外華文文學與華語傳媒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研究員。
2009年創辦併兼任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院長 。通過凝聚校內外研究力量,積極承擔各類縱橫向課題,在學術研究、決策諮詢、社會服務、國際交流、項目開發、校企合作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先後成為“深圳市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基地”、“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廣東省委宣傳部文化產業後備人才培養基地”,獲得“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資助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立項。研究院注重學術影響與社會效益並重,努力創建立足深圳、服務廣東、輻射全國的文化產業學術研究中心、資料信息中心和人才培養中心。2013年11月,獲文化部批准籌建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 2017年,深圳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入選廣東省首批“重點智庫”,是該智庫中目前唯一的文化類智庫。
2016年10月起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人文中心講席教授 。
學術兼職有: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 、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理事長、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常務副會長、中國藝術學理論學會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文藝理論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外國文論與比較詩學研究會副會長、文化產業(中國)協作體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中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等。社會兼職有:廣東省青年聯合會常委,深圳市青聯常委,深圳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委員、市設計與藝術聯盟副主席、市社科聯主席團成員、市文聯委員等。
從事文藝理論批評與文化研究工作,學術興趣集中於文藝理論、文化創意產業和城市文化研究,在小說詩學、批評理論、海外華人詩學、文化產業與文化創新研究方面發表了一批成果,被譽為國內“米蘭·昆德拉研究第一人”、“海外華人學者批評理論研究的拓荒者”、“新興文化業態研究的領軍人物”。獨立主持國家級項目4項(其中重大項目2篇)、省部級課題9項,合作完成課題多項。出版著作(含合著、編著)14部,發表論文百餘篇,評論近200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摘引多篇,有關高等教育改革、社會科學管理、文化產業發展的相關觀點被《中國社會科學報》、《中華讀書報》、《南方都市報》、香港《文匯報》等以專版進行報導。曾獲中共中央組織部全國組織工作重點課題調研成果優秀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十一屆“高校青年教師獎”、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廣東省文學評論獎 、鵬城傑出人才獎 等學術科研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