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12年10月10日
李長年出生於景色秀麗的歷史文化名城——江蘇省揚州市的一個商人家庭。他一來到這個世界,就倍受祖父母、父母和姐姐的寵愛,是這個六口之家的“嬌兒”。當時他的祖父經營著一爿米鋪,父親在上海一家洋行供職。家道雖非富有,卻也衣食無虞、溫飽有餘。在這樣的環境中,童年時代的李長年得到了比他的大多數同齡人要好得多的啟蒙教育。一家人都殷切地企望他長大有出息,把“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
6歲的時候
他成為當地為數不多的新式國小的學生,在那裡讀了近4年的初等國小。可是由於家人受到傳統的中國舊式教育的影響,“初小”還未畢業,就讓他從“洋學堂”輟學,轉入一間私塾就讀。1924年春,李長年考入設在家鄉揚州的江蘇省立第五師範附屬國小,接受了現代意義上的正規國小教育。1926 年秋,李長年考入揚州中學,在這裡度過了6年的中學生活。揚州中學當時已是聞名全省、享譽全國的著名中學。該校以數理科見長,文科和師範科也不遜色,青年時期的李長年由此養成了既愛數理化又好詩賦文的學習特點。李長年說,他後來走上舞文弄墨的“治學”道路,與在揚州中學所受的教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1932年
李長年考入武漢大學經濟系。由於祖父母相繼逝世,父親失業,家裡經濟日益困難,無力支持他念完大學,只念了一個學期,就不得不中途輟學。此後兩年,他一面在城裡做工,幫補家用,一面堅持自學,希冀將來能繼續升學深造。1934 年,李長年得知“梁士詒清寒學生獎學金”在金陵大學農學院招收兩名學生,於是他鼓起勇氣報考。他憑著平日刻苦自學的紮實基礎,一試中榜,成為金陵大學農學院農業經濟系的新生,獲得了該項獎學金的全額資助。當時,作為一個在都市裡長大、生活於商人家庭的青年,李長年對農學、農村、農業等等都一無所知。但他十分珍惜難得的高等學府深造的機會,通過課堂聽講、農村實習等途徑,逐漸認識到中國農業的落後、農民的疾苦和發展農業的迫切性,逐步樹立了習農愛農的志向。
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李長年隨金陵大學西遷成都,在戰爭年代的艱苦環境中繼續學習。1938年完成了大學學業,獲得了金陵大學頒發的農學學士學位。大學畢業後,李長年應聘出任中央農業實驗所《農報》月刊主編。這個刊物是當時唯一的全國性農業科技刊物,社址設在中央農業實驗所駐渝辦事處內。在這裡,能優先地閱讀到來自世界各國的農業書刊,並有機會與國內農業界的專家名流進行交流接觸,使初入社會的李長年學到了許多書本里學不到的社會實踐知識。
這期間,李長年除了按期編輯《農報》雜誌外,還先後撰寫了《三年來西南衣食原料生產》、《三年來農業科學上的成就》、《敵(日)國農業政策的失敗》等文章,還翻譯介紹了英、美、法、德、蘇等國家的多種農業論著。
1941年
李長年應聘到設在湖北恩施的湖北省立農學院任副教授。在這裡,他除講授農業經濟、經營管理方面的課程外,還給學生開設了“中國農業發展史”選修課,並在條件艱苦、參考書籍缺乏的情況下,編寫了20多萬字的農史教材,成為國內最早開設農業史課程的教授之一。這一段經歷,為他後來從事農業史研究打下了較好的學科基礎。在當時的戰爭環境下,處於崇山峻岭中的恩施地方,物資供應十分短缺,生活非常艱苦。校方為了解決教師薪俸微薄、不足維持日常家用的困難,利用農學院校園內的空閒地,分配給每位教師一定面積的土地,由各人自己耕種。於是,在授課之餘,李長年常與家人一道,躬身於園圃之中,種菜、養雞、養豬,無不盡力而能。常常是上午授課,下午搞副業生產,晚上在油燈下看書、備課、寫作。在恩施任教3年,遠離了都市之喧囂,平生第一次享受到山村林泉之憩靜,在這裡逐漸積累了對中國傳統農業生產方式的體驗,加深了對中國農村的認識和理解。
1944年
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簽訂了“租借法案”(Lend Lease Act),向美國政府貸款1200萬美元,用以選派學生赴美留學。李長年通過當時農林部的遴選考試,成為抗戰期間首批公費留美學生之一,次年7月,乘飛機繞道印度搭乘美國運輸艦西行,至9月到達紐約。按事先的安排,李長年進入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從學於年輕的副教授肖特(L.A.Salter),主修土地經濟學。後轉師賽爾拜(H.E.Selby)、喬士(A.Joss)、福克(S.Nvolker)等專家,並受派參加美國農業部經濟局進行的灌溉經濟調查項目,有機會深入調查了美國本土30餘州的農業資源情況。在這次大規模的實地農業調查中,李長年與課題組的同仁們一道,詳細調查了加州中央流域、田納西流域的建設及西部旱作地區等進行的土地改良利用的技術措施。這種邊看、邊學、邊做的農業調查實踐,使李長年獲益良多。在親身考察美國的農業生產實際後,李長年清楚地認識到,一個國家的巨觀農業區劃對充分利用自身資源、發展農業生產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他在考察總結中寫道:農業建設宜以一個自然區域為生產布局單位,通盤規劃,不能小敲小打;在農業建設研究上,要進行綜合考慮,不能單打一;美國的自然條件與國情均與中國不同,不能生搬硬套他們的經驗。這些心得體會對他後來的中國農業研究工作產生了良好影響。
1946年
李長年學成回國,出任農林部專員。當時正是國民黨發動內戰,國內政局動盪,農林部已無法發揮他的所學和專長,他只好應聘兼任上海南通學院教授、無錫江蘇省立教育學院教授等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李長年先後任華東農林水利部《華東農林》主編、上海中央糧食幹部培訓學校(後改稱糧食部上海乾部學校)統計教研組副組長等職。1956年調至受中國農業科學院與南京農業大學雙重領導的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工作。
1979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恢復建制,分散各地的原班人馬回到了塵封多年的古籍書庫里,重新開始做那些既熟悉又陌生的研究。這時,農業部下達任務,由農業遺產研究室牽頭,組織全國農業史工作者,編寫《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李長年擔任這個大型研究項目的副主編,參與了全書提綱的擬訂和對初稿提出審閱修改意見。1982年,李長年出任農業遺產研究室主任,他以嚴謹的治學態度,組織全室研究人員對《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初稿的全部參考文獻引文逐條與原著進行核對校勘,做了大量的繁瑣而細緻的工作,力求引文準確無誤,提高了這部大型學術專著的學術質量。該書是中國第一部對農業科技發展史進行系統闡述的專著,出版後得到學術界的很高評價,1996年獲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1981年
李長年成為中國最早的農業史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之一,創建了農業史學科並開始招收研究生。由於農業史是一個跨專業的邊緣學科,中國沒有該專業的本科畢業生源,因此考生通常來源於不同的學科,錄取的新生學科專業和知識背景比較複雜。針對這種情況,李長年在研究生培養方法上特別注意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確定選修課程和研究選題,要求學生在知識面上做到兼文理、通古今、貫中外,精專而不失廣博,創新而不失繼承。他指導學生,寬嚴相濟,鬆弛互映,既不放任自流使學生漫無邊際而不得要領,也不橫加干預使學生囿於成說而喪失創新精神。他培養的研究生,多數學成後都供職於學術界,其中不乏知名學者。1986年,李長年獲國家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中國第一位農業史博士研究生導師,並獲得國家教委博士點科研基金的資助,著手撰寫他的最後一部專著《中國農業發展史綱要》。1992年,李長年從南京農業大學的教學崗位上離休。
李長年晚年
因患老年性白內障而近乎失明,平時很少參加學術活動。但是,他依然關心著農業史研究的學科發展、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經常通過不同的渠道,向有關單位提出加強農業史研究和學科建設的建議。使李長年感到欣慰的是,他獻出畢生精力孜孜耕耘的農業史學科已經成為學術百花園中一支絢麗的奇葩,他的研究成果已經融入了中華民族的文化長河,川流不止。他親手培養的學生繼承了他的事業,為弘揚祖國悠久的農業文化成就、為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科學成就
系統發掘 科學整理
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是1955年由農業部組織成立的農業史專門研究機
構,它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1年金陵大學圖書館的農業史研究室,這是一個有著豐富資料積累和深厚研究基礎的國家級研究單位。它的主要任務是總結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生產經驗並探索其發展規律,為國家制定農業發展規劃提供歷史的借鑑和參考。該室成立之初,上級有關部門下達了系統發掘整理中國幾千年來的農業生產經驗的課題,農業遺產研究室接受了這項任務後,集中了研究室主要科研力量,從浩如煙海的史料中,精心挑選,細緻考證,去粗存精,編輯了一套《中國農學遺產選集》。李長年選編了該叢書中的《豆類》、《麻類》、《油料作物》等3個專輯。還為其他的專輯如《稻》、《麥》、《棉》、《雜糧》、《柑橘》等5個專輯做了審訂工作。在進行大型農業史資料叢書《中國農業遺產選集》上篇各專輯的選編工作的同時,李長年還參與了農業遺產研究室的另一項更加宏大的中國農業史資料蒐集與整理工程。在當時的研究室主任萬國鼎領導下,與全室研究人員一道,分赴全國40餘個大中城市,從100餘家圖書館及部分私人書齋的4000餘部古籍中抄錄出《農業史資料》613冊;另從現存的8000餘部地方志中摘錄出《中國地方志農史資料》680冊。這批資料現仍以稿本形式收藏於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內,被譽為舉世無雙的中國農業史資料大型孤本。多年來,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和研究生慕名前往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查閱這批資料,利用它完成了大量的研究課題,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對推動中國農業歷史研究工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開展歷史文獻資料收集的基礎上,李長年參與了採用現代學術理論和方法,對中國農業歷史的諸多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受命出任《農史研究集刊》和《中國農業遺產選集》等論文專集的主編。在這些研究專輯中,李長年撰寫了《祖國的大豆栽培與利用》、《祖國的苧麻栽培技術》、《農業生產上的時宜問題》、《祖國的農場經營管理知識的整理與分析》等論文。1958 年,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在新任主任陳恆力領導下,組織全室主要研究人員撰寫《中國農學史》。李長年出任該書上冊的主編,並具體承擔《山海經禹貢周禮等有關農學的調查研究》、《齊民要術在作物栽培原理上的發展》等章節的研究與撰寫。上冊書稿於1959年9月交由科學出版社出版。接著開始撰寫下冊。下冊書稿於1966年前夕已完成,直到1984年才由李長年修改定稿,送交科學出版社與上冊一併重印出版發行。《中國農學史》上下冊雖然時隔近20年才得以出齊,但真正的學術成果經得起時代的洗禮和歷史的檢驗。該書一經問世,就受到學術界的關注和好評,國內外許多知名大學指定為歷史類研究生的教學參考書,不少著名學者在他們的專論中引述了其中的史料和觀點。1985年,農牧漁業部授予《中國農學史》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古為今用 因材施教
在“文化大革命”的衝擊下,1970年,中國農業遺產研究室被撤銷解散。新中國成立初期組建起來的這個富有特色的國家級農業史研究機構,一夜之間就零落四散了。李長年與他的同事們一樣,被下放到“農場”、“幹校”參加生產勞動,不久又被安排到與農史研究毫不相干的單位,從事與他的學術專長毫不相干的工作,後來乾脆被遣返回家,賦閒清養。李長年後來回憶:“那時,我正值中年,精力充沛而無所為,虛耗了十年好時光,對一個學者,這是何等可哀可悲的事情!”有幸的是,李長年家居時,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通過江蘇省有關部門,約請他編寫一本適合社會一般讀者閱讀的《農業史話》,他珍惜這個十分難得的機會,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最翔實簡潔的資料,把上下一萬年的中國農業發展史寫得生動有趣,如詩如畫。該書於1981年出版後,當年即再版重印,此後又多次印刷,一度創下農業史圖書發行之最,中共台灣省亦有翻印本行世。
主要論著
1 李長年。詩經時代之農業生產及其問題。新湖北季刊,1943(3)
2 李長年。中國農學遺產選集(豆類上編)。北京:中華書局,1958
3 李長年。農業遺產研究集刊(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
4 李長年。農史研究集刊(二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
5 李長年。齊民要術研究。北京:農業出版社,1959
6 李長年。中國農學遺產選集(麻類作物上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60
7 李長年。中國農學史初稿(上冊)。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8 李長年。中國農學遺產選集(油料作物上編)。北京:農業出版社,1961
9 李長年。清代江南地區農業改制問題。中國農業科學,1962(8)
10 李長年。略論建立在小農經濟基礎上我國傳統農業。中國農業科學,19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