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鍔

李鍔

李鍔(1907-1934) 湖南人。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參加平江起義。同年加入中國工農紅軍。歷任第五軍第五縱隊支隊黨代表、第八軍第一縱隊政委、湘鄂贛紅軍獨立第一師政委,紅軍學校第五分校政委、第十六師參謀長。後在平江黃金洞戰鬥中犧牲。

基本信息

革命先烈

李鍔(1907-1934) 湖南澧州人。又名李萼、李鄂。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後,在國民革命軍任職,參加北伐戰爭。1928年7月,參加平江起義,加入中國工農紅軍。在紅五軍五縱隊任初級指揮員,參加創建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29年冬,任紅五軍五縱隊一支隊支隊長,率部參加了創建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鬥爭。1930年6月,紅三軍團八軍成立,支隊擴編為縱隊,任紅八軍一縱隊縱隊長(司令員),率部參加擴大鄂東南革命根據地的作戰。不久,身負重傷。1931年初,任湘鄂贛紅軍獨立第一師政治委員,率部參加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第二次反“圍剿”作戰。1932年,任紅軍學校湘鄂贛第五分校政治委員。1933年6月,紅十六軍縮編為第十六師,任參謀長,參與指揮多次反“圍剿”作戰。作戰英勇,指揮頑強、果敢,身先士卒,深受戰士擁戴。1934年夏,在平江黃金洞戰鬥中,壯烈犧牲。時年27歲。

全國人大代表

李鍔,1933年生,廣西大新人。中國民主建國會會員。1956年畢業於東北財經學院計畫系國民經濟計畫專業。曾在瀋陽市計畫委員會綜合處工作。1958年後,在南寧市計畫委員會、南寧市建設委員會工作,1981年任經濟師。1982年調南寧市計畫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工作,1984年任副所長,1988年被授予高級經濟師職稱。是第七屆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大學教授

李鍔,香港大學教授、太平紳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的始創人。李教授為香港大學榮譽文學士及文學碩士、倫敦大學哲學博士、金斯頓大學(Kingston)榮譽教育學博士、利茲都會大學(LeedsMet)榮譽博士、牛津布魯克斯大學(OxfordBrookes)榮譽博士,擔任過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高級顧問、香港持續教育書院及香港中伸書院執行校長、香港理工大學校長高級顧問、職業訓練局執行幹事,並出任過澳洲國立大學戰略及防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南昆士蘭大學副校長。李鍔教授自小便立志入讀大學 ,讀至高中時期更發覺自己對研究工作相當有興趣 ,於是決心升讀大學作研究工作。李教授由博士學位開始 ,一直以來都專注於國際關係研究 ,其中尤為擅長戰爭研究。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