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藝術經歷
四十多年前,一千七百萬各地青年從家鄉出發,開始了歷時十年之久的上山下鄉運動。其規模之廣闊,聲勢之浩大,影響之深遠,在中國歷史上屬空前絕後。他們把血汗留在了那片土地,把青春留在了那片土地,他們的一些夥伴,甚至把生命也留在了那片土地上。——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知青!1969年4月,李鄮華坐上北去黒龍江的專列,成為寧波市的第一批知青。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她經歷了所有知青共同的困難,幸運的是她能歌善舞,在那段所有人都無可奈何的環境下依然可以在藝術的氛圍下快樂的成長著。在那個上山下鄉的年代,李鄮華除了與其他知青一起從事繁重的體力勞作外,也堅持在宣傳隊教授學員聲樂、舞蹈課程,排演節目,功夫不負有心人,她的努力讓她當選為縣裡的勞模。李鄮華在東北一待就是十年,這是鑄就她堅韌頑強、樂觀豁達品格的十年,也是為其今後藝術生涯奠定基礎的十年。
在訴說自己當年的知青生活時,李鄮華的語氣始終是平和的,似乎那段沉重的歷史未曾在她心裡留下陰影,“那是段難忘的經歷,雖然曲折,但它同時造就了我們這個群體獨有的人格特徵。”的確,在經受了生活的磨難與歷練後,逆境中的人越發堅韌,他們無私奉獻、刻苦耐勞、樂觀向上,“我們有幸能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為祖國的騰飛盡一份綿薄之力,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知青群體從困惑、青澀走向堅定、成熟。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那樣:你我為了理想,歷經了艱苦,我們曾經哭泣,也曾共同幻想……我們曾經擁有閃亮的日子!
李鄮華與合唱的結緣還要追溯到她在浙江金華的那段時光,當時在學校任手風琴伴奏的李鄮華開始與合唱真正接觸,在第一次參加合唱比賽時就獲得了金獎,這讓一直熱愛聲樂藝術的她更堅定了今後要投身合唱事業的信心。
2003年,李鄮華和部分知青創建了“寧波知青合唱團”,“我們50多位主力團員都是當年的知青,大家在一起,再次感受到了那個年代難忘的純真與激情。”談起合唱團,李鄮華顯得很激動,“合唱時,優美激昂的鏇律能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諧愉悅的歌聲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氣勢恢宏的舞台效果能展示出新時代後知青的精神風貌。”她告訴記者,知青合唱團的宗旨是和諧、快樂和健康。“唱歌時要運用氣息,使肺活量增強,同時氣息的運用促進血脈通暢,自然有益健康。合唱中大家齊心協力用歌聲塑造出立體的聲樂作品,這種參與感和成就感也讓我們快樂、自豪。”李鄮華明白,合唱團要想走得更遠,就必須有所突破。為此,合唱團每周安排兩次集訓,除了自己訓練外,還邀請著名藝術家王立平、張以達、張列、吳碧霞、陳祥文、閻寶林等為合唱團授課,並量身改編《北大荒人的歌》、《回娘家》等優秀歌曲。久之,合唱團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演唱風格:樸實、誠摯、和諧,合唱團演繹的每首作品都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就這樣,合唱團在李鄮華的指導下有了長足進步,各類獎項也接踵而至。
對於寧波知青合唱團,李鄮華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心血,她並不介意這是個無報酬的工作,只希望通過自己的付出能感染所有熱愛合唱藝術的人,將無私奉獻的知青精神弘揚至世界的每個角落。
合唱講究的是和諧,李鄮華希望通過團員們默契的合作,來淋漓盡致的顯現音樂的魅力和心中的情感;合唱追求的是愉悅,李鄮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體驗生活,享受音樂,歌唱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