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賢玉,女,朝鮮族,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所總工程師,飛彈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23年來,世界新軍事變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李賢玉也在建設信息化戰略飛彈部隊的征途上,步步緊追,年年跨越。二炮首長贊她能頂好幾個飛彈旅長。
1982年,李賢玉參加聯考摘得黑龍江省理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保送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參軍入伍。
作為第二炮兵一名女飛彈專家,李賢玉始終奔波在試驗場和發射陣地之間;明亮的雙眸,始終盯著世界新軍事變革前沿;智慧的頭腦,始終裝著“能打仗、打勝仗”的大業。
屢次獲獎的她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是全軍優秀科技拔尖人才培養對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995年,參與籌建的第二炮兵第一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開創中國戰略飛彈部隊信息化建設先河,成為全軍的“標誌工程”,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李賢玉也掛上一枚金燦燦的三等功獎章。
1998年,李賢玉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
2003年,她捧回中國科協“求是”獎。
2006年,全軍某重大軍事演習任務結束,李賢玉榮立二等功。在演戲中獲得成功的某飛彈指揮系統,破解了制約戰鬥力建設的“瓶頸”問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之後這種技術向某新型飛彈延伸,歷經3年,率先攻克信息快速遠程傳輸難題,填補國內多項空白,研製的該型飛彈指揮控制系統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0年,李賢玉研製的野戰信息采播車等11項成果同台亮相,贏得一致好評,受到軍委首長的肯定。這一次,李賢玉再次戴上一枚沉甸甸的二等功獎章。
她帶領研製的戰略飛彈部隊的“中國劍網”,成為全軍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完成後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15年7月,晉升少將軍銜。
主要事跡
茫茫林海雪原,有座美麗的“中國雪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李賢玉就成長在這裡。
1982年,17歲的李賢玉一考成名,摘得黑龍江省理科“狀元”,從一所普通的鐵路子弟學校考入北京大學,“山溝溝”飛出了“金鳳凰”。
未名湖畔,李賢玉一路順利,攻讀當時前沿的無線電物理專業,全班第一個獲得碩士研究生保送資格,畢業時更成“香餑餑”:校領導找她談話,要把她當作“種子”留校重點培養;剛剛崛起的中國科技園——中關村不斷拋來“繡球”,許以高薪要職;同學相邀出國深造,聯手“闖天下”。
留校有資格、下海有資本、出國有資歷,李賢玉卻不為所動。攻讀碩士期間,因為課題涉及第二炮兵,這支神秘的戰略飛彈部隊讓她心動,她堅信,所學專業在這個領域“有事可乾”、大有所為,這份選擇會比金錢份量更重,比金山銀山更有價值。
走上“紅色之路”,同學一時難以理解。當初誰也沒想到,李賢玉居然成長為執掌大國長劍的飛彈專家,成為一個與“戰爭”結緣的女人。
走出北大校園,迎接李賢玉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到通信連當兵鍛鍊。簡陋的機房,一屋子“古董”,最先進的不過一部插拔式轉接電話。
基層鍛鍊一年,李賢玉越待越心寒:就憑這些老電影裡見過的玩意兒,能幹啥信息化?此時,她萌生了轉業的念頭。
待在山溝,思想不能滯後,信息閉塞,知識不能落伍。身在基層,李賢玉卻經常與大學的老師和同學聯繫,了解掌握前沿知識。那年春節,她專門請假一周,在國家圖書館和北大校園呆了5天,記下10萬多字的筆記。
從基層回來,李賢玉便敲開了室主任慈林林的房門,遞上轉業報告。沒想到,一向溫和的慈主任立刻“變臉”:“馬上就有‘大事’幹了,想轉業沒門!”
此前不久,海灣戰爭揭開了信息化戰爭的序幕。第二炮兵黨委高瞻遠矚,決定籌建第一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
在這次戰略飛彈部隊信息化建設的破冰之旅中,26歲的李賢玉成為科研團隊里年齡最小的技術人員。年紀雖小,但眼界卻很高:要乾,就瞄準世界一流乾!
全軍沒先例,全國也無模式可循,白紙一張,從哪下筆?
泡在圖書館查資料,守在信息中心了解前沿科技,李賢玉夙夜攻關,不斷調整“望遠鏡”的視角。一次,大學室友留學回來,閒談中,李賢玉了解設計中某項技術在國外不算“最新”,她毅然推翻已經幹了3個月多月的成果,重起爐灶。
一窗燈火萬卷書。設計方案出爐,首審通過。兩年過後,指揮自動化系統基本成型。
1993年,某型飛彈試驗發射在即,指揮自動化也迎來首次“大考”。千里之外,一聲點火。中軍帳里,寂靜無語。突然,電話鈴響起,發射現場報告:飛彈出現故障,發射中斷。而此時的螢屏上,卻仍顯示著飛彈發射後不斷變化的彈道軌跡。
“這樣弄虛作假,打起仗來是要掉腦袋的!”首長憤然離席。面對窘況,李賢玉的眼淚嘩嘩直流。
按當時技術水平,飛彈發射後有20秒後的數據“空白期”,李賢玉便作了飛行彈道模擬演示,沒成想,居然“好心辦了錯事”。
不用解釋,擦乾眼淚,卻更激發了李賢玉拼搏的勁頭。暑來寒往,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取得圓滿成功。
1995年盛夏,第二炮兵奉命向某海域進行飛彈發射訓練。6支利劍,驚天搗海。京畿一隅的“中軍帳”里,千里戰場,盡收眼底。一位軍委首長握著李賢玉的手,連說三個“不簡單”。
此役大捷,開創中國戰略飛彈部隊信息化建設先河,成為全軍的“標誌工程”,榮獲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李賢玉也掛上一枚金燦燦的三等功獎章。
小兵大任,幹得精彩。李賢玉從此邁進信息化大門,一乾就是23年,她在軍隊信息化建設的路上越走越遠。
敢為人先的巾幗尖兵踏上一條求索之路——柔肩擔當重任,追蹤信息前沿
世紀之初,伊拉克戰爭爆發,信息化作戰的威力,再次讓世人震驚。
此時的李賢玉,剛剛擔任某研究所總工程師,她比任何人都著急:與世界軍事強國比,我們本來就落下好幾步,必須靠時間和速度迎頭趕上,搶占先機!
當時,多種型號常規飛彈列裝部隊,指揮系統“煙囪”林立,相互間聯不上、通不了,難以形成整體作戰能力。
一次演習,幾套指揮系統“一個型號一個樣”,指揮員守著高技術裝備卻只能“通信靠吼、指揮靠手”。他們無奈地說,這些系統單獨都好使,聯不起來就“白瞎”了。
官兵的話,扎著李賢玉的心窩子:咱們搞信息化建設就是織“網”,現在卻聯不上、用不了,這就是失職!
從發射場回來,李賢玉辦公室里燈光經常通宵長明。當年,某飛彈指揮系統研製工程啟動,李賢玉作為技術負責人披掛上陣。
那段時間,各型飛彈的發射控制命令、作戰指揮流程等信息,在李賢玉的腦子裡交錯翻滾。她帶人走遍飛彈軍營、發射陣地,與官兵摸爬滾打在一起,反覆論證,找準需求。
有人嫌累,不願再跑。李賢玉告訴說:搞科研,不能坐在辦公室“想點子”,而要在腳板底下“找法子”。
一次,為了調研一組數據,李賢玉在西北戈壁灘上一待半個月,條件艱苦,沒法洗澡,蚊蟲叮咬,渾身是包,部隊官兵不忍心,要求換個男同志,她卻堅持不肯走,直到收集到有效數據才離開。
奮戰一千多個日夜,不同型號常規飛彈作戰指揮的“方言”被統一成“國語”,李賢玉又專門選擇複雜惡劣環境做試驗。大雪封山,呵氣成冰,她帶領科研團隊進駐塞外深山3個多月,連續進行了20多次試驗調試。
2006年,全軍某重大軍事演習號角催征,李賢玉帶著最新成果進行“戰場”檢驗。“中軍帳”里,指揮員輕點滑鼠,多支飛彈旅、多種型號武器裝備在同一作戰指令下同時行動,對預定目標實施火力打擊。第二炮兵首長感慨地說,“能把這么多系統‘統’起來,真是了不起!別看一個弱女子,能頂咱好幾個飛彈旅長。”任務結束,李賢玉榮立二等功。
這套系統,破解了制約戰鬥力建設的“瓶頸”問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裝備研究院院長成躍從事科研30多年,至今回想起來仍感觸很深:“這是戰略飛彈部隊作戰指揮系統建設的‘一個里程碑’,推動了戰鬥力建設的跨越發展。”
探路成功,李賢玉又開始嘗試將這種技術向某新型飛彈延伸,歷經3年,率先攻克信息快速遠程傳輸難題,填補國內多項空白,研製的該型飛彈指揮控制系統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信息戰場,波詭雲譎。信息安全成為永不過時的前沿技術。
到機關,下部隊,李賢玉把信息安全掛在嘴上講,有人說她“太玄乎”。她便打著比方說,信息系統再強大,有了病毒就如同“自己家門掛上別人的鎖”,不能用、不敢用,打起仗來更可怕。
這些年來,李賢玉每研製一項成果,都會伴隨而生一套信息安全防護體系,還為上級首長撰寫了10多份關於信息防護的諮詢報告。
屢獲大獎,名聲遠揚,各種榮譽紛至沓來。1998年,李賢玉當選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人們競相祝賀。沒想到,這個弱女子又拋出“重磅炸彈”:向大會遞交了關於信息安全方面的提案。
“信息戰不可避免地成為未來軍事鬥爭的主要樣式之一,信息安全必然成為贏得未來作戰勝利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
報告不長,卻引起廣泛關注,納入高層“智囊”。
埋頭苦幹的科研女將開闢一條創新之路——植根發射陣地,攻關步步留痕
在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李賢玉獲獎多,份量重,人人服氣。
2003年,她捧回中國科協“求是”獎,大伙兒說,這是個響噹噹的“求實”作風獎。李賢玉聽得高興,她說,科研容不得半點虛假,求實是最起碼的要求。
那年,某指揮信息系統建成試用,卻因電台自擾成了“擺設”。機關和廠家集體“會診”,一方提出原有電台“升級”,一方堅持更換新電台。大家各執一詞,討論很快變成爭論,爭論又升級成了爭吵,有的還拍起桌子。
作為專家組成員,李賢玉看得著急:科研創新不是比嗓門、拼力氣,部隊所需、戰場必需、官兵急需才是最管用的“尺子”。
爭吵到僵持,大家都把李賢玉當作極力爭取的“砝碼”,沒想到,她卻平靜地說:“我需要試驗,用數據來說話。”
幾天后,李賢玉拿著試驗數據和現場演示走進會場,“原汁原味”闡述利弊曲直,並拿出一套完備的解決辦法。
時年盛夏,第二炮兵與三軍精銳合兵一處、同台演練。李賢玉改進“救活”的這套指揮系統發揮巨大作用,提前實現“多箭齊發”。
當年親歷此事的一位將軍,至今仍念念不忘:“科研創新也有刀光劍影,越是艱難越可見李賢玉的氣魄。”
在有人看來,李賢玉有點“虎”。李賢玉“高徒”、工程師陸曉薇卻說,她對科研苛求的態度,就是為飛彈武器裝備上了一把“安全鎖”,也帶出科研隊伍好作風。
2006年,某飛彈旅信息化建設全面展開,李賢玉再次被點名擔任技術組組長。
3年多時間,她深入該旅30多次,與官兵進行上百次座談,修改審定上千份檔案資料,最終將部隊需求變成一份份詳實的方案報告。
隨著一道道難題被攻克,一項項空白被填補,該旅信息化建設初見成效。然而,在一次試運行中,某系統卻屢屢出現“數據丟失”,官兵議論紛紛,意見很大。
連夜返京,李賢玉一頭扎進實驗室,反覆查驗“病根”,直到凌晨終於發現端倪:軟體系統容錯性不夠。電話一撥,打到系統主要研發人員陸曉薇家中。
“李總,咋啦?”半夜來電,必是李賢玉,這是陸曉薇多年來總結的“訣竅”。
李賢玉的故障判斷,陸曉薇卻並不買賬,倆人在電話里激烈爭論,一直吵到半夜,最後約定:到現場試驗,用數據說話。
第二天,李賢玉和陸曉薇奔赴數千公里之外的飛彈旅,現場連續試驗6個多小時,上千組數據印證了李賢玉的判斷。塵埃落定,她們又匆匆踏上歸途。
在李賢玉看來,,認真是科研人員的基本素質,她帶頭身體力行。
那年大年初一,晚上11點多,李賢玉牽頭研製的某系統試運行時碰到難題,她顧不得過不過年,向上級求援、找同事幫忙,一直忙活到天亮,解決問題才離開辦公樓。
還有一次,地方合作廠家送來一份技術方案。李賢玉連夜審閱,長達120頁的報告,她對其中兩個數據產生疑問,花10多個小時查閱相關資料後,對數據進行了更正。當時,有人說她“小題大做”,但後來廠方專門打來電話,感謝她及時更正數據,不僅節約了經費,還避免了返工。
溫文爾雅,睿智賢惠,這是李賢玉留給大家的印象。別看她看著文靜,骨子裡卻很強大,不僅是能攻克難關的科研“領頭雁”,更是敢打必勝的“突擊手”。
2010年5月,李賢玉受命研製野戰信息采播車。時限50天,一刻也不能耽擱。
受命當天,李賢玉便帶頭吃住在會議室,與機關、廠家、部隊一遍遍進行需求論證和方案對接。
5天后,她第一次走出辦公樓,帶著方案走進指揮樓常委會議室。匯報方案、收集意見、修改完善,此後8天,李賢玉一天一個報告,一天一次匯報,方案很快通過審定。
接下來的日子,李賢玉全天候守在生產廠家,馬不停蹄地反覆試驗,僅用38天研製成功野戰信息采播車,創下第二炮兵科研史上用時最短、一次成功等多項紀錄。
同事讓李賢玉談體會,她說:“咱在軍隊搞科研,首先是個兵,當兵的哪有不願衝鋒、不敢突擊的理?”
時隔不久,全軍上百名將校軍官集聚中原腹地,第二炮兵裝備建設成果引人矚目,李賢玉研製的野戰信息采播車等11項成果同台亮相,贏得一致好評,受到軍委首長的肯定。這一次,李賢玉再次戴上一枚沉甸甸的二等功獎章。
嘔心瀝血的飛彈專家鋪就一條強軍之路——胸懷萬里天疆,編織中國劍網
這是中國戰略飛彈部隊歷史上參加人數最多、武器型號最全的一次飛彈火力突擊演練。
那年盛夏,東南擺兵,西北布陣,在跨越近萬里的“戰場”上,數十支發射分隊縱橫馳騁,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首次展現威力,異地同令、神劍合璧,對預定目標實施多波次、多型號、多彈量火力突擊。
百箭齊射,全域懾戰。為戰略飛彈部隊精心編織“中國劍網”的,正是李賢玉。
早在世紀之初,全軍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研製啟動,李賢玉擔任該系統總師組成員和第二炮兵分系統副總師。
前後6年,李賢玉帶領科研團隊奔波在艱難的“織網”征途上。上百次下部隊、鑽山溝、進陣地,收集整理上萬組數據信息,融入全軍體系進行了無數次試驗,終於建成戰略飛彈部隊的“中國劍網”,成為全軍一體化指揮信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系統完成,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李賢玉作為“主攻手”,走進人民大會堂講述經歷感受,在全國各地進行巡迴報告。她的話樸實而深刻:“回憶那些拼搏奮鬥、闖關奪隘的難忘歲月,感受的是智慧、勇氣和胸懷……”
23年來,李賢玉身居斗室,心裡裝著卻是“能打仗、打勝仗”的大事。
信息化是高端技術的博弈,核心技術買不來,單純模仿走不遠,依賴引進行不通。2007年,李賢玉率先提出丟掉“拐棍”,自主研發指揮信息系統軟體。領導看難度很大,有些為難;基層用順手了,不願創新;身邊還有不少人說她“出風頭”、“掙表現”,但李賢玉卻堅持負壓前行,刻苦攻關,歷時3年終於成功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型指揮信息系統。
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政委楊傳松說,這是推動戰略飛彈部隊信息化建設的偉大工程。
李賢玉是科研戰線的“名人”,也是作戰室的“常客”,還是上級黨委首長的“高參”。軍事術語、科研名詞抽象複雜,難以理解,李賢玉便“翻譯”成通俗易懂的“白話文”,生成一份份縱覽全局的信息資料和助推打贏的諮詢報告,成為飛彈部隊建設的重要參考。
李賢玉常說,對事業愛得太深,對家庭卻虧欠太多。但在人們眼中,她卻是個難得的賢妻、良母、孝女。
下班回家早,李賢玉會為兒子削好蘋果,再做上一桌豐盛的飯菜;加班回家晚,她就躡手躡腳地把屋子收拾一遍,悄悄把家人換下的衣服洗淨晾好;只要不出差,她堅持每天五點半起床,為丈夫兒子做上一頓可口的早餐,這個習慣,十幾年雷打不動。
丈夫說她是“好妻子”,兒子誇她“一級棒”。在母親眼裡,李賢玉更是個孝順的“好閨女”。
1995年,李賢玉的母親便來到北京,幫她料理照顧家庭,一手幫她把孩子拉扯大。2010年,老人突發腦梗塞癱瘓在床,生活不能自理。李賢玉工作忙,天天跑醫院不方便,她便照著醫院樣式,在家“建”了一個護理室,自學了全部的護理技能,精心伺候一年多,直到老人安詳離去。
李賢玉常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事業不再是秘密,她會告訴家人這些年在“忙些啥”,讓丈夫兒子為她驕傲,讓天堂的父母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