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工業大學
個人簡介
曾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教研室主任,長春工業大學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現任長春工業大學教務處處長,兼任吉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計算機網路教育分會理事,吉林省政府採購中心評審專家,長春市政府採購中心評審專家。
李萬龍同志1985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3年4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計算機套用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進入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7月至今一直在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李萬龍同志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 1997年榮獲學校“三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先進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 2001年榮獲“吉林省優秀教師”光榮稱號, 2004年榮獲“國立名師”光榮稱號,作為主要參加者研製的“石油鑽井架分析技術” 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2006年被評為長春工業大學“三育人標兵”。2007年李萬龍教授被授予長春工業大學2007年“教學名師”稱號,同時榮獲2007“感動工大”年度人物。2009年李萬龍教授被授予“全國模範教師”稱號。
李萬龍同志自任教以來積極從事教育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了20多項教育研究和科研項目,發表了20餘篇學術及教研論文,主編並公開出版了《實用BASIC程式入門》(1994年)、《計算機入門基礎》(1994年)、《Internet常見問題解疑》(2003年)和《AuthorWare7.0標準教程》(2004年)等著作。
名師心得
從教21年來,在黨的培養下,在組織的關懷下,在同事們的幫助下,經過教學科研工作中的不斷實踐,在思想、政治及業務方面均得到了很大提高。從一名普通民眾到成為一名中共黨員,從一名助教到一名專業教授,從普通員工到走上領導崗位,從一名普通教師到一名學術帶頭人,自己的成長得益於國家安定團結的局面,得益於高等學府教書育人的氛圍,得益於師長的諄諄教誨,得益於同事的熱心幫助。回顧成長的歷程,感觸頗深,總的體會是:“德要高、工要勤、業要精”方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做人就要講“德”,做一名教師更要講“德”,而且“德”要“高”,沒有高尚的師德,就不能將國家的前途、命運與個人的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就不能熱愛教育事業,就會將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當成追逐名利的階梯,就不能甘於奉獻,就不能做到教書育人;工作要勤勤懇懇,不勤於學習,不勤於備課,不勤於請教,不勤於實踐,不勤於反思,不勤於研究,就不能將準確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不能給學生素質的薰陶,就不能給學生能力的提高,就會誤人、誤己、誤國家;“德高”且“工勤”方能“業精”,“精”意味著水平高、方法好、能力強,老師“業精”,才能高效、高質地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是“棟樑之才”而非“庸才”。
名師寄語
21世紀是世界大發展的時代,也是中國大發展的時代。2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但是目前我們的綜合國力還不強,主要是我們的科技還比較落後,教育還比較落後,國民素質還需要大力加強。所以“科技興國”、“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是使我國強盛的英明舉措。因此寄語我們的學生能夠以國家興盛為己任,努力學習,刻苦鑽研,成為棟樑之材;寄語教師同行能夠努力工作,跟蹤前沿科技,創新教育,不忘肩上的重任,為國家培養合格人才,使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強大、興旺、發達。
名師名言
國家強盛民族興旺靠的是人才,人才之所以有“才”是因為他(她)有豐富而系統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專業能力和較高的個人素質,知識、能力、素質構成人才的價值;教育創造學生的價值,教育的主體是教師,教師要有價值就必須做到“德要高、工要勤、業要精”。
名師先進事跡材料
李萬龍,男,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碩士點軟體工程與智慧型系統方向學術骨幹,吉林省優秀教師,長春工業大學三級“國立名師”基金獲得者,長春工業大學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曾任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教研室主任,現任長春工業大學軟體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兼任吉林省計算機學會理事,中國高等學校計算機教育研究會計算機網路教育分會理事,吉林省政府採購中心評審專家,長春市政府採購中心評審專家。
“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李萬龍同志1985年7月畢業於吉林大學計算數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1993年4月畢業於吉林工業大學計算機套用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9月進入吉林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攻讀博士學位,1985年7月至今一直在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任教。2004年,長春工業大學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正式成立,李萬龍同志作為學院副院長全面負責學院的教學工作。
李萬龍同志多年來一直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二十餘年的教學生涯,李萬龍同志為自己的學生,為計算機專業、為教育事業默默地奉獻著,李萬龍同志無論是在院系建設還是教學育人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同時,在學生眼裡她不僅是一位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好老師,更是人生路上的領頭人,為他們指引著方向,猶如明燈引航。1997年榮獲學校“三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先進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2001年榮獲“吉林省優秀教師”光榮稱號,2004年榮獲校“國立名師”光榮稱號,2006年被評為長春工業大學“三育人標兵”。
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是李萬龍同志最大的特點。李萬龍同志自任教以來積極從事教育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了20多項教育研究和科研項目,發表了20餘篇學術及教研論文,主編並公開出版了《實用BASIC程式入門》(1994年)、《計算機入門基礎》(1994年)、《Internet常見問題解疑》(2003年)和《AuthorWare7.0標準教程》(2004年)等著作。作為主要參加者研製的“石油鑽井架分析技術”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李萬龍同志平時注重個人思想政治素質和師德修養的提高,能夠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並能貫穿到實際工作當中,起到共產黨員模範先鋒帶頭作用。作為一名有二十多年教師經驗的教師,熱心幫助青年教師,與青年教師一起探討研究課程內容、教學方法、改革教學形式,帶領教師創新,在軟體學院形成了“國小時分段集中式技能型”的教學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李萬龍同志努力鑽研業務,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一直工作在教學科研第一線,多年來一直主講本科生《軟體工程》課程、研究生《軟體體系結構》、《高級軟體工程》等課程,指導在校研究生15人,教學效果優秀,受到督導和學生的一致好評。2006年被評為碩士研究生優秀學位論文指導教師,2006年被評為長春工業大學教學名師,作為課程組負責人的《作業系統》課程2005年被評為吉林省省級精品課,作為課程組負責人的《軟體工程》課2005年被評為校級優秀課。
李萬龍同志蒐集整理了大量關於信息產業發展、中國在國際政治及經濟地位不斷提高、中國先進文化等方面的素材並融入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愛國主義教育、進行職業道德素質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不能只告訴學生“是什麼”,而更應該讓他們去思考“為什麼” ,這是李萬龍同志的啟發式教學理念。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李萬龍同志常說,把知識“填鴨式”地輸送給學生,學生就永遠處於被動,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李萬龍同志能夠認真執行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做事認真,從不遲到早退,經常加班,周末總能看到他在辦公室工作的身影。學生只有對老師的學識和教學方法認可後,才會體味到學習是一種樂趣,所以在李萬龍同志的課堂上,從來不會刻意地維持教學秩序,也從不會否認任何東西,他總是引導學生們從最基本的概念出發,鼓勵大家勤於動手動腦,掌握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學生們則在快樂學習的過程中自由討論,同時潛移默化地接受了人文素質教育。他以嚴肅認真的教學態度去影響他人、教育他人,以精湛的教學方法吸引人,體現了良好的師表風範,對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風、考風,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他還經常深入到學生當中,積極參與學生的課外活動,關心、幫助學生及時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並給予熱心指導。
在努力實踐“三育人”的過程中,李萬龍同志努力加強自身的學習,懷著滿腔熱情,兢兢業業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教書育人,他在光榮而神聖的教師崗位上散發著光和熱。
從教22年來,李萬龍同志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時時以一名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處處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上顧全大局,勇挑重擔。業務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
默默無聞,講求實效是李萬龍同志的一貫作風,對工作總是滿腔熱情、一絲不苟。在軟體學院擔任副院長的三年來,他一直全面負責學院的教學工作。三年里,他幾乎放棄了所有的節假日,早來晚走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視學院如同自己的家。今年開學初,學院需要進一批新設備,設備的調試安裝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學生馬上就要開課了,李萬龍急了,他說,“廠家可以等,我們可以等,但是學生不能等,作為一名教師,學生的事就是頭等大事,沒有什麼比學生更重要的。”在李萬龍同志的帶領下,全院教師都投入到新設備的調試安裝的工作中來,那段時間他每天都最後一個離開學院的實驗室。第二天早上又準時出現在學院辦公室,看到學生們都用上了新設備,他欣慰地笑了。
二、 勤于思考,創建特色
勤于思考,勇於實踐,是李萬龍同志最大的特點。李萬龍同志自任教以來從事教育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主持和參加了20多項教育研究和科研項目,發表了20餘篇學術及教研論文,主編並公開出版了多本著作。作為主要參加研製的石油鑽井架分析技術榮獲吉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李萬龍同志在擔任軟體學院副院長以來,積極推進教學改革,創新教學理念。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不能只告訴學生“是什麼”,而更應該讓他們去思考“為什麼”,這是李萬龍同志的啟發式教學理念。他總說,把知識“填鴨式”地輸送給學生,學生就永遠處於被動,培養他們的主動學習意識和創新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他勤于思考、敢於創新,在吃透教材和大綱的前提下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法,使課堂達到了充實而不忙亂,有序而不呆板,自己講的盡心,學生聽的盡興。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不斷探究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李萬龍的帶領下,軟體學院全面啟用了網路教學,增強了課堂上的互動,多次受到學校領導的好評。
三、嚴於律已,任勞任怨
他嚴於律已,埋頭工作,為自己的事業默默奉獻,他精心教學,學為人師,行為世范。近幾年學院發展較快,教學班級大幅度增長,教師緊缺,作為一名主管教學的副院長,他任勞任怨,長期超負荷工作,不僅全面負責學院10個專業的建設,還擔任多個教學班級的主要課程,不管是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學院活動和課堂教學中,他都能夠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幾十年來的教學生涯,李萬龍同志從來沒有埋怨過學生,他深信:學生只有對老師的學識和教學方法認可後,才會體味到學習是一種樂趣,通過他的努力,學生就可能多一份希望,社會就會多一份穩定,他為全面推進職業教育的素質化,培養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四、 嚴而有理,以德服人
李萬龍同志在從教20多年來始終堅持“通理先通心”的工作原則。他常說對待學生要“亦友亦子”,在平常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友好、平等的態度,尊重學生的思想,從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關心學生,學生們也願意把他當作自己的忘年友。同時他把熱愛與嚴格要求結合起來,做到嚴出於愛、嚴寓於愛。把動之以情和曉之以理結合起來,做到情理交融,情通理順。在他的工作心得中這樣寫道,做人就要講“德”,而且“德”要“高”,沒有高尚的師德,就不能將國家的前途、命運與個人的教學工作結合起來,就不能熱愛教育事業,就會將所從事的教育工作當成追逐名利的階梯,就不能甘於奉獻,就不能做到教書育人。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李萬龍同志無論是在院系建設還是教書育人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學生眼裡他不僅是一位平易近人的老師,更是人生路上的領路人,是學生們的人生導師,為他們的成長指引著方向,保駕護航。1997年榮獲學校“三育人”教書育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和先進科技工作者光榮稱號,2001年榮獲“吉林省優秀教師”的光榮稱號,2004年榮獲“國立名師”光榮稱號,2006年被評為長春工業大學“三育人標兵”。他的教育與教學成績始終顯著,是一位深受學生尊敬、家長信賴的優秀教師
所屬學科介紹
長春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始建於1978年,經過在本科和研究生教學兩個層次的建設和學科方向的建設,已成為在省內有特色、有影響的重點學科。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招收本科生,在計算機套用技術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有計算機套用技術和軟體與理論兩個碩士點和一個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點,學術研究方向有人工智慧套用、軟體工程與智慧型管理、網路安全、計算機圖形圖象處理等。
本學科目前的學術地位:1998年被吉林省評為省級重點學科,在省屬高校中處於領先地位,在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等方面為吉林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累計輸出3000餘名適應不同時期社會需要的合格人才。
教學梯隊和學術梯隊:教授6名,副教授10名,講師16名,其中碩導16名。教學梯隊中45歲以下教師多數為學校中青年骨幹教師,學術梯隊中有碩士學位的中青年學術骨幹占90%以上。
李萬龍教授的研究方向是軟體工程與智慧型管理領域,是研究現代軟體形態、軟體開發方法和軟體過程的一門技術科學。它研究如何快速及高質量地開發軟體並使軟體開發智慧型化,是計算機科學技術的前沿科技領域,有廣泛的研究領域和廣闊的套用前景。近年來該研究方向已經成為本學科的主要支撐,李萬龍教授為該學科學術骨幹。
學院介紹
長春工業大學軟體職業技術學院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35所國家級示範性軟體職業技術學院之一,是國家依據IT產業發展戰略、軟體藍領專業人才需求創建的示範性人才培養基地,學院的建設得到了教育部、信息產業部等九部委政策上的支持,同時也得到了吉林省教育廳、信息產業廳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學院秉承“以生為本”的辦學宗旨,強調“知識的運用比知識的擁有更重要”的辦學理念,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專業設定,建立“面向崗位技能,以套用能力為本”的技術套用型專業課程體系,確立了“以學生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以套用能力為本,不斷拓寬知識體系”的培養目標,學院的發展建設目標是“創一流軟體學院,育一流軟體人才”。
學院設定了計算機套用技術、計算機信息管理、網路系統管理、計算機網路技術、信息安全技術、軟體技術、圖形圖像製作、電子商務、數控技術等九個專科專業和一個軟體工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學生2100人,2007年計畫招生1550人。
學院以案例教學、動態更新的教學內容,保證人才的實用化;以學生為中心的創新素質教育,保證人才的個性化;以先進的校園網路教學環境、強化的外語訓練,保證人才的國際化為辦學特色,採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建立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並與國內外知名軟體企業緊密協作,通過縮短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之間的距離,實現實用化、個性化人才培養與產業的無縫連結。畢業生畢業後應是具有國際化視野、實用化技能,實踐特色鮮明、善於與人合作,英語水平好,在軟體初級編程人員中具有競爭實力、具有可靠就業渠道的實用型軟體人才
常州市第一中學
個人簡介
1986年參加工作,現任常州市第一中學副校長,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工作二十多年來,先後獲得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輔導員、江蘇省中學地理特級教師、江蘇省優秀科技輔導員、江蘇省科技教育先進工作者、常州市首屆信息技術套用教學之星、常州市校本培訓工作先進個人、常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個人、常州市教育年度人物、常州市教育工委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是“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首批培養對象、常州市831工程培養對象、常州市中學地理教育李萬龍名教師工作室領銜人。多次獲大市級評優課一等獎、基本功競賽一等獎,製作的兩個專題網站獲全國一等獎,輔導學生獲全國電腦製作活動一等獎,開設市級研究課多節,在大市範圍作專題講座十多次,赴廣西上示範課,赴福建、南通、連雲港、淮安、揚州、蘇州等地講學。主持或參加各級課題十多個,研究成果獲省一等獎。撰寫的論文十多次在全國、省級評比中獲得一、二等獎,在《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地理教學》《地理教育》《基礎教育參考》《基礎教育研究》《江蘇教育》《課程研究》《中國小校長》《中國多媒體教學學報·地理》《中國信息技術教育》等省級以上雜誌發表論文五十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