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簡介
李科武,1963年生於遼寧省丹東市,現為遼寧省書協會員,丹東市書協理事,丹東民族學院客座教授,福州開元文化公司特聘書法家,入展遼寧省二,四屇蘭亭書法展,遼寧省書協主辦首屆臨貼展獲優秀獎,入圍中國書協主辦的齊白石書法展,和瘞鶴銘書法展,五台山申遺成功全國寫經文書法大展入展,作品永久收藏在五台山藏經閣。中朝韓,三國書畫展參展,丹東台北兩岸書畫展參展,丹東杭州兩地書畫展參展。書法感悟:書法作為線條的藝術,在書寫過程中,不僅占據著書家的生命時光,也決定著他的生命意義和價值,對傳統文化我們不但要繼承,更主要是傳承我們的後人,使這門古老傳統文化,源源流長。
愛上書法
談到書法,他笑談可能是家族遺傳吧,爺爺寫書法,受到他的影響,從小對文化十分地感興趣,便遵循爺爺的教導開始臨帖歐陽詢的楷書;與草書的結緣,李老師說到還是興趣使然,寫字的過程,也是個人情感釋放的過程,在這方面因草書比楷書更具優勢,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書體。草書學習的過程,也是艱苦的,因為草書絕不是簡單地跟著感覺走,其從結體、布局、線條、枯實等方面,無一不講求章法,反而在章法的約束下情感的自由釋放變得愈發困難。所以,在繼承傳統方面,他下了很大的功夫,臨帖二王手札《聖教序》,學習魏晉草書的厚實質感;臨帖黃庭堅,學習“長槍大戟,縱橫奇崛”的精妙;臨帖祝允明,學習其“奔放騰躍”的微妙;臨帖懷素《自敘帖》,學習大草“驟雨旋風,聲勢滿堂”的氣勢;亦被享有盛譽“天真瀟灑,掉臂獨行,無意求合”的孫過庭所震撼,在其《孫過庭書譜》上花費了七八年功夫,將其結體、用筆、線條等熟記於心,可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融諸家之長,幾十年如一日,學習臨帖。創新是一種信仰
談及特色,觀其作品“自然奔放,氣勢十足”,說到具體操作,他談及首先遵循傳統結體的章法,然後在提筆、線條粗細、線條長短、用筆枯實、矛盾感沖突等方面做一定的革新,讓其隨著情感自然流淌,達到一種新的氣韻和格調,實現特色呈現——簡潔、意境之美。李老師感覺剛到知天命年齡創作之路其實剛剛開始,在接下來兩年之中,他打算在特色創作上做一個新的拔高,借鑑黃庭堅和祝允明的作品特色,融合吳昌碩石鼓文的張力,將要在大小錯落、濃淡枯實、線條長短、線條粗細、氣韻呼應上做反覆嘗試,融合一種真正的“李科武特色”的草書作品。不僅個人創作講求創新,教學亦是如此。他崇尚“興趣教學”,崇尚“簡單高效教學”,他認可楷書的書寫可以為草書創作提升線條把控能力,但絕不盲從於楷書基礎教學,其中有些學生就是寫好了楷書,草書寫起來依舊十分困難,幾年下來沒有太大突破,李老師得知其反覆臨帖並沒有發現問題反而是在將問題練成一種習慣,一針見血地找出問題,針對性解決,並不斷加強其對草書的興趣,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學生草書日漸精進,甚至在專業的書展上獲得了獎項,而且,現在更多學生喜歡跟隨李老師學習,受過其指點的學生已不下一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