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廣

李澤廣

agen an an

李澤廣 男 所在單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 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國際金融、公司金融 招生專業:
主講課程與研究生指導:

國際金融學 總量經濟學 跨國公司財務管理
科研課題: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金融創新及其監管的結構性錯配問題:衝突機理與最佳化機制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我國投資效率及國際比較研究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政府投資與民間投資關係模式研究
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內青年項目:中國省際公共資本的最適規模、區域分布特徵及其效率演進,已結項)
主要著作:
《投資增長與信貸配置的關在線上制研究》,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0.12,獨著
《我們真的理解金融危機嗎?》,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2,參著
《中國風險投資年鑑》(本人擔任編委),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04
主要論文:
“基本面因素與人民幣均衡匯率”,《統計研究》, 2012,V29(5): 51-57. (與Man-Wah Luke Chan)
“名義匯率與均衡匯率的偏離及調整”,《南開經濟研究》2003年第6期
“匯率決定的經濟與非經濟原則”,《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4年第3期(與馬君潞)
“資本流動易變性及其經濟效應分析”,《財經研究》2003年第12期(與唐偉霞、付飛)
“最近匯改後股價與匯率關係的實證檢驗”,《現代財經》,2007年第10期(與高明生)
“中國金融體制運行與金融研究前沿問題”,發表於《經濟學動態》,2006年第1期(與胡雪琴、胡博),被《新華文摘》2006年第08期全文轉載。
“金融結構趨同、經濟成長差異與金融發展模式選擇”,《國際金融研究》2003年第5期(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心《世界經濟導刊》2003年第6期轉載)
“金融發展與經濟成長的多重均衡關係”,《當代經濟科學》,2007年第10期(與王群勇、高明生)
“次貸危機後美元資產動態調配格局及其制度根源”,《上海金融》,2009年第8期(與王剛)
Demographic Change, Savings,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A Case from China, Chinese Economy,Vol. 45, N0. 2 March-April,2012,5–20. (Lead Article, Coauthored with Li Xing and Mah-Wah Luke Chan)
“隱含資本成本估計方法的適用性問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與孫會國和Man-Wah Luke Chan)
“信貸配置機制、市場化程度與行業投資效率”,《財貿經濟》,2009年第10期(與劉宇)
“中國巨觀投資的適度性問題:爭論、依據及其評析”, 《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4(與郝博淵)
“代理成本假說、金融約束與企業投資行為: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證據”,《南開經濟研究》,2008年第1期(與馬君潞、王群勇)
“投資與信貸配置關在線上制問題研究”,《經濟評論》,2009年第5期(與王博)
“分省投資與信貸關係中的“門檻效應”,《金融研究》,2010年第5期(與王群勇、巴勁松、李津)
“信貸契約的次優治理績效研究”,《經濟研究》,2010年第8期(與田侃、陳宇峰)
“投資增長、效率改進與信貸配置機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10年第6期
“中國IPO上市首日的超高換手率之謎”,《金融研究》,2011年第9期(與邵新建、巫和懋、唐丹)
Financial constraints, agency cost and firm’s investment behavior: evidence from listed companies, 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 Vol. 4, No. 3. (1 September 2009), pp. 384-405. (Co-authored with Ma Junlu and Wang Qunyong)
獲獎情況:
南開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第二屆中國國際金融青年論壇一等獎
南開大學優秀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獎
學術交流
2006.3-2007.3 日本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術院
2010.3-2010.11 加拿大麥克瑪斯特大學DeGroote商學院博士後(國際金融方向)
國際會議
“Financial constraints, firms' heterogeneity and investment Behavior”,Speech and Paper Submitted to Conference on “Comparative Institution and Political-Economy: Theoretical, Experiment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December 22-23, 2006, Tokyo, Japa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