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
李漢峰書法篆刻作品入展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瘞鶴銘全國書法作品展,全國第六屆楹聯書法藝術展,第二屆中國西部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三屆扇面書法藝術展,第二屆慶華杯全國教師書法展,全國第二屆草書展,北蘭亭電視書法大獎賽優秀獎,水仙杯全國書法名人邀請展獲得一等獎,柳公權杯全國書法作品展,首屆“蔡文姬”獎全國書法展,首屆“東坡情”全國書法作品展,獲得國家、省、市級獎勵十餘次。作品在《中國書法》、《書法導報》、《書法報》、《甘肅書法》、《隴東書畫》等報刊上刊登,被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甘肅省美術館、河北省美術館等單位收藏。
人物評論
其一
李漢峰先生善行草,隸書和北碑諸體。行草取法右軍,懷素和魯直,以流美暢達之氣主居全局,如浩蕩江河之奔流,以縱橫捭闔之勢輔助章列,似狂風驟雨之未止,雖迅猛而不失主次點面,鋪陳頓挫,筆盡意無窮,重筆鋒之美。魏碑之書尤佳,追北碑之磅礴氣勢,集明清之寫意精神,成自身之格。他博覽約取,以北碑為基,用筆恣肆爛漫,全出己意,得兩爨神情,不拘於邊角模稜,揮運自由,章法天成,出神入妙也。其隸書取石門頌與張遷,渾厚如象,變化若龍。—— 李志宏
其二
品讀漢峰之書,會發現他的書法作品面目多樣,風格迥異,強調構圖,注重感覺,功巧兼備,常有意外之趣。他學過很多碑帖,走的是一條常道——從柳入手,再及顏、褚,打下唐楷的底子;後涉魏碑,心儀磅礴大草,“二王”行草,孫過庭、趙孟頫楷書,還習楚簡、鐘鼎、甲骨。一路下來,幾乎是一部中國書法史!書家成功,無非兩條,一則先精後博,一則先博後精,漢峰無疑屬於後者,遍采菁華終釀蜜,“蜜蜂型”的,這是一條艱難之路,辛苦之路,遠沒有另外一條來得快,但漢峰取到了真經,成功了。說這是條常道,走的人很多,但結果和風格卻千差萬別,漢峰的妙處就在於他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那把鑰匙——瘦勁和側鋒。入門的影響太重要了——他得到了柳公權的瘦勁之“骨”,魏碑里爨寶子使他體會了側鋒的魅力,對金農“漆書”的深入研習使他對側起中行的運用達到極致,張瑞圖的側折之草也極大的豐富和熟練了他的獨特感覺,於是他將這種感覺用之於碑,用之於帖,用之於隸,用之於篆,新奇而活脫,迥殊於人。漢峰之書你很難具體地與古帖一一對應,他十分巧妙地利用他的敏銳的藝術感覺,追求瞬時之妙,追求意外之趣;同時你也不能說他的字純屬隨意而書,毫無古意,恰恰相反,透過這些看似不經意的舞動著的“扁”的線條,你會感受到那種似曾相識的古風。正如孫過庭所言“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漢峰的學習過程也是他不斷調整、充實、提高的過程,學古不泥古,選擇地學,智性地學,巧學;學今人則重在汲取展廳效應的達成因素,並充分發揮他的美術專業的優勢,在構圖、對比、色彩、形式設計、虛實搭配,視覺效果等多方面嘗試、研究、創作,還是選擇地學,智性地學,巧學。我不斷地提醒自己,不要只簡單地認為漢峰是在使“巧”勁,這需要大量的、長期的“實”功夫。所以在書法這個絕佳的辯證法體系里,漢峰就是“實”與“巧”的對立統一體——做人是率真的,書法是美妙的;功夫是紮實的,線條是特別的,這也正是他的毅力與智慧共同作用的結果。
漢峰之印也值得一提,起步早,用功勤,從中學到大學不曾間斷,工作後時常與西峰諸賢交流探討,多有心得,入展甘肅省第二屆篆刻展,成為漢峰藝術之一翼。
漢峰職為美術教師,很是重視藝術教育,2011年他創辦了“漢風堂書畫培訓中心”。一年多來,所教學員在國家、省、市等不同級別的書法比賽中,18人次獲高中組一等獎,10人次獲二等獎及優秀獎,成效顯著,他本人也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的榮譽,得到了專業領域和社會的多方認可。
—— 馬克新
社會活動
2011年7月,與張永琦、董小寧、郭鴻俊出席了“成長的足跡”慶陽市少年兒童書法現場大獎賽開幕式。
2013年6月12日,與張波、蘇瑞華等擔任南街辦舉辦的首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杯”少兒書畫大賽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