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原名李育中,廣東新匯人,出生於1926年7月20日,中共黨員,民盟成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李杭(圖)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26/7/20

民 族: 漢族

原名李育中,廣東新會人。民盟成員。

李杭 李杭

黑龍江阿城人。中共黨員。1947年畢業於阿城師範學校,後又畢業於遼寧函授學院中文系、東北師範大學函授中文系。歷任阿城師範學校、遼寧省實驗中學、海城高中、海城師範學校及遼化教師學校教員、教導主任、校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五分部部長秘書。1985年離休後,與妻子歐陽侃共同寫作,開始發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和妻子共同著譯的作品有:《外國優秀童話選》、《新譯全本格林童話》(上下卷),《中國古代童話新編》、《印度古代童話新編》(上、下卷)、《格林童話經典》等約300萬字出版。其作品曾獲省級三等獎二項、市級獎一項。大學畢業後歷任廣東省立藝專、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教師,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廣東魯迅研究學會顧問。 1932年生於北京,山東省高唐縣人,自號“魚丘後人”,中國當代傑出的國畫藝術大師、美術教育家李苦禪長子。現任李苦禪紀念館副館長,中國李苦禪藝術研究會副會長。 自幼生活在藝術家庭,親聆父親藝術教誨、朝夕濡染,筆墨蒼勁、渾厚、拙樸、形神兼備,尤善畫蒼鷹、鷺鷥、菊花、芭蕉、荷花等,作品被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及在報刊發表,流傳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港澳門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被吳昌碩、齊白石等紀念館收藏。

發表的作品

1929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詩集《凱鏇的拱門》,報告文學集《緬甸遠征記》,專著《嶺南現代文學史》(合作),譯著長篇小說《訣別武器》、《拿破崙之死》,劇本《伴父生涯》等。

1997年:作品《山水》參加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藝術研究班作品展獲優秀獎。作品《雄鷹》入選參加中國藝術人才書畫作品展獲優秀獎。

1999年:作品《遠瞻》參加山東省書畫學會慶祝建國五十周年暨學會成立十周年書畫展。

2002年:作品《高瞻》參加將軍杯全國書畫大賽展獲三等獎,被人事部全國人才流動中心收入《中國人才大辭典》(第四卷)。

2003年:作品參加濰坊第二十屆國際風箏節全國書畫名家邀請展。作品《高瞻》參加山東省迎接黨的十六大書畫展。作品《山河壯》參加臨沂市紀念王羲之誕辰一千六百年全國名家畫展。與單應桂、劉志鈺在濟南萬竹園舉行三人聯展。參加浙江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書畫作品聯展。作品《群英圖》參加山東省美術館、新華社山東分社舉辦的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書畫名家展。作品《氣壯山河》參加人民日報社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畫展。

2004年:作品《遠瞻》參加省文聯、省美協、省書協舉辦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書畫展。參加國際孔子文化節在曲阜市舉辦四人聯展。

2005年:作品《湖色》等,參加韓國國家報勛藝術協會、山東省美協、山東省現代藝術研究院在省圖書館舉辦的“2005中·韓現代美術大展”。作品《壯志凌雲》參加省美協、省書協、省書畫學會、省民革委、省政協科教文衛體委、省詩詞學會聯合舉辦的“民族之光——紀念抗戰勝利六十周年大型美術書法作品展”。受中國畫研究院邀請在北京參加“雙星輝映——齊白石、黃賓虹冊頁、信札觀摩展”學術研討會。

2006年:作品《遠瞻山河壯》參加省美協主辦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畫展,並獲獎。同年參加高唐李苦禪藝術館開館弟子及子女書畫展。作品《遠瞻山河壯》巨幅捐贈高唐李苦禪藝術館。

2007年:作品參加在高唐李苦禪藝術館舉辦的山東實力派書畫家迎春書畫展。

2008年:為紀念母親凌成竹逝世四十周年,經過三年蒐集、整理、籌備,出版了《凌成竹畫集》(榮寶齋出版社)。

2009年:參加北京畫院舉辦的紀念李苦禪大師誕辰110周年系列藝術活動。為紀念父親李苦禪大師誕辰110周年,在高唐李苦禪藝術館舉辦首次個人畫展,在廣州舉辦《苦心孤詣——李杭水墨畫展》。山東美術出版社出版《李杭花鳥畫選》。

藝術評價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中國繪畫最看重的是一個“品”字。從古代的畫論《畫品》,到齊白石老人強調的“所貴者品,所要者魂”,都說明“畫品”和“人品”同樣重要。對國畫來說,它具體表現在作品的“意境”和“筆墨”兩個方面。意境,不是簡單的對所畫對象的再現,而是作者對所畫對象的理解,它本身體現著文化修養形成的胸懷和視角;筆墨,也不是簡單的藝術技巧,而是作者在吸納各家精華和刻苦磨練中逐漸形成的藝術功底和風格。缺少這兩樣,就不足以論中國繪畫的藝術。縱觀李杭的繪畫作品可以看出,他的藝術境界既普通,又有個性。李杭的花鳥畫與李苦禪的作品多有相似之點是很自然的,因為父子相濡以沫多年,哪能不留蹤跡呢?因此,李杭的水墨藝術,不論是施彩還是積墨,也總有苦禪先生那氣勢磅礴、蒼渾雄見之感。

藝術是需要創新的,這種創新又要經受起多少反覆與挫折,所以這個“新”字給每一位探索者都帶來了痛苦與折磨。李杭深諳這一點,為了探索花鳥畫的新格調、新韻味,李杭一方面研習父親博大精深的繪畫、書法藝術,一方面有意識地汲取歷代藝術大師徐青藤、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藝術之精華,得畫家許麟廬、藝術家凌子風和諸多國畫大師的指教,終於使得他在用筆上能化古法於我法,“處處變化、處處統一,筆雖有盡而意無窮”。作品新穎多變,絕無重複。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自幼生活在藝術家庭,親聆父親李苦禪藝術教誨、朝夕濡染,受益頗深。閒暇之餘,承襲家法,筆耕不綴,潛心研究父親博大精深的繪畫、書法藝術,並博採歷代藝術大師徐青藤、八大山人、吳昌碩、齊白石等寫意藝術之精華,又得著名畫家許麟廬、著名藝術家凌子風和諸多國畫大師的指教,作品筆墨蒼勁、渾厚、拙樸、形神兼備,尤善畫蒼鷹、鷺鷥、菊花、芭蕉、荷花等。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及在報刊發表,作品被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國家及港澳台地區的收藏家收藏。代表作品及傳略已被選入《中國名家書畫選》、《中國人才辭典》第四卷。其多幅作品被吳昌碩紀念館、齊白石紀念館、紹興蘭亭書法博物館等收藏。

水墨丹青出新意

妙在似與不似間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中國當代傑出的國畫藝術大師、美術教育家李苦禪先生的長子李杭,是一位為人寬厚善良,有著很好口碑的老藝術家,多年來為繼承發展和研究李苦禪大師的藝術做了大量工作,在山東畫界頗有影響,多為同行稱道。

日前,看到李杭師兄畫集中所展示的多年來的藝術成果,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由於種種原因,年輕時李杭考入了財經大學,從事了與書畫很少關聯的職業。但父母的影響使他與繪畫有著一種天然的割捨不斷的情感,這種愛使他將所有的業餘時間都投入到了對書畫的鑽研。由於堅持不懈的努力與執著的追求,他終於成功地走上了藝術之路,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李杭出生在一個得天獨厚的藝術之家,有著與眾不同的良好的藝術環境。他能取得如此的成就與這個環境對他的影響是絕對分不開的。

父親李苦禪的藝術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有著很大的影響力。由於老人家在高等學府的藝術地位,一生為中國的繪畫藝術事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藝術人才。這種巨大的藝術能量輻射在李杭身上,它所產生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何況李杭有著極好的藝術天賦。父親從執筆授起,到皴勾點染、經營位置等,千百遍地觀察漸漸領會了父親大寫意花鳥畫的真諦,父親的嚴格教授無異於正規課堂的教學。父親還常帶其到白石老人家,觀老人作畫制印,聽其教誨。大師的每一句言語都給年幼的李杭以深刻的記憶。

書畫同源。父親說要畫好畫必須寫好字。因此對其書畫基本功的要求特別嚴格,囑其真草隸篆皆要精研。遵父所囑,李杭多年臨帖不斷,每臨一遍帖便在封底以“正”字計數,至今他碑帖後邊都記有無數個正字,足見其用功的程度。他又以此法教育自己的子女。

李杭的母親凌成竹是活躍在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的大寫意花鳥畫家,齊白石的入室弟子,是位極具才華又非常善良的女性。作品風格豪放灑脫,墨氣淋漓,大氣磅礴。當我初次見她的作品時,竟沒有想到這是出自一位女畫家之手,從作品中絲毫看不到女性的纖弱之氣。凡是與她接觸過的朋友都說其人溫文爾雅、彬彬有禮,盡顯大家風範。李杭在母親身上繼承了這種善良文雅的秉性。其舅舅凌子風是我國著名的電影導演,亦擅長書畫,是位有著極高全面藝術學養的藝術家。他的言行教誨直接影響著李杭的成長。

此外,還有一位大畫家,對李杭的幫助不可忽視,那就是大寫意花鳥藝術家許麟廬先生。許先生是李苦禪先生的摯友,他對李杭的成長發展給予了特別的關照,無論是從藝之道還是做人之道,許先生都像對待自己的子女一樣嚴格要求。為李杭審閱畫作,每看到滿意的作品時便欣然提筆在畫上題款寫跋。當他看到《松鷹圖》時,許老十分滿意,高興地提筆寫道:“李杭侄寫松鷹圖,乃父之風,觀之令人感慨,麟廬題。”這種長期的不斷指導和鼓勵對李杭的幫助尤為巨大。

一個藝術流派,或者一個藝術家的作品,在思想內涵或藝術形式所形成的風格,都會受到畫家的出身、生活經歷和所處環境的影響。李杭自幼受到的文化教養,給予他的薰陶、感染是潛移默化的。因此說,這種基因和他自身的悟性和勤奮,才使其有了今日之成就。這種成就的取得,除承襲家法之外,李杭還潛心研究歷代畫家的作品和理論,如石濤、八大、青藤、吳昌碩、齊白石等諸家繪畫藝術,形成了李杭今日繪畫之風貌。

我很欣賞李杭先生癸酉年所畫的一幅《水禽圖》,從構圖到用筆上真正做到了筆簡意賅,三個水鳥的造型和動態的變化十分協調,完全省略了對水的描寫,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作者又巧妙地運用點線,將水草很自然地點綴在清水之中,增加了畫面的意境。當李杭將此畫拿給凌子風先生看時,凌先生贊口不絕,給予此畫極高的評價,他興奮地在畫上寫道,“苦禪作水禽余亦常作之,李杭畫余所不及耳。舅凌子風”。

李杭的作品用筆拙樸、渾厚、蒼勁,承襲了苦禪老人的精氣神。更能看出他領略了老人的審美理念。而重現形神兼備更是遵從齊白石“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高論,這也正是苦禪老人教育弟子們常常引用的名言。在李杭的作品中,如蒼鷹、魚鷹、竹雞、荷花、八哥等藝術形象,都體現了以上的審美觀念。《安居圖》是李杭畫的較多的主題,鵪鶉的造型用筆繼承了苦禪老人的手法,但在構圖布局上都有所創新,並賦予了安居樂業的新的內涵,體現了當今和諧社會的新氣象,頗受世人的喜愛。(單應桂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山東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作品欣賞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李杭[畫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