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森[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本森[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李本森[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本森,1966年12月生, 江蘇省東海縣人;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副院長 ,教授,博士生導師。先後獲得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Bloomington)法學博士(S.J.D.),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Bloomington)法學碩士(LLMT),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法律與經濟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法學博士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學術專長:刑事訴訟法學、法律職業倫理、律師學。

個人簡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法學院法律經濟學研究中心,訪問研究員(Visiting Researcher)(2012)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Bloomington)法學博士(S.J.D.)(2012)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Bloomington)法學碩士(LLMT) (2009)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 (2007年)

美國印第安那州布盧明頓市社區司法調解員(2007)

中國政法大學博士後流動站法學博士後 (2006)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訴訟法學)(2005)

法務部辦公廳部長辦公室工作(1995-1999)

華東政法大學法學碩士(1995)

所獲榮譽

科研獎項

李本森教授 李本森教授

1998年法務部《依法治國》課題研究一等獎

2004年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法》修改全國徵文比賽一等獎

2005年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學突出貢獻獎

2005年中華全國律師協會表彰獲律師工作無私奉獻獎

2016年以《生命價值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國生命賠償法律的改革路徑》一文榮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法學類三等獎

學術兼職

法務部律師公證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教育委員會委員

社會活動

參與《律師法》制定與修改 (2002)

參與《殘疾人保障法》修改 (2005)

主持起草《北京市律師協會律師保密規則》(2005)

兩會e客廳 兩會e客廳

與法務部副部長趙大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律師李大進,一同做客兩會e客廳欄目,以“律師的改革與發展”為題與網友進行線上交流。(2016.2.16)

學術成果

發表論文

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中國法學》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

《美國刑事無效辯護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鑑》,《北方法學》,2016年第6期;

《刑事速裁程式的司法再造》,《中國刑事法雜誌》,2016年第5期;

《我國刑事案件速裁程式研究——與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式之比較》,《環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2期;

《社區法院的美國創新和對中國的借鑑》 ,《中國刑事法雜誌》,2014年第6期;

《量刑規範化改革的三點論》,石經海主編:《量刑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1月版;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辯護功能和完善》,陳光中主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施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法律職業倫理的若干範疇》,《法律職業倫理論叢》,2014年第1卷;

《刑事簡易程式二審定量分析與相關問題研究》,載《政治與法律》,2014年第10期;

.《社區矯正制度發展與創新的若干思考》,載《中國司法》,2014年第7期;

.《誠信乃律師天職之德》,載《中國律師》,2014年第2期;

.《社區司法與刑事司法的雙系耦合》,載《法律科學》,2014年第1期;

《社會司法保障基層社會治理 》,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5日;

The Application of Pareto's 80/20 Rule to Law: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upon Trials Involving A Plea of Guilty.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英文版)(2013年第4期)

《停止勞動教養制度的路徑選擇——以公法的強制性整體變遷為視角》,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6期;

《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於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的定量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保全處分不應是勞動教養改革方向》,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9月9日;

《法律職業倫理若干基本範疇》,載《法律職業倫理論叢》第一輯,2013年;

《生命價值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國生命賠償法律的改革路徑》,載《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並以此文榮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法學三等獎;

《勞動教養與監獄、社區矯正吸收併合與可行性探討》,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1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破窗理論與美國的犯罪控制》,載《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論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地位》,載《時代法學》,2010年第4期;

《美國對質詢問權法律與中國的借鑑》,載《陳光中教授法學文集》,2010年;

《關於刑事訴訟中辯護權性質的認識》,載《中國司法》,2007年第3期;

《關於刑事辯護中律師保守職業秘密問題的探討》,載《中國司法》,2006年第4期;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問題的探討》,載《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學教育研究文集》,2006年12月;

《國際法律服務自由化與我國法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載《中國司法》,2005年第6期(《律師文摘》全文轉載);

《律師學研究的現狀與評價》,載《中國律師年鑑》,2005年卷;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服務自由化》,載《法學》,2004年第1期;

《論我國律師的調查取證權立法完善》,載《中國司法》,2004年第2期;

《論我國近現代證券法制的演變》,載《法律史研究》,2004年9月;

《改制後的公證制度問題》,載《經濟日報》,2004年4月15日;

《律師法修改的困境與出路(律師法修改建議稿)》,載《中國律師》,2003年11月(《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關於完善我國律師法律責任問題的探討》,載《行政與法制》,2003年12月;

《建立政府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初探》,載《中國律師》,2002年第8期;

《律師執業中的利益衝突立法及完善》,載《中國律師》,2001年第2期;

《<律師法>修改與完善理論研討會發言摘要》,載《中國律師》,2001年第7期;

《我國律師職業化進程和發展策略》,載《中國律師》,2000年第5期;

《關於發展規模律師事務所》,載《中國司法》,1998年;

《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對我國律師業的發展和對策》,載《中國律師》,1998年第4期;

《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律師管理體制》,載《中國律師》,1997年9期;

《中國民商法律文化的培育與發展》,載《法學》,1997年第7期;

《中國近現代證券法的演變和啟示》,載《法學》,1996年第3期;

《深刻領會<律師法>的精神實質、依法深化律師工作改革》,載《律師世界》,1996年第9期;

《黃宗羲法哲學和法制論》,載《法商研究》,1995年第1期;

《秩序、自由、道德——關於儒家思想與現代法律的若干思考》,載《法學》,1994年第2期。

1.

《美國刑事無效辯護制度及其對我國的借鑑》,《北方法學》,2016年第6期;

2.

《刑事速裁程式的司法再造》,《中國刑事法雜誌》,2016年第5期;

3.

《我國刑事案件速裁程式研究——與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式之比較》,《環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2期;

4.

5.

《量刑規範化改革的三點論》,石經海主編:《量刑研究》,法律出版社,2014年1月版;

6.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的辯護功能和完善》,陳光中主編:《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實施問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12月版;

7.

《法律職業倫理的若干範疇》,《法律職業倫理論叢》,2014年第1卷;

8.

《刑事簡易程式二審定量分析與相關問題研究》,載《政治與法律》,2014年第10期;

9.

.《社區矯正制度發展與創新的若干思考》,載《中國司法》,2014年第7期;

10.

.《誠信乃律師天職之德》,載《中國律師》,2014年第2期;

11.

.《社區司法與刑事司法的雙系耦合》,載《法律科學》,2014年第1期;

12.

《社會司法保障基層社會治理 》,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3月5日;

13.

The Application of Pareto's 80/20 Rule to Law: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Based upon Trials Involving A Plea of Guilty. 《中國社會科學雜誌》(英文版)(2013年第4期)

14.

《停止勞動教養制度的路徑選擇——以公法的強制性整體變遷為視角》,載《中國法學》,2013年第6期;

15.

《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於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的定量分析》,載《中國社會科學》,2013年第3期;

16.

《保全處分不應是勞動教養改革方向》,載《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9月9日;

17.

《法律職業倫理若干基本範疇》,載《法律職業倫理論叢》第一輯,2013年;

18.

《生命價值的法律與經濟分析——中國生命賠償法律的改革路徑》,載《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第6期, 並以此文榮獲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法學三等獎;

19.

《勞動教養與監獄、社區矯正吸收併合與可行性探討》,載《中國刑事法雜誌》,2011年第10期(《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20.

《破窗理論與美國的犯罪控制》,載《中國社會科學》,2010年第5期;

21.

《論辯護律師在刑事訴訟中的主體地位》,載《時代法學》,2010年第4期;

22.

《美國對質詢問權法律與中國的借鑑》,載《陳光中教授法學文集》,2010年;

23.

《關於刑事訴訟中辯護權性質的認識》,載《中國司法》,2007年第3期;

24.

《關於刑事辯護中律師保守職業秘密問題的探討》,載《中國司法》,2006年第4期;

25.

《法律職業倫理教育問題的探討》,載《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法學教育研究文集》,2006年12月;

26.

《國際法律服務自由化與我國法律服務業的對外開放》,載《中國司法》,2005年第6期(《律師文摘》全文轉載);

27.

《律師學研究的現狀與評價》,載《中國律師年鑑》,2005年卷;

28.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服務自由化》,載《法學》,2004年第1期;

29.

《論我國律師的調查取證權立法完善》,載《中國司法》,2004年第2期;

30.

《論我國近現代證券法制的演變》,載《法律史研究》,2004年9月;

31.

《改制後的公證制度問題》,載《經濟日報》,2004年4月15日;

32.

《律師法修改的困境與出路(律師法修改建議稿)》,載《中國律師》,2003年11月(《人大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33.

《關於完善我國律師法律責任問題的探討》,載《行政與法制》,2003年12月;

34.

《建立政府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初探》,載《中國律師》,2002年第8期;

35.

《律師執業中的利益衝突立法及完善》,載《中國律師》,2001年第2期;

36.

《<律師法>修改與完善理論研討會發言摘要》,載《中國律師》,2001年第7期;

37.

《我國律師職業化進程和發展策略》,載《中國律師》,2000年第5期;

38.

《關於發展規模律師事務所》,載《中國司法》,1998年;

39.

《國際網際網路的發展對我國律師業的發展和對策》,載《中國律師》,1998年第4期;

40.

《探索有中國特色的律師管理體制》,載《中國律師》,1997年9期;

41.

42.

《中國近現代證券法的演變和啟示》,載《法學》,1996年第3期;

43.

《深刻領會<律師法>的精神實質、依法深化律師工作改革》,載《律師世界》,1996年第9期;

44.

45.

出版著作

《Justice and Efficiency: An Empirical Study on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Guilty Plea Cases》(《公正與效率:認罪案簡化審實證研究》)(著)德國OmniScriptum GmbH 出版社2016年出版;

《公法系列教材:法律職業倫理(第三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法律職業道德概論(第2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法律職業倫理(第2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刑事審前程式人權保障研究》(參編),方正出版社2008年;

《律師職業道德與執業基本規範(第三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政府律師》(參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

《法律職業道德》(主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律師制度教程》(參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法務部司法考試指導教材》(參編法律職業道德部分),法律出版社2001-2005年;

《國家司法考試全科輔導綱要》(參編法律職業道德部分),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2005年;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法律問題》(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律師職業道德與規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最新國家司法考試突破指導》(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國律師業發展問題研究》(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WTO法律實務叢書(四冊)》(副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律師制度研究》(參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

《依法治國論》(參編),法律出版社1999年;

1.

《Justice and Efficiency: An Empirical Study on Simplified Procedure for Guilty Plea Cases》(《公正與效率:認罪案簡化審實證研究》)(著)德國OmniScriptum GmbH 出版社2016年出版;

2.

《公法系列教材:法律職業倫理(第三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

3.

《法律職業道德概論(第2版)》(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4.

《法律職業倫理(第2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5.

《刑事審前程式人權保障研究》(參編),方正出版社2008年;

6.

《律師職業道德與執業基本規範(第三版)》(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7.

8.

9.

《律師制度教程》(參編),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年;

10.

11.

12.

《中國國際服務貿易法律問題》(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13.

《律師職業道德與規則》(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14.

《最新國家司法考試突破指導》(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

《中國律師業發展問題研究》(專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6.

《WTO法律實務叢書(四冊)》(副主編),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7.

《中國律師制度研究》(參編),法律出版社2000年;

18.

李本森教授著述 李本森教授著述

科研課題

主持中央政法委2016年度重大項目《國外刑事案件快速辦理程式機制研究》;

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刑事速裁程式研究》(2016);

主持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項目:《刑事簡易程式規範化改革實證研究》(2014);

主持教育部專項課題:《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研究》(2013);

主持教育部社科基地項目:《辯訴交易制度比較研究》(2013);

參與《中國律師業改革與發展》,法務部部級課題 (2008);

參與《法律職業倫理與教育》,河南省社科課題 (2007);

參與《審前程式人權保障》,教育部社科課題 (2005);

參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務部課題(1999);

參與《中國特色律師制度》,教育部社科課題 (1998)。

1.

主持中央政法委2016年度重大項目《國外刑事案件快速辦理程式機制研究》;

2.

主持北京市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刑事速裁程式研究》(2016);

3.

主持教育部社科基地重大項目:《刑事簡易程式規範化改革實證研究》(2014);

4.

主持教育部專項課題:《被告人認罪案件審理研究》(2013);

5.

主持教育部社科基地項目:《辯訴交易制度比較研究》(2013);

6.

參與《中國律師業改革與發展》,法務部部級課題 (2008);

7.

參與《法律職業倫理與教育》,河南省社科課題 (2007);

8.

參與《審前程式人權保障》,教育部社科課題 (2005);

9.

參與《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法務部課題(1999);

10.

參與《中國特色律師制度》,教育部社科課題 (199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