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公集

然觀《與梁載言書》,論文甚詳。 《隋志》所載,班班可稽。 然《傳燈錄》一詩,得於鄭州石刻。

基本信息

名稱:《李文公集》
作者:紀昀

書籍介紹

李翱撰。翱字習之,隴西成紀人。涼武昭王暠之裔也。貞元十四年進士。官至山南東道節度使、檢校戶部尚書。事跡具《唐書》本傳。其集唐《藝文志》作十八卷。趙汸《東山存稿》有《書後》一篇,稱《李文公集》十有八卷,百四篇,江浙行省參政趙郡蘇公所藏本。與唐志合。陳振孫《書錄解題》則雲蜀本分二十卷。近時凡有二本。一為明景泰間河東邢讓抄本,國朝徐養元刻之,訛舛最甚。此本為毛晉所刊,仍十八卷,或即蘇天爵家本歟!考閻若璩《潛邱札記》有《與戴唐器書》曰:“特假《舊唐書》參考,李浙東不知何名。或李翱習之全集出,尚可得其人。然老矣,倦於尋訪矣”云云。則似尚不以為足本,不知何所據也。翱為韓愈之侄婿,故其學皆出於愈。集中載《答皇甫湜書》,自稱高愍女、楊烈婦傳不在班固、蔡邕下。其自許稍過。然觀《與梁載言書》,論文甚詳。至《寄從弟正辭書》,謂人號文章為一藝者,乃時世所好之文。其能到古人者,則仁義之詞,惡得以一藝名之。故才與學雖皆遜愈,不能鎔鑄百氏皆如己出,而立言具有根柢。大抵溫厚和平,俯仰中度,不似李觀、劉蛻諸人有矜心作意之態。蘇舜欽謂其詞不逮韓,而理過於柳,誠為篤論。鄭獬謂其尚質而少工,則貶之太甚矣。集不知何人所編。觀其有《與侯高》第二書,而無第一書,知其去取之間,特為精審。惟集中《皇祖實錄》一篇,立名頗為僣越。夫皇祖、皇考,文見《禮經》。至明英宗時,始著為禁令。翱在其前,稱之猶有說也。若《實錄》之名,則六代以來,已定為帝制。《隋志》所載,班班可稽。唐、宋以來,臣庶無敢稱者。翱乃以題其祖之行狀,殊為不經。編集者無所刊正,則殊失別裁矣。陳振孫謂集中無詩,獨載《戲贈》一篇,拙甚。葉適亦謂其不長於詩,故集中無傳。惟《傳燈錄》載其《贈藥山僧》一篇。韓退之《遠遊》聯句記其一聯。振孫所謂有一詩者,蓋蜀本。適所謂不載詩者,蓋即此本。毛晉跋謂邇來鈔本,始附《戲贈》一篇,蓋未考振孫語也。然《傳燈錄》一詩,得於鄭州石刻。劉攽《中山詩話》云:“唐李習之不能詩,鄭州掘石刻,有鄭州刺史李翱詩云雲。此別一李翱,非習之。《唐書》習之傳不記為鄭州,王深甫編習之集,乃收此詩,為不可曉。”《苕溪漁隱叢話》所論亦同。惟王楙《野客叢書》獨據僧錄敘翱仕履,斷其實嘗知鄭州,諸人未考。考開元寺僧嘗請翱為鍾銘,翱答以書曰:“翱學聖人之心焉,則不敢遜乎知聖人之道者也。吾之銘是鍾也,吾將明聖人之道焉,則於釋氏無益;吾將順釋氏之教而述焉,則紿乎下之人甚矣。何貴乎吾之先覺也。”觀其書語,豈肯向藥山問道者!此石刻亦如韓愈《大顛三書》,因其素不信佛,而緇徒務欲言其皈依,用彰彼教耳。楙乃以翱嘗為鄭州信之,是知其一,不知其二也。至《金山志》載翱五言律詩一篇,全剿五代孫魴作。則尤近人所託,不足與辨。葉夢得《石林詩話》曰:“人之才力有限。李翱、皇甫湜皆韓退之高弟,而二人獨不傳其詩,不應散亡無一篇者。計或非其所長,故不作耳。二人以非所長而不作,賢於世之不能而強為之者也。”斯言允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