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禎

李應禎

李應禎(1431—1493)明代官員、書法家。初名甡,字應禎,以字行,更字貞伯,號范庵。南直隸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景泰四年舉人,選授中書舍人,遷南兵部郎中,以南京太僕少卿致仕,人稱李少卿。書宗歐陽詢,平正婉和,清潤端方,自成一家。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李應禎,景泰四年(1453)舉鄉試,入太學,成化間以善書選為中書舍人,詔命寫佛經,抗疏謂只聞有九經,不聞有佛經,弘治初歷太僕少卿,人稱李少卿,工書法,善楷、行、草、隸諸體。真書學歐陽詢、顏真卿,得蔡襄用筆之法。書法平正婉和,後潛心研究古法,並變其法,功力不凡,自成一家。博學好古,篆、楷俱入格,真行草隸,亦清潤端方,如其為人。雖潛心古法,而所自得為多,當為明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虛腕疾書,今人莫能及。人有求者多怒不應,以故傳世少。卒年六十三,卒之日,無以殮,友人買地以葬,有《蘇州府志》。

書法特色

李應禎書法 李應禎書法

李應禎真書學歐陽詢、顏真卿,得蔡襄用筆之法。陶宗儀《書史會要》稱:“少卿書真行草隸,皆清潤端方,如其為人。”篆、楷亦俱入格,尤能三指尖搦管,虛腕疾書。他是祝允明的岳父,文徵明的書法老師。22 歲時文徵明從李應禎學書,李應禎在晚年告訴他,說自己學習書法四十年才開始有所得,並向文徵明論述了書法上的很多道理。文徵明評應禎云:公難潛心古法,而所自得為多。當為國朝第一,其尤妙能三指尖搦管,虛腕疾書,今人莫能及也。又云:公既多閱古帖,又深詣三味,遂自成家而古法不亡。

文徵明和婿祝允明曾從其學書,在創新上頗有成就。其傳世作品很少,有《緝熙帖》,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李應禎的尺牘,秀麗而又有氣度,行筆自然大方,橫向取勢的撇、捺、橫都很生動有致,字的大小,粗細變化自然。《枉問帖》紙本。縱22.6厘米,橫41.5厘米。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帖一封書信,用筆厚重遒勁,氣勢開張,頗有後世碑學氣息。

詩作選摘

東禪

松杉滿院風,瓜豆一籬綠。

不聞車馬過,時得高人宿。

日暮還獨歸,悵望城東曲。

春日山村晚步

寂寂柴門草色新,深深雲樹鳥啼春。

夕陽西下東流急,不見沙頭喚渡人。

和丘時雍太守

解印歸來草結庵,逢人便欲口三緘。

鬢將半禿寧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讒。

別墅貯春常載酒,晴湖泛月不張帆。

年時種得梅千樹,要看花開雪滿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