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慶聯(原名慶廉)(1919年11月10日(農曆1919年9月18日)~1986年5月3日(農曆1986年3月25日),出生於廣東省梅州市梅江區城北銀營村。1938年3月與本村5位革命青年經董必武指點奔赴延安抗大,1938年8月正參加八路軍,1939年2月入黨。曾服役於彭德懷部的第一軍第一師。歷任政治指導員、政治教導員、蘭州軍區政治部幹部部助理員、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政治委員、陝西省軍區辦公室主任、陝西省寶雞軍分區政治部主任、陝西省鹹陽軍分區副政委、政委等職(正師職)。
參加抗日的家人
振椿公後裔。父 李育汕 母 黎氏靜滿。長兄 慶金、慶炳。長兄慶金僑居印尼,日寇南侵時,因參加當地華僑抗日團體“復興社”積極投入支持祖國民族抗日運動而遭日寇逮捕入獄,領導人李慶漢等一批愛國華僑也先後遭捕。被監禁在印尼中爪哇井帝汶監獄,經受嚴刑拷打,殘酷迫害,不幸犧牲於獄中,時年僅30歲。母親黎氏一生勤勞,在村里經常協助抗日的積極分子工作,有時擔任村裡有志青年開會時的站哨的任務。
有志青年
李慶聯於1936年畢業於今梅州市梅縣區石扇梅北中學,後在村中光文國小任教。中學讀書和教書這段期間,正處於“九一八”事變,全國人民在共產黨積極發動抗日的影響下,積極投入抗日救亡運動時期,具有革命光榮傳統的梅州地區各中學的革命師生如火如荼地展開抗日救亡運動,在其時期與村內外青年師生亦組織起來開展活動,閱讀革命書籍,收聽電台新聞,印刷小報,名為“前哨”秘密宣傳抗日。在村中一起組織活動的有育保、慶德、慶生、超明、竹梅、慶坤等人。在坪上和光文國小還組織放映對日抗戰的影片,演出宣傳抗戰的話劇,給當時的人們留下難忘的記憶!
革命之路
1937年七七蘆溝橋事件發生後,在這國家存亡的嚴重關頭,梅州地區的革命師生,在地下黨組織以梁集祥等人的領導下,在國共合作這個大好形勢的促進下,1938年3月,與一批革命青年黃賜川,張敏年,李超明,李竹梅等人投筆從戎。經董必武開具的介紹信,經輾轉繞道,到達延安,受到老鄉蕭向榮的熱情接待。期間的延安,是全國各地的革命青年男女、海外進步僑胞共同嚮往的聖地,抗日軍政大學這間獨特的革命熔爐早已座無虛席。李慶聯等人被分配在離王家坪十多里的分校學習。1938年8月正式入伍,1939年2月入黨。入伍後編為八路軍彭德懷部120師,解放戰爭時期編入第一野戰軍,第一師,(原358旅改編,師長黃新廷政委余秋里)。在保衛延安與解放大西北的戰役中作戰英勇,立過功,受過獎受到了上級的表彰和陝甘寧邊區人民的愛戴。
在蘭州軍區戰鬥文工團任政委期間,經常帶領團員們到基層為廣大的官兵演出,其中50年代初期上演的秦腔《窮人恨》、《血淚仇》、秧歌舞《英雄劉四虎》在全軍、全國影響極大,歌劇《紅鷹》在第二屆全國文藝會演中獲一等獎,參加了國慶10周年獻禮演出。1960年帶隊歌劇團《紅鷹》劇組到北京八一廠拍電影《紅鷹》。影片反映了紅軍長征經過甘南藏族區白沙草原時,紅軍女醫生林華在突圍時負傷,她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牧民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和抗日救國方針,組織起一支藏民游擊隊……
李慶聯同志,叢軍後就一直戰鬥在大西北,在陝西省軍區工作以來,一直對唐代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仍然學習與閱讀了大量的唐詩,宋詞,研究唐代文化。1979年離休後,開始了本人的創作生涯,在西安經常去圖書館歷料館查閱了大量的唐朝歷史文化,並著手寫書《霓裳風雲》生動地描寫了唐朝在楊貴妃時期的宮庭鬥爭。可惜在初稿寫完後,就生病住院,使得作品不能如意完成後期的整理與修改。
安居在廣東省軍區梅花園干休所繼續發揮餘熱,為干休所的經濟開發竭力協助。對家鄉的建設事業亦頗加關心,曾兩度回鄉。第一次於1984年專程陪同堂第李慶政為建設家鄉回梅州銀營村,他不辭勞苦,挨門訪戶慰問鄉親父老或登門向村幹部了解座談家鄉的困難。動員堂弟為家鄉的事業做貢獻,李慶政在堂兄的支持與鼓勵下,用自己在海外多年積累的財力為家鄉辦起了國小,修山路,在附近山上種上了果樹。使家鄉的貧困面貌有所改變。(一直去世後將山林貢獻給了國家)。1985年李慶聯受梅州市委、市政府的邀請回梅歡度春節和元宵節活動時,還熱情洋溢地為歡度元宵佳節譜寫過一首歌頌梅江山區的民謠,名為“梅江春曉”以表向佳節晚會的祝願!
(侄子)李乃芳回憶
1938年3月,聯叔與村裡的一批革命青年黃錫川、張敏年、李超明、李竹梅、李慶德等六人投筆從戎,一起走出了大山毅然奔赴延安參加抗日。聯叔曾講述過在武昌的一段經歷:“我們一共六個人,從梅州坐船經汕頭到廣州,(慶德到汕頭後改變主意去了香港)由廣州乘京廣線火車到武漢。當時的計畫是武漢八路軍辦事處找葉劍英老鄉。通過他的關係去延安。我們終於找到了辦事處,但值班人員說葉劍英已外出,大家一聽呆若木雞。怎么辦?那時我們每人除一小包簡單的行李外,沒有任何證件,正當大家發愁之際,有人在行李袋裡發現了一份殘舊的他們自己創刊的“前哨”小報,這算作是唯一的身份證了!經人指點在二樓辦公室找到了董必武,經說明來意後,受到董必武的熱情接待,並開具了一張去延安的放行條,即介紹信。經過輾轉繞道,終於到達延安並受到老鄉蕭向榮的熱情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