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仁[中國機電設備進口協調領導小組成員]

李守仁同志1935年1月出生於山西省萬榮縣,1954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9月在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工作,歷任技術員、工程師、室主任、副總工程師、第一副院長。1984年起先後任機械工業部副總工程師、副部長、黨組成員,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副組長兼國務院重大裝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全國機電設備進口協調領導小組成員,機械工業部總工程師、部科技委主任、部三峽裝備辦公室主任。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中共第十二、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生平

李守仁同志任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期間,針對機械工業工藝技術水平薄弱這一環節,提出了機械工業應以工藝為突破口,上質量、上水平,增強產品競爭力為目標,他通過認真調查研究,狠抓組織落實,使得機械行業企業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他主持制定了農業機械“七五”規劃,提出了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如何適應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調整農機工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發展目標和實施意見。他始終堅持任人唯賢,注意做好思想工作。他強調加強黨的工作,加強黨員隊伍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黨風教育。在擔任國務院重大技術裝備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期間,主持了十二項國家重大技術裝備的研製、攻關和國產化工作,積極促進相關政策的研討、制定的實施,為國家重點建設工程提供了一批技術先進的裝備,使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為國家能源交通、原材料等重點工程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擔任機械工業部三峽裝備辦公室主任期間,認真貫徹國務院領導對三峽工程的重要批示,組織行業專家考察調研,為中外談判及確定引進先進技術的內容提供依據,使三峽水輪發電機組較好地實現了“技貿結合、轉讓技術、聯合設計、合作製造”,並大大促進了我國大水電設備設計製造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李守仁同志當選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後,積極參與全國政協的各項工作,就我國裝備製造業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工作的發展和振興的重要問題,先後六次提出相關提案。為國家“十五”及今後一段時間,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對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以及實現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都有重要意義。

李守仁同志還擔任眾多行業學(協)會的領導工作,為機械行業學(協)會與國外交流、合作,做了大量工作,為行業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作出了積極貢獻。

評價

李守仁同志生前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在歷次重大政治事件中,政治立場堅定,愛憎分明。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始終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認真鑽研科學技術和經濟知識,時刻不忘跟上時代步伐,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講求實效。他作風民主,謙虛謹慎,平易近人,關心愛護同志,善於團結同志,密切聯繫民眾。他為人坦誠,光明磊落,心胸廣闊,堅持原則,辦事公道。他注重實踐,實事求是,說實話,辦實事,識大體,顧大局。他艱苦樸素,廉潔奉公,談泊名利,不謀私利,嚴於律已,寬以待人,嚴格教育子女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在民眾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廣大幹部和民眾的尊敬。

李守仁同志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貢獻了畢生的精力,為我國機械工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艱苦奮鬥的一生,不斷開拓進取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