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唐朝皇子]

鹹通六年(865年),李侃被他父親唐懿宗封為郢王,鹹通十年(869年),改封為威王(《舊唐書》作鹹王),其後史書中沒有記載他的情況。

剃度出家

靈空山 靈空山

熟悉靈空山歷史的人們誰都知道,如果沒有“先師菩薩”的到來,靈空山可能永遠不會有後來的大名氣。而一千多年以來,卻有許多的當地人還不知道,所謂的“先師菩薩”原來竟是唐朝第20位皇帝唐懿宗的四兒子李侃。

唐懿宗一生沒有多大的政治作為,死的時候剛剛41歲。年紀不大,但兒女成群,后妃們為他前後生下了八位皇子和八位公主。到靈空山出家的李侃因不是皇后所生,所以未能繼承大統,而比李侃小很多的老五和老七因有個做皇后的母親,故而都有皇位可坐,這就是歷史上的唐僖宗與唐昭宗。新舊《唐書》本紀中講唐懿宗這個人崇仰佛教,過於迷信,且在這方面用度極為奢靡。其三女兒同昌公主病死,他不但自製輓歌,讓滿朝文武輟朝送葬,而且還冶金為俑,用無數珍寶甚至活人殉葬。他在宮中與僧人一塊唱經念佛,經常用御宴賞賜僧人,招待和尚時常一次即達萬人以上。後人對唐懿宗四兒子李侃棄官不作而入靈空山削髮為僧之事,多以為是由於唐末黃巢起義引起的戰亂所促成,事實上可能並非只此一方面原因。看來,唐懿宗生前那樣狂熱地沉迷於佛教,應該對李侃後來的遁世出家也有相當的影響。

歷史記載

唐懿宗四子李侃在靈空山出家一事,在新舊《唐書》中均無記載,而僅見於靈空山中碑石與當地方志類文獻。也許正由於此,所以許多人都認為李侃出家靈空山只不過歷史傳說而已,故持不足為信的態度。其實,新舊《唐書》中雖然沒有明寫此事,但如詳讀《舊唐書》唐僖宗本紀中有關乾符六年紀事的話,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如《舊唐書》先記乾符六年三月朝廷“制以寧節度使李侃檢校戶部尚書,兼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東節度等使”,而同樣還是在《舊唐書》乾符六年八月紀事中,卻已經另派“東都留守李蔚為檢校司徒、同平章事,兼太原尹、北都留守、河東節度觀察”。三月到八月,僅僅五個多月的時間,顯然李侃並未到任,無論從時間上或是地理上去分析,此種記述已經為李侃並未赴任而是到了靈空山作了某種旁證。

靈空山的歷代碑碣及其沁源當地的方誌文獻中,則對李侃其人(亦即民間傳說中的“先師菩薩”)到靈空山出家以後的事情,有了較多的記述,雖然這種出自民間的記述常常帶著濃濃的傳說口吻,但它作為“口碑”,畢竟從另外一種角度彌補了正史記載的缺佚。

相關遺蹟

歷史上的靈空山名勝很多,如馬跑泉、蓋海洞、十八盤、仙橋、巒橋、五龍潭、唐王寨、馬明王井、鐵瓦寺、捨身崖、滴翠洞、淨身窯和海泉寺、靈壽寺等等。其中大多都與李侃遁入佛門的經歷有關聯。像捨身崖兩澗的仙橋,人們世代傳說,最早此橋即李侃剛進山時用山中長石搭築而成。再如東峽孤峰上的唐王寨,此峰高可萬仞,四周全是刀削斧劈般的峭壁懸崖,但峰巔寬平約有10畝廣闊。據說李侃時常攀上峰頂西望長安於此。

據當地方志記載,靈空山及其附近至少有四座寺院的初建與李侃的到來有密切關係。這四麻寺院分別是靈空山巒橋附近的聖壽寺,韓洪鎮的海泉寺,沁源縣城南10公里處北石村的螺山寺和靈空山南麓的靈壽寺。其中第一座寺院原本並不稱聖壽寺,因李侃--即先師菩薩唐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圓寂坐化在此,人們就習慣上稱該寺為先師菩薩寺。聖壽寺的寺額是北宋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由宋太宗敕賜的。螺山與海泉兩地,一山一泉,皆因李侃初到靈空山時曾將它們作為駐錫(僧人在某地居留稱為駐錫)之地,故後來均建有佛寺,並以原地名借作寺名。靈壽寺則是李侃圓寂之後,為了紀念李侃由唐昭宗在景福年間敕令建立的。這後三座寺院在唐以後各代曾有幾次重修,一直到明朝中葉時仍然完好保留。

民間佚事

距沁源縣城以西15公里處有所謂雲蓋山,雲蓋山上舊有“白侯廟”。據說這位“白侯”本是唐僖宗派出尋訪李侃行蹤的朝廷官員,但誰知此人找到靈空山後,不但未能將李侃勸歸,到最後這位“白侯”自己竟然也在當地做了道士。這一則民間記載從另外一個角度使我們隱隱感覺到,李侃遁入靈空山以後,極有可能是真正皈依了佛門而下決心不願再暴露自己皇子的身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