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付振

李付振,男,博士,副研究員,2005年畢業於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獲遺傳學專業博士學位。現任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經濟作物研究室副主任,作核所農業轉基因安全管理小組成員。2005年入選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2007年入選院奔騰人才培養計畫。

主要從事

棉花遺傳育種和棉花纖維色素相關功能基因及棉花抗逆分子生物學研究,建立了棉花分子標記技術體系、並開展了棉花重要農藝性狀的遺傳分析、定位和植物雙元表達載體的構建工作。主持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子課題“抗鹽多基因載體構建及其在棉花上的功能驗證”和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各1項,參與科技部國家“863計畫”“天然、優質、抗病蟲天然彩色棉多基因聚合技術及套用”課題1項及國家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子課題“天然彩色棉新品種培育”。在棉花中,通過分子標記遺傳定位新基因2個。近年來,根據浙江省花生作物的快速發展,引進國內外花生育種單位種質資源,開展了浙江省小京生花生多態性分布、花生種皮色素形成機理分子生物學的相關的研究,分別克隆了與花生種皮棕色素形成相關的PnBan-1,PnBan-2,PnDFR,PnTTG1等相關基因,與彩色花生相關的遺傳學和分子機理相關研究正在進行中。在各類刊物上發表相關學術研究論文多篇。

職稱

副研究員

研究

1. 棉花遺傳育種

1、棉花核雄性不育型抗蟲雜交棉新品種選育,以MB抗蟲保持係為親本,選育適合長江中下游地區種植的優質、抗蟲雜交棉新品種。2、棉花纖維棕色素髮育的分子生物學研究,分別通過正向、反向遺傳學手段揭示二倍體棉、四倍體棉纖維棕色素髮育形成的分子機理。3、棉花抗鹽、耐乾旱的生物技術改良。

2. 花生遺傳育種

1、小京生品種改良研究,選育早熟、夏播生育期110-120天左右直立型花生品種,同時保持小京生的莢果類型,高油亞比、高含糖量的特徵。進一步豐富浙江省炒貨型花生品種,選育高油型花生品種。 2、花生種皮顏色形成的發育生物學研究,克隆與花生種皮色素形成相關的基因並試圖揭示花生種皮多樣性的分子機理。

科員

棉花組

李付振(副研究員) 邱新棉(副研究員)

論著

1. 李付振,吳列洪,梁尹明,沈升法,趙文革. 浙江花生小京生產業現狀及育種策略.浙江農業科學,2012,20:1374

2. 李付振,丁璇,邱新棉. 因地制宜在浙江沿海植棉區發展短季棉.中國棉花,2012,3(39):40

3. 李付振,邱新棉,蘇成付,劉傳亮,王美興,姚堅強. 亞洲棉中與棕色素合成相關基因GaTT12a的克隆及表達特徵.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12,11(20):1262

4. 李付振, 寧新民, 邱新棉, 蘇成付, 姚堅強, 田立文. 棉花深棕色纖維基因Lc1的遺傳定位.中國農業科學,2012,19(45):4109

7. Li Fuzhen, Hu Xilian, Qiu Xinmian, Wang Lina. Fine mapping of the fg gene using the interspecific cross of Gossypium hirsutum × Gossypium barbadense.Euphytica,2010,3(176):303

5. 李付振,邱新棉,王美興,劉傳亮. 棉花鹽脅迫途徑中蛋白磷酸化同源基因(GhSOS2)2種剪接體的克隆及表達分析.中國農業科學,2010,21(43):4341

6. 李付振,邱新棉,劉傳亮 . 棉花中一個新的類DREB轉錄因子(GhDREB2B)的克隆、序列特徵及表達分析.浙江農業學報,2010,5(22):56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