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朴晉升同志1933年7月14日出生,1940年至1946年就讀於北京手帕胡同國小;1946年至1950年就讀於北京四十一中國中;1950年至1953年就讀於北京三中高中。1953年高考中被天津大學建築系錄取,後回響黨的號召,留校工作。1956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函授班,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工作的同時,經過五年學習,完成學校規定的全部課程,成績優秀,取得大學本科畢業證書。朴晉升同志在校工作期間,曾擔任北京三中語文、生物教師,北京三中學農基地主任,北京三中教務副主任,北京三中政治課高級教師等職務。1956年至1961年擔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委員。
1954年和1955年,他二度獲得北京市教育局頒發的教學工作二等獎;1956年被評為北京市青年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受到團市委表彰獎勵,《北京日報》為此以“在黨的哺育下成長”為題,刊登了他的先進事跡;1960年被評為區教育先進工作者,同年出席了北京市文教群英會,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的表彰。40年來,朴晉升同志以其勤奮的工作,突出的業績為北京三中的教育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模範事跡對三中教師隊伍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被社會新聞單位多次報導,成為廣大教師學習的榜樣。
朴晉升同志的一生是優秀共產黨員的一生。朴晉升同志是一名具有39年黨齡的老黨員。39年中,他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密切聯繫民眾,滿腔熱情地關心、培養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和青年黨員,在各項工作中自覺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贏得了三中黨內外廣大教職工的讚揚和尊重,成為全體黨員學習的榜樣。
朴晉升老師之子的回憶文章
“一次,一個同學問我:老師,蜘蛛網是怎么搭成的呀?這一下把我問住了,回去查書也沒有,那時正是夏天,書上既然沒有,我就到自然中找答案。在黃昏時我就到小樹旁、屋檐下找蜘蛛網,有的正在搭就細心看,有的已經搭好了,我就故意給碰壞了,再看它怎樣搭……經過多次觀察,這個問題的解答就準確了,而且是親身從實踐中得來的。”
……
“世界上最辛苦而又最快樂的人”
――回憶父親朴晉升老師的教師生涯
母校即將迎來二百八十周年校慶,應校領導之約,寫一篇獻給校慶的回憶文章。我的父親朴晉升老師曾在北京三中任教四十年,從1953年留校到1993年退休,在平凡的教師崗位上,把人生最美好的青年、中年、老年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母校的教育事業。
父親已於1998年匆匆離開了我們,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知道,父親兢兢業業、勤勤懇懇、默默無聞的教師生涯,是許多象他一樣的平凡教師的不平凡經歷的代表,對父親的回憶不僅是對他個人的紀念,更是對許多象他一樣的優秀教師的紀念,是對一種可貴精神的弘揚。母校會為擁有一代又一代象他們一樣優秀的教師而感到欣慰和驕傲。
父親在世時,很少提起他自己的工作。父親去世後,在整理他的遺物時,我不僅為堆積起來一米多高的一本本寫滿整齊文字的備課筆記而動容,還意外地發現了幾篇父親生前寫下的文章,在與父親寫在文章中文字的跨時空對話中,我加深了對父親的了解:
1954年,父親留校後所教的第一個補習班畢業合影中,風華正茂的父親
回響號召,欣然留校
父親在一篇文章中說:“53年從三中高中畢業後,已考完大學,當時市教育局長在大會上說:現在缺少中學教員,你們幫幫小弟弟小妹妹們吧。”“雖然後來知道自己已經考取了最想往的天津大學建築系,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最後還是放棄了上大學的機會,留校做了一名中學教師。”父親寫道:“思想鬥爭還是很激烈的,我記得當時走路、躺在床上時都在反覆地思考,有一次坐車差一點坐過了站。最後,還是愉快地留下來了。”
1953年起父親留校當教師,從陌生到熟悉再到熱愛,直至終生從事教育工作,經歷了四十多個春秋,初步計算,在這四十年中,父親共教了2萬多節課,做了22年班主任、3年年級組長和3年教務副主任。
五次“改行”,毫無怨言
“53年留校做教師,教語文,做班主任,兼任少先隊輔導員,一年後,因工作需要又教生物。……”
“61年,學校領導找我談話,說學校缺政治教師,準備讓我改行教政治……”
“71年,學校領導找我談,說學農基地缺教員,讓我到那裡負責基地和學農工作……”
“81年,領導找我說,學校行政工作需要,讓我做教務副主任……”
對於領導的每次談話,父親的回答都是:“無條件服從組織的安排。”
1984年,當積勞成疾的父親體檢時查出“多系統損害需進一步檢查和治療”時,這次仍然是為了工作需要,怕耽誤學校的工作,他主動提出不再擔任領導職務,經過短暫治療,改教高中政治課。
幾乎每次“改行”,都是父親在某一教學領域做出一定成績、積累不少經驗,準備繼續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然而改行意味著重新開始一項陌生的領域。但是,父親心中只有大局,只有學校、事業的需要,從來沒有一點點個人的的怨言。
《人民教育》雜誌刊登的父親虛心向老教師周新甫先生學習的照片
精鑽業務,獨樹一幟
多次“改行”,並未影響父親對事業一絲不苟的追求,反而激勵他更加珍惜時間,刻苦鑽研。
我至今珍藏著父親寫於1963年的一篇題為《走上教育工作的第一步》的文章,是他在留校十周年時在北京市一個大會上的發言稿,在發言中,父親提到當年他虛心向老教師周新甫學習,認真聽老教師的課,邊聽邊學、邊學邊教;利用假期向老教師學習生物製片技術,製作了大量切片和標本;在教學方法上,父親受到孫敬修給小朋友講故事的啟發,在國中教學中熟悉學生生活、了解學生語言,使用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還結合教學內容編些“順口溜”幫助學生記憶;在工作之初的幾年中,父親自己購買了與教學相關的六百多本書,並認真研讀;當時教學掛圖比較少,父親就自己動手製作了立體、半立體蝗蟲、鯽魚內臟模型等二百多幅教具和掛圖;父親還用五年的幾乎全部業餘時間,以全勤的聽課、優秀的成績獲得了北京師範大學生物系(函授)畢業證書。
發言中,父親提到了這樣一個細節:“一次,一個同學問我:老師,蜘蛛網是怎么搭成的呀?這一下把我問住了,回去查書也沒有,那時正是夏天,書上既然沒有,我就到自然中找答案。在黃昏時我就到小樹旁、屋檐下找蜘蛛網,有的正在搭就細心看,有的已經搭好了,我就故意給碰壞了,再看它怎樣搭……經過多次觀察,這個問題的解答就準確了,而且是親身從實踐中得來的。”這樣精心鑽研教學的例子還有很多。
父親在生物教學中大膽改革,1961年,就嘗試提前參觀,然後邊實驗邊教學的新方法,開北京市中學生物教學改革之先河。
嚴謹、深入、求甚解、勇於創新的治學作風貫穿於父親四十年教育教學實踐的始終,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父親探索“直觀教學”的新方法,他不僅深入淺出地為同學們講解“經濟體制改革”中不易理解的概念,還經常自製掛圖,或在課上邊講課邊畫圖,幫助同學們理解教學內容,並率先嘗試電化教學手段;遇有展覽,他自己先去看好幾遍,然後再帶學生參觀;他帶學生訪問東風電視機廠、天橋百貨商場等改革試點企業,使學生親眼目睹改革成果,學生寫的多篇小論文在雜誌上發表,學生們在高考政治學科中也取得令人滿意的好成績。
他摸索不同學科的教學規律,把生物學和政治經濟學、哲學的內容相互借鑑,把一文一理兩門課的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形成了獨特的教學風格。
《北京日報》記者拍攝的父親輔導學生的照片
嚴以律己,以身作則
父親始終非常嚴格地要求自己,認真做好每一項本職工作,還在工作中不畏艱險,七十年代初,在三中學農基地任主任期間,他不僅教三門課,還組織基建、參加勞動,耕地、播種、除草、打藥、收穫都自己動手,那時買糧買菜要走十幾里山路,連吃水都要挑著水桶爬百米陡坡。天寒地凍,他讓其他老師回家。大雪封山,他一人留守基地,獨自度過寒冷的除夕……
擔任教務副主任那幾年,父親更是以身作則,不僅做好管理工作,還學習圖書館、閱覽室的業務流程,管理總務工作時認真學習財務會計知識,他認為只有自己動手學習才能掌握規律,更好地領導分管工作。
多年來,父親獲得了區、市多個先進榮譽稱號,事跡先後被《北京日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人民教育》等媒體報導。他在晚年十分關心並耐心指導年輕教師,手把手帶出了不少事跡突出的“徒弟”。
四十多年來,父親教過成千上萬的學生,深受學生愛戴,畢業多年後,許多人還能清晰地回憶起朴老師和他教過的生動的課。僅舉一例:著名表演藝術家李緒良先生是父親五十年代的學生,在一次全校集會上,回憶起他初一上過的生物課,李緒良先生深情而流暢地說出了三十多年前朴老師在課上教給大家的順口溜:“表皮皮層和中柱,維管束鞘維管束,韌皮、形成、木質部,中間是髓象倉庫”……
父親曾在1988年三中慶祝教師節大會發言中引用冰心老人的一句話:“教師是世界上最辛苦而又最快樂的人。”我想,父親的一生為母校付出了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力量,相信在他辛苦的教師生涯中,他也體會到了最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