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麥可?卡普蘭(Michael Kaplan),(美國)艾倫?卡普蘭(Ellen Kaplan) 譯者:趙海波,孔丹
麥可?卡普蘭(Michael Kaplan),一位一流的作家和紀錄片攝影師,目前住在蘇格蘭愛丁堡附近。
艾倫?卡普蘭(Ellen Kaplan),一位歷史學家,同時也是《數學圈》(Math Circle)雜誌的創辦者。目前,她住在美國麻薩諸塞州。
內容簡介
《本能2:為什麼我們總跟自己過不去》簡介:現代西方經濟學的鼻祖亞當?斯密或許忽視了我們的本能行為。當我們享受著現代生活的快感時,每個人的心底卻難免涌動不安的情緒:我們貌似控制了這個世界,但各種暴力事件卻層出不窮;我們渴望社會平等,但對權力的渴望卻像催情劑那樣讓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我們對金融市場上風光無限的人物頂禮膜拜,卻沒想到自己會被那些金融騙子灌得酩酊大醉。現代人生活中的所有迷惑,不能完全寄希望於亞當?斯密給予我們信服的答案。因為人類並不是如傳統經濟學家們所說的那樣理性,我們的身子遊蕩在現代的花花世界,但我們的思維卻殘留著遠古祖先的記憶碎片。正因如此,現代人類爛漫愛情的光鮮外表下,其實隱藏的卻是本能的內在需求——直到現在,女人詆毀情敵時還會罵她的個人作風:“什麼,就是那個胖乎乎的賤人?”而男人則會攻擊情敵的經濟地位:“什麼,就是那個窩囊廢?”因為對於女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生育能力,而對於男人來說,最重要的是經濟實力。
這是一本包含了心理學、經濟學和人類學知識的奇異作品,歷史學家艾倫?開普蘭和她的作家兒子米切爾?開普蘭與讀者們一起分享了那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有趣但不該一笑而過的故事。因為這些故事不僅發生在你我身上,還曾在人類的遠古祖先身上上演過,而這些不該遺忘的事,必將繼續??????
媒體評論
兩位作者都有很好的人文修養,也有著各種奇思妙想……這讓他們能夠得出頗多令人興奮的結論。
——《紐約客》
《本能2》一書,不僅包含大量的案例,而且包含大量的智慧。每一個讀者都能從中獲益。這是一本讓我們的行為更健康、更能自我節制、更高尚的書籍。
——著名哲學家、《藝術本能》作者 丹尼斯?達頓
目錄
第一章 如果回到遠古,我們怎樣戀愛?
在愛情亮麗的外表下潛藏的卻是我們本能的內在需求:愛情的首要誘因是依存效應,一些植物或者細菌能通過無性繁殖產生數百萬的後代,而人類則需要尋求優秀的基因組合繁衍後代。因此,女人們選擇的常是有經濟實力的男人,當女人詆毀情敵時,常貶低其外貌或個人作風:“什麼,就是那個胖乎乎的賤人?”而男人們則常攻擊情敵的經濟地位:“什麼,就是那個窩囊廢?”
愛情與婚姻就像馬和腳踏車?“洞穴男”的徵婚啟事?美食是朋友,是鎮定劑
第二章 要跟陌生人說話嗎?
我們的大腦皮層容量決定了你生活圈子裡的人數上限是150人,其中有12個人構成我們的小圈子。如果誰能躬身照顧到150位以上的朋友,他就可以考慮當外交家了。但大多數時候,一些熟人會淡出我們的圈子,一些陌生人會進入這個圈子:與陌生人初次見面,姿勢、外貌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又高又帥的男人,即便是“深藏不露的流氓”,也能深深吸引住女人的原因。
像猿類那樣組建人類團隊?民族味?權力與血清素?深藏不露的流氓
第三章 什麼蒙蔽了我們的眼睛
我們不是攝像頭,而是製片人、導演。這個花花世界是經過我們大腦過濾後的印象,因此,我們看到的、聽到的和想起來的,都未必可靠。當我們過於專注於某物就會對其他物體視而不見,伊拉克戰爭時期美國空軍雷鳥表演隊的飛行員就因此犯下誤炸友軍的錯誤。而我們的記憶自認為是人類區別於動物的標誌,但與能記住不快刺激物的海參相比,我們的記憶也還不了多少。
擁有三個頭腦的人類?實驗室的弄鬼事件?“水門事件”的真實錄音
第四章 應對變幻的世界
我們的世界不是一成不變的:每100萬小時才會發生一次的大事故意味著我們13個工作生涯才會遇上,但是,如果像皇家殼牌那樣擁有10萬員工的企業,這樣的事故就差不多“每天發生一次”。當我們不得不承受變幻無常帶來的痛苦時,我們在本能上會認可權威的體制:英國軍隊依靠一色的剪髮和口號來消除戰爭的困惑,而我們也崇拜著代表權威的專家們。但這只是人類的一種錯覺罷了。
通過你的帽子思考?坦納蘭的統治者?蘇聯飛行員擊落民用飛機
第五章 衝突、統治和性
美國前國務卿曾說“權力是最好的催情劑。衝突、統治和性,三者之間聯繫密切”。統治他人的美妙感能催進腎上腺素分泌,人類的這種本能行為驅使著個體追逐權力,讓一些人不惜冒著遭遇反抗的危險去統治他人。但是,人類世界遭遇的挑戰不能單靠本能應對,我們需要運用文化這條紐帶,緩解人類社會的各種衝突。
金絲猴與黑猩猩的社會?誰是大人物,誰是好人?文化的衝突與融合
第六章 經濟生活中的幻覺
生物界中的地頭魚和清潔魚能夠建立緊密的互惠關係,我們人類則通過交易最佳化資源分配,經濟學家們把亞當?斯密的理論奉為圭臬,並以自由市場為終極目標。但是,人類的經濟活動並非都是理性的:我們厭惡損失的本性增加了生活的痛苦;非理性的集體決策常讓我們陷入“龐氏騙局”和股市泡沫。
愚蠢的富人?金錢的特質?性感就是賣點
第七章 為什麼我們迷信理性
現代人類可以說已經控制了這個世界,但為什麼我們的本能又讓我們去摧毀它呢?為什麼只是因為相信幾條無法驗證的抽象原則,我們就去彼此虐待,甚至相互屠殺呢?為什麼,在一個羅斯柴爾德家族都會嫉妒的機會面前,我們的行動會那樣衝動、草率呢?為什麼普天之下,所有的父母都會用同樣的方式和嬰兒溝通;所有的文化,都把天堂想像成像鮮花一樣絢麗,清澈的小溪穿插縱橫,各種樹木散布其間呢?
蠢笨症的大流行?第一個為實驗而去世的人?培根認為我們會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