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團結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裝: 18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2600542, 9787512600546
條形碼: 9787512600546
尺寸: 22.8 x 16.8 x 1.4 cm
重量: 281 g
作者簡介
趙李紅:《北京晚報》資深編輯,1984-07-1994-01在《北京文學》雜誌社任編輯。1994-01至今在《北京晚報》任編輯、記者。曾獲北京市慶祝新中國成立40周年巾篇小說優秀責編獎、45周年短篇小說優秀責編獎、45周年徵文雜文優秀責編獎,60周年散文佳作獎。1997年北京新聞獎優秀獎、第八屆中國新聞獎副刊金獎暨報紙複評二:等獎。2009年北京新聞獎一等獎。
內容簡介
《未公開的採訪手記》內容簡介:突然的噩耗,讓我在返京的車上就開始四處聯絡織網,醞釀明天的報導。得知中國美術館范迪安館長正在飛往重慶,參加四川美術學院院長羅中立的新作展開幕式。落實了晚上會有他的悼念文章傳我,才鬆了一口氣。因為剛剛過去的三月,吳先生曾幾次去中國美術館參加老同學朱德群和朋友喬十光的畫展。這是他逝世前最後的公開亮相。我又趕緊通知《未公開的採訪手記》的責任編輯,我要寫點悼念吳先生的東西放到書裡面,所以這篇悼念吳先生的文章就當作序言吧。
目錄
採訪人物:池莉
我當然很保護自己的私生活。這本文字集裡有我的人情往來嗎?有我的閨中密友嗎?有我的個人衣櫥嗎?有我的牽涉到異性的情感經歷嗎?一概都沒有。這裡並非私生活,這裡是一種思想歷程,更與生命成長有關,與思想成熟有關,與個人世界觀的修養有關。
採訪人物:崔永元
38年的日子,崔永元一步一步走過來。與同齡人酷似的經歷,讓讀者在搜尋他的“人生樂章”時找不到那種起伏跌宕、激動人心的片段,然而,透過那極其樸實的不同時期的照片和從容道來的酸甜苦辣、生活細節,便油生一種親切感:他像我們的同學、鄰居和熟人,仿佛他是我們當中的一員。
採訪人物:馮小剛
“我發現我的運氣竟是如此之好,旅途中有那么多朋友結伴而行。”馮小剛說,寫作當中,不經意間總和往事相遇,和朋友相逢。比如王朔,比如韓三平、張和平、鄭小龍他們,每個時候都會出來托你一把。他們的點滴教誨是種力量……
採訪人物:黃永玉
提起黃永玉,很多人會談論他的版畫傑作《阿詩瑪》,會評價他的1980年的《庚中年》猴票。一代鬼才黃永玉以其天縱之才,在中國現代藝術史上留下了一個個難以逾越的坐標,在藝術和商業兩個領域均已取得極大成功。
採訪人物:金麗紅
文化產品進入市場就要服從市場規則,必要的宣傳是提供一種告知服務這種服務既有利上家也有利下家。既然選定了作者的書,出版者就要儘可能完成服務的最大化。不僅要將書裝幀設計得漂亮、優質,更要為作者爭取較好的經濟回報。
採訪人物:老舍子女
舒乙說:我父親既不是典型意義上的慈父,也不是那種嚴厲得令孩子見而生畏的人。依我看,上一代中國男人大都嚴厲有餘而慈愛不足。父親是個新舊時代交替之際的人,所以比較複雜,是個複雜的父親。
採訪人物:老鬼(楊沫之子)
讀《母親楊沫》,給我印象更為深刻,撞擊也更為巨大的,還是作者在作品裡寫到的因種種原由所造成的親情的泯失,母性的淡薄。在“文革”的極左政治的高壓之下,楊沫和丈夫馬建民不是彼此保護,而是被迫相互揭發,並且招招險狠,直取對方的政治生命。
採訪人物:劉恆
我想罵大街,可是人家聽不見。想抽他,又不知道他是誰(笑)。你在街上走,樓上的人朝你潑髒水,你昂著腦袋找不著是哪個渾小子乾的。咱們清清爽爽一個人,招誰惹誰了?我現在就是這種感覺,確實想罵人,非常不舒服。
採訪人物:劉震雲
從感情和感覺上講,《一地雞毛》是多年之前的事了,《一腔廢話》的階段也已經過去了。我應該開始另一段新生活了。《手機》的語言、情緒和節奏,與前兩者會有一種告別,既不會像《一地雞毛》那么瑣碎,也不會像《一腔廢話》那么張揚。
採訪人物:莫言
我的故鄉把那種說話無邊無沿、信口開河的人,叫做“炮人”,對這樣的孩子,就叫做“炮孩兒”。一旦某個孩子被稱為“炮孩兒”,這個孩子的話,就沒有人會相信了。但同時這個孩子也就獲得了一種胡言亂語的權力。同樣的話,從別的孩子嘴巴里說出,可能會給家長帶來災難,但從“炮孩兒”嘴巴里“炮出來,大家就不會在意。
採訪人物:石鐘山
直到《激情燃燒的歲月》的熱播,讓我對石鐘山一下有了親近感。他自小在軍隊大院裡長大,16歲當兵離家,經歷跟我哥哥姐姐有很多相似之處。《激情燃燒的歲月》熱播時他斷斷續續看了兩遍。他覺得電視劇從總體上來說是成功的,但作為作者還是感到了其中的許多遺憾,因為電視劇的格式局限了石光榮這一人物的內心層次。
採訪人物:汪曾祺
有錢不是壞事,衣食住行都需要。就連我,收到大額稿費時也很高興。文藝事業受到海水包圍和衝擊,不景氣,靠企業、商人贊助不是辦法,國家應該拿出相應的政策,投資於文藝事業。而我們的作家,不能一眼看稿紙,一眼看人民幣。單靠稿費不能生活得很好,所以還要提高稿費的標準。
採訪人物:吳冠中
媒體戲稱吳先生住在螺螄殼裡。而被吳先生稱做“下蛋的窩兒”的家,是20世紀90年代初搬進來的。在這個袖珍書房裡,吳先生完成了他文集裡許多重要篇章。雖然我的鏡頭裡沒有我希望的具有畫面感的頂天立地的書櫃,我的心裡卻有吳先生學富五車、滿腹經綸的成像。採訪人物:徐貴祥
從早期的《彈道無痕》,後來的《仰角》,再到《歷史的天空》,如今,徐貴祥終於找到了自我,他把自我的情感和命運同作品人物水乳交融了。作家和作品融為一體,就是最好的創作狀態。徐貴祥說,當一個好男人,一個英雄的男人,一個有責任感和有能力的男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可能做得不夠,於是,只有託付小說里的人物實現。
採訪人物:閻連科
說心裡話,魯迅感覺拯救國民的麻木和愚昧甚於醫治他們的病體,這是魯迅的偉大,但到了我這裡,我感覺的不是什麼拯救和醫治,而是生命的無意義。
採訪人物:于光遠
沒想到大經濟學家的家如此簡陋,更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於老是坐在輪椅上與我們見面。坐在客廳里等於老。剛剛午睡起來的他看見來了這么多年輕人,甚為開心。與我們交談的話題也都是電腦、部落格、手機之類的新鮮事。
採訪人物:張召忠
這么說吧,今天如果不生活在未來,那么,明天,你將生活在過去。要想掌握未來,就必須了解未來;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把握未來。我們一隻腳的腳尖剛剛踏入工業社會,另一隻腳還深深地陷在農業社會的泥潭裡,而眼睛又不得不緊盯著信息社會。這就是中國的國情和現實。
採訪人物:周國平
我認為,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是言論自由,每個人都心平氣和地把自己眼中的那一段歷史呈現出來。不怕彼此有差異和衝突,這是正常的,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怎么可能記憶和認識都一致?曹先生把我告上法庭,事情既已發生,我也只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