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山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距市中心城區50公里、黃陂中心城區北30公里,東擁木蘭湖、南瞰木蘭川、西挽灄水河、北枕大別山,海拔90~582米,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95%。
木蘭山風景區管理處是木蘭山風景區的管理機構,我處現行的管理體制為自收自支的財政管理體制,區委區政府將我處納入街、鄉、鎮、場一級政府目標管理。管理處內部實行統收統支的經營模式,收入來源主要是門票、停車費、索道經營和門店轉讓租金,支出主要是工資、建設經費、宣傳經費和運轉經費等。
(一)機構設定情況
木蘭山風景區管理處成立於1983年6月,是區直屬正處級事業單位(武編[2000]40號),國土面積78平方公里,管轄木蘭山村、鐵石墩村和門樓村三個行政村,農村人口2457人。區編委“三定“方案,明確了我處主要的工作職責和機構編制(陂編[2000]52號)。管理處內設9個行政職能科室(分別是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建設科、宗教科、導遊科、農業科、監察科和綜治辦),2011年,木蘭山風景區啟動機構改革進行先行先試,撤銷了導遊科和財務科,成立了經濟發展辦公室。另按有關規定和章程設定人武部、工會和紀委,同時設定了5個二級事業單位(分別是木蘭山林場、木蘭山旅遊服務中心、木蘭山環衛所、木蘭山迷宮管理所和木蘭山供水站),核定我處總編制人數448名,(其中:機關70名,5個直屬事業單位378名;目前我處現有幹部職工454人,其中納入公務員參照管理21人)。
(二)旅遊資源情況
木蘭山具有悠久的木蘭文化、宗教文化和豐富的景觀資源,是湖北省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全國宗教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5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和國土資源科普基地。主要的旅遊資源體現在五個方面: 一是木蘭文化之源,是傳統中的木蘭將軍故里,山上一石一景都記述著這位巾幗英雄的傳奇故事; 二是千年宗教聖地,其佛、道兩教合一的宗教文化延綿1500餘年,至今仍是華中地區最主要的香火朝聖地之一;三 是國家級地質公園,是中國中東部著名的秦嶺大別蘇魯造山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極具地學價值的藍片岩帶是研究中國中央造山帶的“金鑰匙”; 四是紅色革命搖籃,是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七軍的誕生地,曾有“秋收起義的隊伍上了井崗山、黃麻起義的隊伍上了木蘭山”之說; 五是天然生態寶庫,有三萬畝原始次生林,動植物種類十分豐富,是生物多樣性重點保護景區,是武漢市近效最大的天然氧吧。
(三)農業情況
木蘭山風景區管理處轄3個村民委員會、14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06戶,人口2342人,其中,農業人口1648人。轄區面積78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40公頃,其中,水田69.2公頃、旱地70.7公頃,林地面積37.3公頃,林區面積達200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5%。
2015年,木蘭山風景區管理處積極落實各項惠農政策,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全年景區農作物播種面積251.7公頃,其中糧食總產量110噸;油料總產量112噸;蔬菜總產量2920公斤;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2660元,比上年增長15.5%。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資金200萬元,完成了3個村“五務合一”工程建設,通過了市、區驗收;投入資金200萬元,啟動了鐵石墩水庫堤壩維修加固工程,完成塔源水庫汛前備工作,並對通灣公路損毀路面進行維修硬化,夯實了農業農村發展基礎。加強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和管理。大力發展農家樂和鄉村休閒遊,積極引導景區農民進入旅遊市場,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全年建農家樂16家,農村剩餘勞動力新增轉移80餘人。為了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成立了美麗鄉村建設領導組和工作專班,現已進入收尾階段,完成了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屋立面整治,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安排特色“自選動作”,積極籌措資金,完成了村標、腳踏車道、文化活動中心、文化長廊、停車場、鄉村景觀等特色亮點和功能服務工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