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本書對朦朧詩作了客觀的評價,找出它出現和存在的合理性,又指出它的失誤,肯定了它存在的意義。作品目錄
一 曠日持久的論爭(一)爭論的前奏
(二)一次歷史性的討論――“朦朧詩”一詞的由來
(三)三次短兵相接的交鋒
(四)第二個論爭高潮的出現
(五)論戰的焦點
(六)論爭仍在繼續著
二 為朦朧詩尋找的理論依據
(一)人類存在著模糊認識
(二)美與模糊的“血緣”關係
(三)朦朧美――理解朦朧詩的一把鑰匙
(四)朦朧之所以美――心理學上的三個層次
(五)從接受美學角度看朦朧詩
(六)朦朧詩之所以朦朧――藝術直覺上的兩個層次
三 朦朧詩的審美藝術特徵
(一)關於詩的本質又一說
(二)詩歌美學的流變
(三)意象、意象組合和重疊
(四)象徵和總體象徵
(五)用通感創造審美意象
(六)結構特點和蒙太奇式的跳躍
四 朦朧詩的縱橫比較
(一)“吃牛羊肉,不會就變成牛羊的”
(二)不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三)“出口轉內銷”――理論上的一個怪現象
五 朦朧詩崛起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