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早在1917年時,作為美國長老會支派之一的朝鮮長老會差會,即有派傳教士洪承漢、朴尚純來山東的記錄。資料顯示,經濟上受制於北美長老會的朝鮮長老會,總會設在朝鮮平安北道。1917年該會來膠澳後不久,長老會的東海區會和膠東區會即分別將萊陽、即墨劃屬朝鮮長老會差會,定名為萊陽區會。這之後的20年,沒有朝鮮長老會在青島活動的詳細記錄,只大致知道該會的存在。此後,重新露出水面的朝鮮長老會的大略活動的影象是在1938年。是年,朝鮮籍牧師方之日來到青島,在北美長老會駐青差會的支配下,奔走於市區幾個教堂布道傳教。
歷史
1939年12月,朝鮮長老會總會又派出了一個叫金明執的牧師來青島,並於翌年在合江路10號建立了一個禮拜堂。至此,朝鮮長老會在青島的教務分成了兩部分:朝僑信徒250餘人,由金明執負責;中國信徒120餘人,由方之日負責。方是朝鮮長老會在青島地區的代表,並擔任中華基督教山東大會副幹事和膠東區會執行委員。相關資料顯示,方之日在青島的時間很長,在朝鮮長老會的其他牧師經過了1949年的制度變更先後回國後,方之日直到1957年才離開青島返朝,至此,朝鮮長老會在青島的長達40年的歷史結束。
地理位置
朝鮮長老會選擇在僻靜的合江路10號建立禮拜堂的來龍去脈,沒有可信任的文獻記載。想其中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日本軍方管理當局由於不信任所造成的人為限制。較之禮拜堂對面後來在1942年由日本興發公司設計開發的體量巨大的興龍莊公寓,長老會禮拜堂則顯得極為平常,這和其在合江路上的大部分鄰居相似。
禮拜堂建築處在坡度很大的合江路的低谷處,臨近安東路,在更低處,合江路與安東路形成了十字交叉。據青島市工務局1946年7月份發布的一份檔案所顯示的內容,在當月,合江路曾經過了一次改名。該檔案說,從當月開始,將歐陽路改為合江路。那么,在此之前的一段時間裡,合江路實質上是以歐陽路的面目出現的。這個時間段,應和1940年出現的朝鮮長老會禮拜堂相符。
發展足跡
1945年10月1日,由理事長李達榮主持的韓國民會在合江路10號里舉行了成立大會。1949年7月,這間又名韓僑民會的總務理事改為朱錫裕。同年11月,崔達河出任會長,會址改設到了冠縣路93號。與此同時,文永浩任會長的朝鮮人會也在膠州路15號成立。資料顯示,朝鮮人會成立時,有會員14人。
資料顯示,1949年時,青島市區和市屬各縣基督教各教派轄屬的教堂及聚會場所共有140餘處,其中浸信會派近60處,長老會派30餘處,信義會10餘處,基督教徒聚會處15處,余為其他教派。基督教的90名外籍傳教士中,有朝鮮籍的傳教士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