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來源
各地多有﹐均屬民間傳說﹐謂婦人佇立望夫日久化而為石。《初學記》卷五引南朝宋劉義《幽明錄》:"武昌北山有望夫石﹐狀若人立。古傳雲:昔有貞婦﹐其夫從役﹐遠赴國難﹐攜弱子餞送北山﹐立望夫而化為立石。
相關美文
渤海邊的一個小山上有一座廟,廟後是一塊大青石,石頭上留著一個足印般的淺坑,坑裡能存住新鮮的雨水,水映著天光雲影,像一捧波濤浮動的海。
遊人到山上來,是為了看廟,更是為了那塊石頭,迎面只見三個奪目的大字:望夫石。登上石頂,會覺得那深深陷進石頭裡的,確確實實是人的腳印。此時,你才能真切地體會到“萬里長城築怨”的意思。遠處,群山臨海壁立,隨山脈的起伏蜿蜒著一線灰白,那就是萬里長城。
看長城須在遠處,雖然只是隱約可辨,卻能看出它與山巒渾然一體而又超乎其上的氣勢。這種感覺會在每一個觀望者的意識里曼延,讓人豁然明白為什麼長城象徵著民族精神的根基。因此,人們也就很少提到孟姜女和她的故事,偶爾說起時,也不過是輕輕觸動一絲哀婉的情懷,淒涼卻不怨憤。
渤海灣的這一處,山海相依:山勢渾厚沉重,滯積了一己雄威,海潮汪洋激盪,吞吐著八方神韻;兩相對照,最能體現雄偉的胸襟抱負。在長城的起點老龍頭,就有一方刻著“雄襟萬里”的匾額,格外傳神達意。歷史上也確實有偉大的政治家不約而同地鍾情於此:自從秦始皇建築了雄絕千古,橫亘萬里的長城,古有曹孟德,今有毛澤東,都曾在這裡抒發情懷,慨然命筆,留下了著名的篇章。
見過長城,就再也難以想像孟姜女能夠將它哭倒。長城不倒,但是秦僅僅歷經二世;望夫石何其渺小,卻還是保留了下來,讓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前來觀看,登踏,撫摸,各人用自己的心去感受和體會孟姜女千古不滅的哀怨。
當地的善良百姓為孟姜女修建了廟宇,又鋪上一百零八級上山的石階,讓望夫石有個相對通俗的文化懷抱。姜女廟很獨特:它以宗教形式塑造了一個迎合世俗倫理的貞節烈女的化身,但是這個忠貞女神卻掩飾不住她的一腔怨憤——看到的人便多了一層感悟:姜女廟不是宗教的,也不是世俗的,而是情感的。姜女廟並沒有太多的香火,人們知道這個千古怨婦真正象徵著什麼。
望夫石是那段遙遠歷史的見證,但絕不僅是見證,也絕不止於那一瞬之間。相對於長城,它更是一個觀望的角度和一種存在的對應——只要長城還在,望夫石就不會消失。長城記錄的是歷史,封建帝王將相的文治武功也一筆筆記在歷史上了,但它們不過是人世間爭權奪利的一幕幕表演。對於封建極權的政治和精神統治,老百姓無法超脫,但長城可以。長城的雄渾之氣就是幾千年來凝聚在一處的勞苦大眾的情感和精神,他們生死由之然而世代相傳,招喚著先輩的魂魄,背負著民族的未來。人們只要來看看望夫石,就能明白。
在不遠處的大海里,有一高一矮兩塊礁石,據說是孟姜女的墳墓——高的是碑,矮的是墳。墳墓建在海里的恐怕絕無僅有,這也寄寓著一種精神的超脫吧。
文 / 榕樹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