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fúbiàn
解釋:
同‘伏辯’。
語出:《唐律疏議·斷獄·獄結竟取服辯》:“諸獄結竟,徒以上各呼囚及其家屬具告罪名,仍取囚服辨;若不服者,聽其自理,更為詳審。”《清會典事例·刑名·刑律斷獄》:“獄囚取服辯。”
fúbiàn
同‘伏辯’。
古代成語,是指文人辯士巧言善辯,並穿著奇偉服裝.出自戰國策中的《蘇秦始將連橫說秦》。
詞語解釋 相關條目服從、服侍。(會意。甲骨文會意,以手按住某人低頭向案,服從、服侍意,金文或訛案為舟,小篆從此。)服從,順服 [obey;submit (oneself)...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漢英互譯 方言集匯《九辯》,是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集《楚辭》中的一首感情深摯的長篇抒情詩,共有250多句。東漢王逸定為戰國時期楚國的宋玉所作。從詩的內容來看,其基本思想是表...
作品原文 注釋譯文 創作背景 作品鑑賞 後世影響辯機(619~649),唐代婺州(今浙江省金華市)人。十五歲出家,師從大總持寺著名的薩婆多部學者道岳。並駐長安西北的金城坊會昌寺。幫助玄奘翻譯經文,撰成...
辯機生平 辯機之史 辯機其人 綴文大德 辯機迷案武藏坊辯慶,鎌倉時代武將,出生年月不詳,死於1189年。
概述 詩證 經歷劉辯(176年-190年3月6日)東漢第十三位皇帝,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
人物生平 人物評價 家庭成員 藝術形象七辯,佛教謂解說佛法的七種辯說之才。亦泛指種種無礙辯才。《敦煌變文集·維麾詰經變文》:“必知菩薩,問得 維摩 ,二空之理既同,七辯之詞不異。”
詞語·七辯 佛教·七辯 《七辯》 張衡服妖是指服飾怪異。古人以為奇裝異服會預示天下之變,故稱。《尚書大傳》卷二:貌之不恭,是為不肅,厥咎狂,厥罰常雨,厥極惡,時則有服妖。
詞語釋義 詞語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