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有色金屬叢書
平裝: 42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1055708, 9787811055702
條形碼: 9787811055702
產品尺寸及重量: 22.6 x 16.6 x 2 cm ; 522 g
ASIN: B0019CGCQY
內容簡介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理論與方法》基於我國有色金屬資源的現狀及產業發展狀況,闡述了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特點和意義,建立了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並以典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為例,介紹了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現狀並展望了發展前景。
作者簡介郭學益,1966年生,籍貫湖南望城。工學博士,博士後。現任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美國TMS學會、日本金屬學會、資源與素材學會會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重金屬學術委員會理事,中國材料學會環境材料分會理事。研究方向為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材料製備。主持完成包括國家“863”計畫、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課題研究。在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及先進電池材料、環境材料等方面擁有系列原創性成果。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項,2006年度湖南十大傑出青年科技創新獎、2006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
田慶華,1981年生,籍貫四川宜賓。中南大學優秀青年教師,工學博士,曾任湖南省學聯副主席。研究方向為有色金屬資源循環、金屬泡沫材料及功能粉體材料製備與套用研究。編著出版學術專著1部,參編研究生教材1部,內部刊物2部,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餘篇,主持或參與科研產業化項目近10項,曾獲省級以上獎勵近10項。
第一章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利用
1.1 有色金屬礦產資源
1.1.1 全球有色金屬礦產資源概況
1.1.2 中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現狀
1.1.3 中國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特點
1.1.4 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
1.1.5 中國有色金屬資源未來需求預測及資源保證
1.2 資源循環的科學界定
1.2.1 資源循環的基本概念
1.2.2 資源循環的核心內涵
1.2.3 資源循環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1.3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理論基礎
1.3.1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特點
1.3.2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目標原則
1.3.3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基本理論
1.3.4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學科基礎及關聯學科
1.3.5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關鍵科學問題
1.3.6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研究內容
1.3.7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基本方法
1.4 國內外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現狀及發展
1.4.1 已開發國家資源循環發展現狀和趨勢
1.4.2 我國主要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現狀
1.4.3 我國主要有色金屬循環利用現狀分析
1.4.4 資源循環是有色金屬工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1.5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實踐
1.5.1 從工業廢渣中循環利用有色金屬
1.5.2 含鋅煙塵循環利用有色金屬
1.5.3 廢舊電池循環利用有色金屬
1.5.4 有色金屬銅二次資源循環利用
1.5.5 從含釩固體廢棄物中回收金屬釩
1.6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2章 生命周期評價及其在冶金中的套用
2.1 LCA的發展及定義
2.1.1 LCA的發展
2.1.2 LCA的概念
2.1.3 LCA的評價對象
2.1.4 LCA的意義
2.2 LCA的基本原則及方法
2.2.1 LCA方法的基本原則
2.2.2 LcA方法的主要思路
2.2.3 LCA的理論框架
2.2.4 LCA的局限性
2.2.5 材料LCA的方法
2.3 LCA的資料庫及套用軟體
2.3.1 LcA的資料庫
2.3.2 LCA的套用軟體
2.4 LCA的套用
2.4.1 固體廢棄物資源化方面的套用
2.4.2 清潔生產領域的套用
2.4.3 LCA在可持續環境管理中的套用
2.5 LCA在有色金屬領域的套用
2.5.1 在礦產和金屬產業中的套用
2.5.2 黃金提取方法的環境負荷評價
2.5.3 韶冶ISP鉛鋅生產過程環境負荷評價及改進措施
2.5.4 再生銅的生命周期評價
2.5.5 我國電解鋁工業綜合生命周期評價
2.6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3章 有色金屬物質流分析
3.1 物質流的概念及其發展
3.1.1 物質流的概念
3.1.2 物質流分析的發展
3.1.3 我國的物質流分析研究進展
3.2 物質流分析的理論方法
3.2.1 物質流分析的模型
3.2.2 物質流管理的內容和特點
3.2.3 以物質流分析為基礎的指標體系
3.3 物質流分析與循環經濟的關係
3.4 物質流分析對我國政策制定的影響
3.4.1 資源利用效率及其政策意義
3.4.2 物質循環效率與靜脈產業的發展政策
3.5 物質流分析方法的套用
3.5.1 在我國水泥製造業中的套用
3.5.2 在我國磷物質循環中的套用
3.6 物質流分析方法在有色金屬工業中的套用
3.6.1 有色金屬物質流分析方法的提出
3.6.2 有色金屬物質流分析方法的研究
3.7 有色金屬物質流分析方法的套用實例
3.7.1 歐洲銅物質流分析
3.7.2 我國銅物質流分析
3.7.3 瑞典的鎘物質流分析
3.7.4 我國台灣地區鎘資源的物質流分析
3.7.5 我國鉛鋅業物質流分析
3.8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4章 有色金屬清潔生產
4.1 清潔生產概述
4.1.1 清潔生產的定義
4.1.2 清潔生產的原則
4.1.3 清潔生產的目的
4.1.4 清潔生產的內容
4.1.5 清潔生產的意義
4.2 清潔生產的方法學原理
4.2.1 清潔生產方法學的理論基礎
4.2.2 末端治理與全過程控制理論
4.2.3 推進清潔生產的相關理論
4.3 國內外清潔生產現狀及發展
4.3.1 國外清潔生產情況
4.3.2 國內清潔生產情況
4.4 有色金屬清潔冶金生產實例
4.4.1 銅冶金的清潔生產
4.4.2 鋁冶金的清潔生產
4.4.3 鋅冶金的清潔生產
4.4.4 鉛的清潔冶金
4.5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5章 環境材料
5.1 環境材料概論
5.1.1 引 言
5.1.2 環境與材料
5.1.3 環境材料的研究歷史
5.1.4 環境材料的概念
5.1.5 環境材料的特徵
5.1.6 環境材料的分類
5.1.7 環境材料研究應注意的問題
5.2 環境材料的研究內容
5.2.1 材料的循環再生設計
5.2.2 材料的評價理論
5.2.3 材料的生產模式
5.3 環境材料研究中的幾個基本關係
5.3.1 環境材料與傳統材料和新材料的關係
5.3.2 環境材料與發展的關係
5.3.3 環境材料與環境協調產品的關係
5.3.4 環境材料與材料的生命周期評價
5.4 有色金屬環境材料的生態設計
5.4.1 努力降低溫室效應氣體排放量
5.4.2 促進持續的循環利用
5.4.3 限制使用有害物質和實施循環管理環境保護
5.4.4 金屬製造過程與其他產業廢棄物處理過程的融合
5.5 環境材料研究開發進展
5.5.1 不含有毒物質的材料
5.5.2 綠色環境化
5.5.3 可循環材料
5.5.4 更高的材料效率
5.5.5 可設計的材料
5.6 典型有色金屬環境材料
5.6.1 無鉛焊料
5.6.2 光觸媒
5.6.3 儲氫合金
5.6.4 無汞鋅粉
5.7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6章 有色冶金生態設計
6.1 生態設計概述
6.1.1 生態設計的基本概念
6.1.2 生態設計的歷史及發展
6.1.3 生態設計的普及
6.2 生態設計方法
6.2.1 生態設計的原則及戰略
6.2.2 生態設計方法
6.2.3 生態設計過程
6.2.4 模組化設計
6.2.5 生態設計資料庫和知識庫
6.3 生態設計的套用
6.3.1 在金屬材料領域中的套用
6.3.2 在無機非金屬材料領域中的套用
6.3.3 在複合材料領域中的套用
6.3.4 機電產品生態設計
6.3.5 汽車輕量化設計
6.4 有色金屬工業生態設計
6.4.1 生態設計對有色金屬工業的意義
6.4.2 有色金屬工業生態設計
6.4.3 生態設計在有色金屬工業中的套用與實踐
6.5 結束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