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簡介
該村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轉龍鎮,到鎮道路為柏油路,交通方便。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轉龍鎮政府所在地1.00公里,距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縣城112公里。該村轄月牙塘、楊家灣、魯納故等22個村民小組,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478人。全村國土面積27.33平方公里,海拔2,000.0米,年平均氣溫14.10℃,年降水量1,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自然資源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耕地總面積3,730.00畝(其中:田990.00畝,地2,740.00畝),人均耕地0.76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9355.00畝。
人口衛生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182戶,共有鄉村人口4863人,其中男性2468人,女性2395人。其中農業人口4863人,勞動力2979人。該村以漢族為主,是漢族、回族、彝族混居地,其中彝族572人,回族545人、藏族5人,其他民族10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4600人,參合率95%,享受低保的206人,五保戶20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轉龍鎮衛生院。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通電視,無路燈。全村有925戶通自來水,有74戶飲用井水;有18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5%;有1182戶通電,有3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0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30%和8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5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11戶,分別占總數的63%和43%。
該村到轉龍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1.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8輛,農用車3輛,拖拉機13輛,機車194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20.00畝,有效灌溉率為22%。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09戶,安裝太陽能農戶180戶。該村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0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3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5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8戶居住於磚木結構住房,有98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8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文化教育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4人,在校學生310人,距離鎮中學1.00公里,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0人,其中小學生179人,中學生121人。
基層組織
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8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7人,少數民族黨員9人,其中男黨員69人、女黨員8人。村委會由村支書、村主任、副主任等組成。該村建有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2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村務。到2009年底,該村固定資產總額30.60萬元,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3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31.00畝,一事一議籌資25000.00元,籌勞32000個。
農村經濟
2009年,該村經濟總收入806.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72.00萬元,占總收入的71%;畜牧業收入169.00萬元,占總收入的21%(其中出欄肉豬611頭,肉牛229頭);林業收入9.00萬元,占1%;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收入56.00萬元,占總收入的7%;工資性收入116.00萬元,占總收入的14%。農民人均純收入1398.00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6.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40人(占勞動力的8%),在省內務工240人。
發展情況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相對困難,部分村小組文化教育及醫療衛生條件差,農民收入低。該村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文化教育及醫療衛生條件,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發展養殖業及林果業,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