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典故
原文
今有人日攘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後已。”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
( 節選自《孟子·滕文公下》)
譯文
有一個每天都要偷鄰居家一隻雞的人。有人勸告他說:“這不是行為端正、品德高尚的人所擁有的道德。”他回答說:“那就讓我減少這種行為吧,(以後)每個月偷一隻雞,等到明年我就不偷了。”如果知道偷雞不對,就應該馬上改正,為什麼還要等到明年呢?
注釋
(1)攘:rǎng 竊取,偷。
(2)其:代詞,他的。
(3)之:1.助詞,的。2.代詞,他。
(4)或:有人。
(6)是非:這不是。(5)告:勸告。
(7)君子:這裡指行為端正的人 。
(8)道:此處指行為道德。
(9)損:減少,減小
(10)月攘一雞:每月偷一隻雞。 月:每月,一個月。 攘:偷。一雞:一隻雞。
(12)以:連詞。用法相當於“而”。
(13)待:等到。
(14)來年:明年。
(15)然:這樣。
(16)後:以後。
(17)已:停止。
(18)如:既然。
(19)知:知道。
(20)其:代詞,代那件事。
(21)非義:不符合道德、事理。
(22)斯:連詞。那么,就。
(23)速:馬上。
(24)矣:了。
(25)何:為什麼。
寓言寓意
點評分析
既然知道自己是錯的,就應該果斷徹底的斬斷錯誤之根,徹底解決錯誤的行為。錯誤無論大小都是錯誤,並沒有本質的區別;更不應談什麼循序漸進的改正。本文批評了為自己的錯誤行為找藉口,拖延時間的人,實際上並沒有改過的真心。
揭示道理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成大事者,必當機立斷,不能給自己找藉口。發現自己的錯誤後就應痛下決心,堅決改正。拖泥帶水往往會帶來更多麻煩。
我們知道錯誤後應該馬上改正,並且我們不應該再去做這件錯事。
出處簡介
《孟子》一書七篇,是戰國時期孟子的言論彙編,記錄了孟子與其他諸家思想的爭辯,對弟子的言傳身教,遊說諸侯等內容,由孟子及其弟子(萬章等)共同編撰而成。《孟子》記錄了孟子的治國思想、政治觀點(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和政治行動,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屬儒家經典著作。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自從宋、元、明、清以來,都把它當做家傳戶誦的書。就像今天的教科書一樣。《孟子》是四書中篇幅最大的部頭最重的一本,有三萬五千多字,從此直到清末,“四書”一直是科舉必考內容。《孟子》這部書的理論,不但純粹宏博,文章也極雄健優美。(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孟子》是記錄孟軻言行的一部著作,也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篇目有:(一)《梁惠王》上、下,(二)《公孫丑》上、下,(三)《滕文公》上、下,(四)《離婁》上、下,(五)《萬章》上、下,(六)《告子》上、下,(七)《盡心》上、下。 《史記·孟荀列傳》:“孟軻所如不合,退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謂《孟子》七篇由孟軻自作,趙岐《孟子題辭》曰:“此書孟子之所作也,故總謂之《孟子》。”又曰:“於是退而論集,所與高弟弟子公孫丑、萬章之徒,難疑答問,又自撰其法度之言,著書七篇。”此亦主孟子自撰。清閻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亦以孟子自作是,且曰:“《論語》成於門人之手,故記聖人容貌甚悉。七篇成於己手,故但記言語或出處耳。”但考諸《孟子》,孟軻所見時君如梁惠王、梁襄王、齊宣王、鄒穆公、滕文公、魯平公等皆稱諡號,恐非孟子自作時所為也;又記孟子弟子樂正子、公都子、屋盧子皆以“子”稱,也斷非孟子之所為,其編定者極可能是孟子的弟子。成書大約在戰國中期。《孟子》的主要注本有《孟子註疏》,《四部備要》本14卷;《孟子集注》,《四部備要》本7卷;《孟子正義》,《四部備要》本30卷。
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梁(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孟子的出生距孔子之死(前479)大約百年左右。關於他的身世,流傳下來的已很少,《韓詩外傳》載有他母親“斷織”的故事,《列女傳》載有他母親“三遷”和“去齊”等故事,可見他得力於母親的教育不少。據《列女傳》和趙岐《孟子題辭》說,孟子曾受教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但從年代推算,似乎不可信。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這倒是有可能的。無論是受業於子思也罷,子思門人也罷,孟子的學說都受到了子思的影響。所以,荀子把子思和孟子列為一派,這就是後世所稱儒家中的思孟學派。和孔子一樣,孟子也曾帶領學生遊歷魏、齊、宋、魯、滕、薛等國,並一度擔任過齊宣王的客卿。由於他的政治主張也與孔子的一樣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鄉聚徒講學,與學生萬章等人著書立說的,“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今天我們所見的《孟子》七篇,每篇分為上下,約三萬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漢書.藝文志》著錄“孟子十一篇”,比現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趙岐在為《孟子》作注時,對十一篇進行了鑑別,認為七篇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為偽篇。東漢以後,這幾篇便相繼失佚了。 趙岐在《孟子題辭》中把《孟子》與《論語》相比,認為《孟子》是“擬聖而作”。所以,儘管《漢書.文藝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但實際上在漢代人的心目中已經把它看作輔助“經書”的“傳”書了。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便叫“傳記博士”。到五代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孝宗時,朱熹編《四書》列入了《孟子》,正式把《孟子》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元、明以後又成為科舉考試的內容,更是讀書人的必讀書了。
成語故事
孟子善於運用比喻來說明自己的主張。孟子說治理天下是很容易的事,只是君王想不想做的問題,並不是他能不能做。齊宣王問:“想不想做和能不能做有什麼區別?”孟子說:“挾著太山跨越北海,告訴人說:‘我做不到’,是真的做不到;若是為長輩折條樹枝,告訴人說:‘我做不到’,是不願意做,不是做不到啊!治理國家沒有挾太山超北海那樣難,只是折條樹枝那樣簡單。贍養我的父母,從而贍養別人的父母,愛護我的孩子,從而愛護別人的孩子,那么治理天下就像翻一下手掌那么容易……”
宋國大夫戴盈之決定減免百姓的部分捐稅,但又說:“今年年內還辦不到,請讓我先稍微減一些,等到明年再徹底實行,怎么樣?” 孟子說:“現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一隻雞,有人勸他說:‘這不是正派人的行為!’他便說:‘好吧,我知道這不好了。這樣吧,請允許我少偷一點,原來每天偷一隻,以後改為每月偷一隻,到了明年,我就徹底洗手不幹了’—如果知道這種行為不合 於道義,就應該趕快停止,為什麼要等到明年呢?” “月懷一雞”指那些明知道自己錯了,卻故意拖延時間,不肯及時改正的人。
寓意
深入生活:攘雞之中蘊含的道理就好比是學習,今天要做功課,絕不能拖到明天去做。
本文中心:知道錯了的時候,要及時改正,決不能藉故拖延,明知故犯。
文言知識
釋“什一”及其他。上文說的“什一”,及“十一”,指十分之一。這是古人表示分數的方法。又,“是疫也,死者十七”,意為“這次患疫病死亡的占總人數的十分之七”。又,“不第者十九”,意為“沒考取人有十分之九”。(書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