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傷事故法律解讀與操作指南
《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即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均有依照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都應當依照《條例》為本單位的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同時,《條例》明確了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標準,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和工亡待遇等;《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工傷保險基金只能用於工傷職工的救治和經濟補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挪作他用,這些強制性規定,加強了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對工傷保險基金的管理;《條例》還完善了工傷認定、評殘程式,加強了財政、審計、工會組織和社會各界對工傷保險工作的監督。
內容介紹
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因工作原因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而造成死亡、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時,勞動者及其遺屬能夠從國家、社會得到必要的物質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工傷保險制度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保障職工權益、促進安全生產、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我國在1996年公布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開始在部分地區建立工傷保險制度。2003年4月16日又公布了《工傷保險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進一步完善了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條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僱工,即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係的各種用工形式、各種用工期限的勞動者,均有依照條例的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的權利;各類企業、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都應當依照《條例》為本單位的全部職工或者僱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同時,《條例》明確了工傷保險待遇的項目和標準,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包括醫療康復待遇、傷殘待遇和工亡待遇等;《條例》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定,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基金只能用於工傷職工的救治和經濟補償,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將工傷保險基金挪作他用,這些強制性規定,加強了工傷保險費的征繳和對工傷保險基金的管理;《條例》還完善了工傷認定、評殘程式,加強了財政、審計、工會組織和社會各界對工傷保險工作的監督。法律解讀與操作指南叢書,包括契約法、行政許可法、稅法、土地管理法、會計法、勞動法、農村土地承包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婚姻法、行政處罰法、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工傷保險條例。本套叢書聚焦於弱勢群體的權利維護,從人權的高度著眼,從現實法律規定著手,從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所熟悉的一個個場景切入,以通俗的語言向您介紹法律知識,並通過一系列我們耳濡目染、甚至親身經歷的案例,對諸多社會熱點法律問題進行討論。這套叢書均採用“相關規範”、“專家提示”、“典型案例”的方式解讀法條,兼具理論和實踐價值,通俗易懂,而又準確、精煉、實用。叢書通過案例指出法律問題,一方面,便於一般讀者通過具體案例加深對抽象法學概念、範疇的理解,學習、掌握貼近百姓生活的法律、法規;另一方面,便於教學工作者引用具體案例、組織討論,提高授課效率。因此既可以作為非法律行業人員合格的“家庭律師”,也可以作為法律類教學輔助參考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