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英[明朝將領]

曾英[明朝將領]

曾英(1621~1647),字彥侯,福建莆田人,明末重要將領。 曾英每戰必衝鋒在前,所向披靡,美髯須,敵人望之驚以為神,聚眾十萬,威震川東。

人物生平

曾英隨父親到成都做官,在此安家。為人倜儻有武才,喜歡救人之急,時人多讚賞他,號“曾公子”。

初露鋒芒

明崇禎十七年(1644)春,張獻忠從湖廣入四川,曾英請求四川巡撫陳士奇率千人抵抗。陳士奇沒有同意,而以全川的兵力交給羌漢總兵趙光遠。趙光遠被張獻忠大敗,遠走漢中(今屬陝西)。

曾英慟哭請兵,陳士奇仍然沒有同意。陳士奇不得已,授予曾英為守備,讓他帶領土兵數百嘗試,曾英散盡家財,買牛酒,教習數日。部將李定、余沖、胡鳴鳳勇猛善戰,人人皆願效命死戰。

正好此時,張獻忠至瞿塘峽口,驕傲輕敵,曾英在巫山設伏阻擊張獻忠,堅守四個多月,由於沒有援軍,只好退守忠州(今重慶忠縣)。

四月,張獻忠攻忠州,曾英督水師逆戰,焚毀舟船百餘,斬首千計。曾英回涪州(今重慶涪陵),張獻忠趁機占據忠州葫蘆壩,攻打長壽(今屬重慶),被王子美,王質行所敗。

陳士奇封曾英為參將,命與守道劉鱗長堅守涪州,扼守長江一線。六月,曾英戰敗,退守涪州望江關,張獻忠追之,斬傷曾英的臉頰,曾英手刃數人,得以逃生。曾英同劉鱗長一起走江津、綦江、南川,張獻忠遂破涪州,攻重慶,長驅成都,蜀人皆思曾英說:“曾公子而在,吾不至此。”

張獻忠四處追捕曾英,有僧人仰慕曾英,幫助他藏匿,又以千金資助他招募士兵,數日而得萬人,曾英負傷而戰,敗張獻忠於魚腹浦(今屬重慶奉節),張獻忠部將殷承柞以順慶(今四川南充)歸附。

威震川東

南明弘光元年(1645)三月,王應熊、四川巡撫馬乾命曾英率軍擊敗張獻忠部將劉廷舉,收復重慶。又命總兵李孝立攻取遂寧,糧足兵盛。此時,王祥起兵遵義,楊展起兵犍為,曹勛起兵黎州(今四川漢源),樊一蘅、範文光、劉道貞、袁韜、武大定等前明官員各自以兵相應,夔州(今重慶奉節)譚宏、譚詣,巫山劉體仁、胡道明,梁山(今重慶梁平)姚玉麟,施州(今重慶恩施)王光興、王友進、扈九思各自起兵,號稱夔東十三家。張獻忠占據的只有是成都府、保寧府等數府。

最初,劉廷舉主張放棄重慶,並求救於張獻忠,張獻忠對義子劉文秀說:“重慶要害地,不可失。”命以三萬兵自合州(今重慶合川),精兵出佛圖關陸路,主力沿合州水道水路夾攻曾英。曾英與劉鱗長自遵義趕赴救援,命部將於大海、李占春抵擋水軍,張天相抵擋陸軍,自己率領輕騎五百敗敵於多功城,又繞道其後,大破於亭溪,斬大西軍都督張廣才,劉文秀兵潰。劉文秀部將攻嘉定(今四川樂山),亦被挫敗。王祥移兵綦江,與曾英為犄角,威震川東。

兵敗身死

王祥才能亞於曾英,曾英收復重慶後,不禁止出城才樵,王應熊大怒,所以委任曾英的職位不如王祥,曾英日漸不服王應熊。

隆武二年(1646)春,升都督同知總兵,封平寇伯。與王祥合兵進討,牟漢鼎等人率車千乘以眾歸附,張獻忠越加害怕,於是放棄成都走川北,曾英駐江上,商民避地倚以自固者二十餘萬,因之成市。

永曆帝即位,晉平虜候。永曆元年(1647)十二月,張獻忠在西充犧牲,其義子孫可望等率殘軍自順慶、定遠(今四川武勝)突圍至佛圖關。曾英輕敵,命李定、余沖、陶可法盡移江中戰船於南岸,有人勸曾英以輕騎襲擊下游的大營,而正兵攻擊孫可望。曾英欲待其疲憊,沒有採納。劉文秀首進,徐湖等從之,孫可望後至,李定沖、胡鳴鳳、李占春交戰不利,而余沖即入營縱火,明軍大亂,曾英駕巨舟數十,繞圍孫可望江心,忽中箭落水而犧牲,年僅二十六。

家族成員

妻:董瓊英,富家女,美,嫻熟武事。自為一軍,有蠻族女婢數百,尤善戰,登山如猿揉,曾英入山復起,兵捷魚腹浦,瓊英以眾從之,乃復重慶,曾英犧牲後,董瓊英率眾走巫山、夔州。數年後,投奔射洪諸生崔甲,後瓊英卒,崔甲以眾降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