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1945年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百萬蘇聯紅軍進入我國東北。8月9日,毛澤東發表聲明《對日寇的最後一戰》,號召中國人民一切抗日力量舉行全國規模的大反攻。緊接著,朱德總司令接連發布大反攻命令,要求我駐河北、遼寧邊界的冀熱遼軍區即刻兵分三路向遼寧、吉林進軍,配合蘇聯紅軍作戰,將日軍徹底趕出東北三省。
冀熱遼軍區十六分區是一支長期堅持冀東抗日的英雄部隊,離東北最近,他們在曾克林司令員的率領下,迅速出關。一路上克服重重困難,與蘇聯紅軍聯合作戰,首先攻克了日軍把手的山海關,為後續部隊進入東北掃清了障礙。此後,他們乘坐由悶罐、平板和客車車廂組成的40節“混合列車”長驅直入,接收錦州,進駐瀋陽。由於蘇聯政府與國民黨政府簽有《中蘇條約》,駐沈蘇軍堅持要把瀋陽等大中城市交給國民黨,拒絕曾克林部隊進入瀋陽。粗中有細的曾克林據理力爭,終於在瀋陽站住腳跟。為了維護好當地的社會
治安、儘快恢復生產,曾克林部隊改為東北人民自治軍,並成立了與蘇軍對等的瀋陽衛戍區,曾克林任司令員。在與偽滿勢力、國民黨地下組織和土匪作鬥爭的同時,曾克林以敏銳的戰略眼光,大力發展革命武裝,由出關時的數千人迅速發展成數萬人,駐紮在遼寧、吉林各地。
由於形勢的需要,曾克林又乘坐蘇軍飛機到達延安後,向黨中央全面匯報了東北地區大好形勢。據此,黨中央作出了重大戰略決策——向北發展,向南防禦。儘管後來我軍暫時撤出了瀋陽等大中城市,但由於堅決貫徹了毛主席“讓開大路,占領兩廂”的方針,為最終取得遼瀋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歷史證明,曾克林出關和延安之行,對建立鞏固的東北革命根據地、對縮短中國革命勝利的進程,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備註 |
連奕名 | 曾克林 | 簡介 十六分區司令員 |
劉長純 | 唐凱 | 簡介 副政委 |
劉旭 | 王衍 | 簡介 參謀長 |
李博 | 董占林 | |
王春 | 李萬福 | |
田玲 | 寶珠 | |
嫣婷 | 劉冬梅 | |
陶慧 | 假小子 | |
於又川 | 儲大壽 | |
王洪光 | 和田大佐 | |
孫興國 | 偽團長 | |
張斌 | 偽參謀長 | |
科斯佳 | 帕奇諾夫 | 簡介 俄羅斯籍演員 |
伊萬 | 卡夫通 | 簡介 俄羅斯籍演員 |
謝爾蓋 | 蘇軍少校 | 簡介 俄羅斯籍演員 |
國斯佳 | 來楊斯基 | 簡介 俄羅斯籍演員 |
安·蘇金 | 克拉夫琴科 | 簡介 俄羅斯籍演員 |
張新 | 蘇軍翻譯 | |
奧利 | 軍犬 | 簡介 狗 |
職員表
監製 | 母鐵軍、於連富 |
導演 | 安瀾 |
副導演(助理) | 趙亞飛、金糧 |
編劇 | 徐寶琦 |
攝影 | 董亞春 |
配樂 | 董立強、朱詩家 |
剪輯 | 楊曉英 |
道具 | 趙非 |
美術設計 | 陳布穀 |
造型設計 | 殷寧寧 |
服裝設計 | 崔學禮 |
燈光 | 周志勇 |
錄音 | 張磊、張朝彩 |
劇務 | 馬方惠 |
場記 | 乙力 |
布景師 | 黃明偉 |
(以上內容來源 )
角色介紹
| |
| |
| |
| |
|
(以上內容來源 )
獲獎記錄
時間 | 獎方 | 獎項 | 獲獎者 | 結果 |
2004年9月19日 | 第13屆金雞獎 | 最佳電視電影 | 《曾克林出關》 | 獲獎 |
2004年9月 | 第4屆百合獎 | 優秀故事片一等獎 | 獲獎 | |
2004年8月 | 第10屆華表獎 | 優秀電視電影 | 提名 |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曾克林是海軍航空兵原司令員,於1945年率軍出關,挺進東北,成為抗日戰爭後我軍第一個進駐東北、第一個接收大城市的八路軍高級軍官,影片即改編於此。 2004年,電影頻道與八一電影製片廠聯合推出了“共和國名將系列”數字電影,講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時期的將軍們的故事,影片便是該系列首部電影。
製作發行
製作發行
出品公司 | 電影頻道節目中心 八一電影製片廠 |
攝製公司 | 八一電影製片廠 海軍航空兵政治部 |
技術製作 | 北京頻道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
影片評價
《曾克林出關》沒有套用固有的戰爭片模式,而是在歷史真實的前提下追求類型片的創作思路,著意表現了曾克林這個歷史人物的鮮明個性,塑造了一位有血有肉、有人情味的平民英雄。其中,中俄兩國演員的精彩表演以及在文化上的差異是影片的一大看點。 (中國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