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戈龍村[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戈龍村]

曼戈龍村[雲南省西雙版納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曼戈龍村]

該村委會 隸屬景洪市允景洪街道辦事處,地處景洪城區東北偏北方向,距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所在地3公里,到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水泥路,交通方便,位於城郊。東鄰 勐養鎮,南鄰曼外村委會,西鄰瀾滄江,北鄰勐養轄區。轄曼戈龍、大曼咪等6個村。現有農戶411戶,有鄉村人口1772人,其中農業人口1772人,勞動力1094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039人。

全村國土面積28.58平方公里,海拔560米,年平均氣溫23℃,年降水量1100毫米,適合種植橡膠等農作物。全村無耕地,林地27672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76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051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為主。

該村到允景洪街道辦事處道路為水泥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面(只針對村委會辦公所在地);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 ;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5公里,距離集貿市場0.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65輛,拖拉機189輛,機車803輛。全村耕地無有效灌溉面積。

到2010年底,全村無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167戶;無小水窖;“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工作未啟動。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自來水未經過淨化處理);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無自然村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無自然村通路燈。有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和水質未達標。

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磚木、土木和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06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15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13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6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無耕地,主要套種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27672 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68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54畝,主要種植芒果、泡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18288畝。無其他資源。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三通,無路燈。全村有411戶通自來水,無飲用井水。有411戶通電,無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11戶,占農戶總數的10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1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11戶(分別占總數的100%和100%)。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411戶,鄉村人口1772人,其中男性898人,女性874人。其中農業人口1772人,勞動力1094人。該村以哈呢族和布郎族為主(是哈呢族和布郎族混居地),其中哈尼族879人,布朗族701人,其他民族15人。到2010年底,全村無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人員;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608人,參合率90.7%;享受低保84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景洪城區醫院,該村距離最近的醫院1公里。該村建有公廁6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無國小,在校學生244人,距離景洪市民族中學0.5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4人,其中小學生216人,中學生28人。

全村有文化活動室3個,圖書室 1 個、有1個業餘文娛宣傳隊,村民的業餘文化生活單一。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416.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579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的村已經執行了該工作制度,但有的村2010度沒有籌勞籌資。年末集體總收入31.2萬元,有固定資產34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和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集體資金使用情況和重大項目實施。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0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9416.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 579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有的村已經執行了該工作制度,但有的村2010度沒有籌勞籌資。年末集體總收入31.2萬元,有固定資產342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1.2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已成立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和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集體資金使用情況和重大項目實施。

村情概況

曼戈龍村隸屬於允景洪街道辦事處曼戈龍村委會,屬於山區。位於景洪城區東北偏北方向,居住在熱作所四隊膠林後方,距離村委會12.3公里,距離景洪城區14公里。國土面積4.8平方公里,海拔950米,年平均氣溫22℃,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橡膠等農作物;有林地2707畝。全村有農戶55戶,有鄉村人口282人,其中農業人口282人,勞動力139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39人。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74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38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橡膠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無耕地,擁有林地270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56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55畝,主要種植芒果、泡果等經濟林果;其他面積4493畝。無其他資源。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0年底,已實現通水、通路、通電三通,無路燈。全村有55戶通自來水。有5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55戶,占農戶總數的100%;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5戶,占總數的10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其他路面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2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2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31輛,拖拉機54輛,機車170輛。

全村無沼氣池;裝有太陽能農戶42戶;無小水窖;“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工作未啟動。

該村到2010年底,農戶住房以磚混、磚木和其他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7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48萬元,其中:林業收入441萬元,占總收入的58.9%;畜牧業收入59萬元,占總收入的7.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頭)。農民人均純收入5638元,農民收入以橡膠等為主。

人文地理

曼戈龍布郎族宗教信仰小乘佛教,男孩子到了七八歲時,都要入佛寺當幾年和尚,三五年便可還俗。還俗後的和尚,可談情說愛,娶妻生子,務農經商,參軍、上學、當幹部,並且倍受社會的愛戴和尊重。若男子不入寺當過和尚,就很難得到姑娘的喜歡。入寺後由佛爺舉行入寺儀式,剃去頭髮,身批黃袈裟,在佛寺生活,一切都要自食其力,不能依賴父母,三五年內不能回家。住房多為乾欄式建築即高腳屋。房屋為木結構,屋頂覆以草排。

哈尼族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喜歡吃酸、辣食品,善醃酸菜。採用各種野菜做湯,用帶有香味的葉子放在蔬菜中做調味品。哈尼族嗜酒喜茶,請客辦席已具規模,用料廣泛,技藝較高,以長街宴最為著名。哈尼人每家都有大小不一、永不熄滅的火塘,而每個火塘的用處也不能弄混。一般一個火塘煮小鍋飯、炒菜用一個火塘支蒸鍋;還有一個火塘專煮豬食,從不混用。 哈尼人的住房,一般正房中間有一大間為堂屋,堂屋東面一間為家長的臥室,臥室內設有祭祖處。哈呢族有他們自己的節日“趕湯帕”節,有自己的文字。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6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6人,少數民族黨員56人,其中男黨員46人、女黨員10人 。

村委會由總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6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6個,共有團員97人。

發展重點

1、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問題是:一是交通狀況很差,造成老百姓的勞動產品與市場價格偏差很大,經濟發展不起來;二是水電建設時間早,已經老化,給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困難;三是無有線電視,信息閉塞,加之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學習的機會少,對橡膠產業的管理和生產技術含量低,造成產量和質量也低,四是由於受條件限制,造成產業單一等諸多因素是目前存在的又急需解決的問題。困難是:老百姓資金困難,地方財力有限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

2、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一是多方籌集資金老百姓投工投勞等方法方式,加強和改善最為主要的水、電、路、有線電視和電話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加強對目前主要產業的技術和技能培訓,以提高老百姓對橡膠產業的生產質量和管理水平;三是調整產業結構,結合本村實際,向上級申請項目和資金,改變目前單一產業向多產業的轉換;三是建設起文化娛樂室和文化娛樂活動,加強村容村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