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早在1882年秋天,巴拉基列夫將此題材提供給柴可夫斯基,直到1885年9月13日柴氏才寫信給巴拉基列夫說:“《曼弗雷德》完成了……在我一生中向來沒有這樣努力過,也沒有由於工作而覺得這樣疲倦,交響曲是依照您的提示而寫成四個樂章……自然,它是獻給您的。”Manfred是根據拜倫(Lord Byron)的同名長詩譜寫的。飽受痛苦和反叛的曼弗雷德形象是整個作品的中心主軸:曼弗雷德悲劇的主題在交響曲各個樂章貫穿發展著。
第一樂章
第一樂章的引子是交響曲的基本主題,是一幅曼弗雷德的心理畫像,也是整首交響曲最主要的一部分。阿斯塔爾塔(Astarte)是柴可夫斯基所尋求的“高尚的、光明的人物形像”,這是幸福的象徵,也是所渴望而在現實生活中卻不能找到的,主題時隱時現,逐漸形成一個抒情誠摯的旋律。他的尾聲是悲劇性的,具有“葬禮進行曲”的性質。
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是輕快而有活力的諧謔曲。作曲家擬有如下的標題:“阿爾卑斯山的女神,在瀑布水珠的彩虹中,出現於曼弗雷德的面前。”音樂體現了大自然的美和生機勃勃的景象。中段如歌的旋律,優美深情十分動人。進入高潮時,出現曼弗雷德主題,仿佛是主人公在回味著人間的悲苦。
第三樂章
第三樂章是“間奏曲”式的行板、活潑輕快的牧歌。作曲家的標題是:“山中居民樸實的、貧困的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景象。” 牧歌的曲調純樸而富於詩意。緊張而悲劇性的曼弗雷德主題突然打斷了如歌的愉塊音調,樂隊中響起了鐘聲,又是充滿了憂鬱和悲傷的影象像在徘徊,牧歌的音調最後愈來愈弱,以至消失在遠方。
第四樂章
第四樂章的快板,生動描繪出拜倫長詩中最陰鬱和幻想的一個情節:——地獄統治者阿里曼的王國(在長詩中阿里曼是一個寓意的形像。“世界的罪惡”的代表者)。曼弗雷德毫無畏懼地來到這裡,他為思念的阿斯塔爾塔而苦惱著,想藉助於地獄之神把她召喚來。作曲家的標題是這樣的: “阿里曼的宮殿,地獄的狂歡。曼弗雷德出現於雜亂的狂歡中,呼喚阿斯塔爾塔和她的出現;他被寬恕了;曼弗雷德之死。” 曼弗雷德之死是通過低音聲部緩緩奏出中的世紀聖歌《憤怒的日子》來描述的。1831年,自柏遼茲在《幻想交響曲》中首次引用此旋律後,西歐作曲大師們相繼效仿,該曲也成了諸多音樂名作中死神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