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3年入聖保羅理工學院學習建築工程,後因因患肺結核而放棄做建築師,長期在巴西各地及瑞士療養。在瑞士療養時結識法國詩人保爾·艾呂雅,決定開始文學生涯。1914年由瑞士回國,開始為《巴西雜誌》等刊物撰稿。第一本詩集《時間的灰燼》(1917)便引人矚目,此後其獨具創造性的現代主義風格日益成熟。1938年在佩德羅二世學校講授文學課。1940年被選為巴西文學院院士。1943年起,一直在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講授拉丁美洲文學。
班德拉是巴西新詩歌運動的倡導者,巴西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他與德魯蒙德·德·安德拉德和馬里奧·德·安德拉德並稱為巴西現代三大詩人。他的作品還有《狂歡節》(1919)、《詩集》(1924)、《放蕩》(1930)、《晨星》(1936)、《詩選》(1937)、《第十號樂曲》(1952)、《貝洛—貝洛》(1958)、《黃昏的星斗》(1960)、《死亡》(1965)等。此外,還有論著《文學史概論》(1940)、《巴西詩歌介紹》(1944)、《西班牙美洲文學》(1949)、《貢薩爾維斯·迪亞斯》(1952)和《論詩人與詩》(1954)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