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馬集村

曹馬集位於單縣縣城東北20公里處,原為曹馬集鎮政府駐地。 曹馬集始建於西漢初年,是單縣四大古鎮之一,始稱興元鎮。 漢末曹操屯兵馬於此,且為集市,遂稱曹馬集。

曹馬集位於單縣縣城東北20公里處,原為曹馬集鎮政府駐地。村落呈長方形,有東西街3條,南北街1條,周圍寨壕,四面有寨門及交通橋,村中大小坑塘30餘個,耕地459公頃,人口約5300人。
曹馬集始建於西漢初年,是單縣四大古鎮之一,始稱興元鎮。漢末曹操屯兵馬於此,且為集市,遂稱曹馬集。自興元鎮、曹馬集得名以來就人煙稠密,成集設市,成為單縣東北部的經濟、文化和政治中心。
清乾隆年間在此設東方曹馬保,1916年改為東區曹馬保。1935年鄉村建設實驗時稱“曹馬鄉農學校”,抗戰期間為曹馬區駐地,1943年為金曹縣機關駐地,1950年後設立曹馬區,1984年稱曹馬集鎮,2001年2月撤併鄉鎮時併入時樓鎮。
曹馬集是三國時期曹操屯兵馬之所。明萬曆年間碑刻記載:“古興元鎮也,曹魏公駐軍屯馬之所。”《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亦載有曹馬集。據考曹操在此屯馬是在東漢建安年間攻打兗州之時。現曹馬集有古井兩行,整齊的排列在南北大街兩側,計72眼,是曹操駐軍養馬所挖。大街兩側的古井僅一街之隔,但井水味道卻不同,街東的井水鹹,街西的井水甜。據說因曹操治軍甚嚴,兵馬排列有序,所有馬匹都拴在街東,一字兒排開,馬頭向西,馬尾向東,不許隨意拴放,曹兵在此養馬天長日久,街東側馬糞成堆,尿水成河,髒水流淌,污染了街東的井水,井水就慢慢變鹹了,而街西為馬頭所向之處,井水不受影響,自然沒有變味。曹馬集西門裡路北有一口古井,青磚壘砌,深不見底,人們都叫它“老龍潭”,據說是餵養曹操坐騎之處。自古到今井水總是清澈透明,清涼甘甜,不受旱澇影響,逢到大旱之年,坑裡壕里滴水皆無時,別的深井也都打不上水來,唯這眼井水位不降,有人說是因為井裡的泉眼直通東海,有東海老龍王不斷供給水源。
曹馬集原有古琉璃殿三間。讓人稱奇的是每到夏天蒼蠅多的時候,大殿東間卻沒有一隻蒼蠅。傳說曹操屯兵馬於此地時,見殿宇富麗堂皇,就在殿內歇宿。一次在大殿東間飲酒,看到蒼蠅落到菜餚上,立即揮袖驅趕,並大聲喝斥:“都到那邊去!以後不準進此房!”自那以後,東間再也沒有蒼蠅了。
曹馬集古蹟眾多,除曹操飲馬的72眼古井外,還有眾多古寺院,現大都被毀,原村內有廣生殿、大佛寺、觀音閣;曹馬北門外有玉皇閣、碧霞元君殿等,1940年拆毀。清康熙三十年寺碑曾載:“(寺廟)創於漢,重葺於唐,續修於宋、金、元、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