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在漳河北岸曹魏古遺址——講武城一帶廣闊的原野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古墓,大者封土高隆,巍峨壯觀,小者封土略存,近乎平地。這些墓冢便是被稱為魏齊遺蹟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縣北朝墓群。
這些曠野中的荒冢,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風雨洗禮之後,蒙上了一層層神秘的面紗,影響最廣的便是“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說。《三國演義》第七十八回寫道:“(曹操)遺命於彰德府講武城外,設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後人知吾葬處,恐為人所發掘故也。’囑畢,長嘆一聲,淚如雨下,須臾氣絕而死,壽六十六歲。”在州府、縣誌中,也有類似記載。另有民間傳說云:漢朝末年,曹操與袁紹打仗,袁紹認為曹操糧盡草絕,乘勝追擊。曹操逃至磁縣一帶,偶生一計,指令三軍星夜將土收集城堆,用草蓆蓋好,偽以軍糧。袁紹遠觀糧堆遍地,以為中了曹操詭計,立即下令將士後退四十里,不戰而撤,從此傳說這些土堆是曹操的虛糧堆。
歷史發展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人們對這些土丘的發掘有了突破性進展。期間,經文物部門對部分土丘的發掘證實:分布在漳河北岸的這些土丘其實是南北朝時期東魏、北齊王公貴族聚族而葬的墓群。1988年,全國北朝史學術研討會在磁縣召開。1989年1月,被人們訛傳為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荒冢區正式被命名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磁縣北朝墓群。
經文物部門調查核實,占地500多平方公里的北朝墓群皇陵區實有土堆134個,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東魏皇陵元氏墓地,以孝靖帝元善見的“西陵”及其父元陵墓為基點,其範圍在今岳城鎮、時村營鄉以東,講武城鎮以北的廣闊區域內;第二類是北齊皇陵高氏墓地,以齊獻武帝高歡的義平陵為中心,分布在今講武城鎮以北,滏陽河以南,東至開河,西到槐樹一帶;第三類為堯氏塋地及漢代墓葬,散亂分布於陵區內。
通過對部分墓葬的挽救性發掘,從冢內出土了大量陶俑器物,共出土文物6000多件。這些文物除可補充正史外,對研究北朝雕塑、繪畫藝術、儀表服飾,以及民族的融合,漢族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交流與影響都是極為寶貴的實物資料。
據史料記載,公元534年至577年,東魏、北齊先後建都於鄴城。與鄴城相臨的磁縣,就成為北朝兩個王朝用以聚族而葬的風水寶地。出土的殉葬物以各類陶俑為主,其中有陶製禽獸、器皿、兵馬俑、爐灶和銅器與金飾物等。這些殉葬品工藝精美,造型生動。尤為可貴的是已發掘的墓中,大多繪有彩色壁畫,畫面布局嚴謹,人物栩栩如生,服飾形態飄逸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