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復刊後《書城》由上海三聯書店和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主辦,上海九久讀書人公司協辦。余秋雨任名譽主編。除了郵局征訂和書店銷售的常規手段之外,新《書城》將在99網上書城進行獨家網路銷售。對於《書城》曾一度面臨的財政困境,九久讀書人公司董事長、《書城》執行主編黃育海認為:“《書城》雜誌的經營問題主要出現在發行上。其實這樣的人文雜誌,在中國並不缺乏讀者。缺的是有效的渠道。所以我希望通過渠道的改善來打破《書城》發行的瓶頸。”
12年來,各時期的《書城》被認為風格各有千秋,倪墨炎時代的“名家風範”,陳保平時代的“清新小資”,沈灝時代的“翻版紐約客”,無論這些定位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呈現,但都被認為是中國文化期刊界鮮明張揚的樣本。
復刊後,《書城》的內容風格也將有一定的變化。第一期的卷首語有這樣的字樣:“將我們心目中的好文字大致描繪出來,那就是有知識而不空疏、有趣味而不枯澀、有見解而不平庸,再加上知識不分東西、趣味不分土洋、見解不分左右。”
做人文,不等於“做文人”
內容風格變化的背後,是編輯理念的調整。黃育海表示,復刊後《書城》的文章除了話題好看,也追求文字本身的質感,要更接近大眾。對於讀者就復刊前的《書城》是“北大後院”,“太圈子化”的批評意見,執行編委彭倫表示:“‘做人文’,不等於‘做文人’,新《書城》力圖更開闊的視野。”他舉例說,剛收到旅居倫敦的電影人郭小櫓撰寫的當代英國電影的評論,“像郭小櫓這樣身在海外的年輕作者,帶給國內的是對海外文化生態最直接最新鮮的觀察與思考,文筆清新而不失分量。”
彭倫表示:“也許可以說,在目前《萬象》低迷,《讀書》平穩的情況下,《書城》復出是一個好時機。”
《書城》歲月
1993年創刊,由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倪墨炎主持,舒蕪、蕭乾、金性堯等老一輩文人出沒其上。“資料比較豐富,寫手多為名家”成為當時《書城》的特色。
1998年,《書城》劃給上海三聯書店,進入了陳保平時代,走的是輕鬆銳氣的路線。張愛玲、村上春樹、伍爾芙等名字,取代了魯迅、周作人,開始有人用“小資”來概括它的風格。
2001年11月復刊的《書城》,由上海三聯書店及《21世紀經濟報導》合辦,大量借鑑誕生於1925年的美國老牌人文雜誌《紐約客》編輯手法,走上了“城市閱讀”的軌道,倡導“發現文字之美”和“思想之美”。
2005年12月《書城》再度休刊,2006年年初,《書城》由上海三聯書店的主管部門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接手,於2006年6月復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