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夏堅勇,小說家,劇作家,國家一級編制。出版過小說、散文及話劇多部。曾獲莊重文學獎、曹禺戲劇文學和魯迅文學獎。其文化散文《湮沒的輝煌》、《曠世風華--大運河傳》以深厚的文化底蘊,強烈的現代意識和縱橫捭闔的大手筆在大陸及台灣地區有較大反響,是國內文化散文的代表性作家之一。
介紹
時隔6年之後,2002年國慶前夕,夏堅勇又捧出了一部25萬字的大散文《大運河傳》。水,自然的水,涌動的水;河,歷史之河,民族之河,———較之《湮沒的輝煌》,這一次,夏堅勇把他的激情、才思通過大運河而體系化了。大運河在他筆下是一個擬人化的抒情對象。全書“時間篇”與“空間篇”的結構便把二千四百多年來華夏民族的戰爭與和平、陰謀與愛情、宮闈秘事與大野風雲、政治家的鐵腕與民眾的苦難,透過大運河的波濤洶湧凸現。四千里長河上下,從人文風情到地理物候,從光風霽月到水木清華,大運河周邊的色彩、氣息、生活情調在作家筆下都有精細入微的描寫。以思想的力量去穿透、批評傳統文化,宏闊與精微美妙結合,提倡科學、民主、自由、創造的精神———這是《大運河》在時下眾多的休閒時尚散文中,以大氣象、大格局、大精神鶴立雞群之所在。這是東方出版中心唯一一部向十六大獻禮的重點書目。著名散文家袁鷹稱此書氣勢恢宏,理、情、文皆為上乘。吳泰昌稱比《湮沒的輝煌》更從容、圓熟,是一部厚重之作。著名評論家丁帆認為此書是悲情浪漫主義風格。
常識告訴我們,河流與人類密切相關。那些特徵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觀,可以說就是一些國家或民族物質與精神生活的見證,是她們的歷史和象徵物。人類總是在一開始選擇和依憑一定的自然環境,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文明,這樣的文明又反過來影響著自然,它們不但從功用上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而且經過長期的積澱形成特殊的“文本”,可供後人解讀。
對文明的這種理解,對自然和人文景觀這種意義上的關注,夏堅勇實際上從《湮沒的輝煌》就已經開始了。在那部廣獲好評的著作中,夏堅勇通過對一些文化群落的記敘、追述、考辨與反思,讀解了其中蘊藏著的豐富意味,復活了一個個在歷史上曾經流芳溢彩的文化故事,並且將如今散落於人們生活中閃爍明滅的蛛絲馬跡加以仔細的辨識。如果說,在《湮沒的輝煌》中,這樣的讀解、考辨與反思還是隨機的、碎片的,帶有更多的激情式的興會的話,那么到了新著《曠世風華——大運河傳》(東方出版中心2002年7月版)中,這樣的工作則顯得自覺、專注而富於理性。 為寫這部傳記,作者做了充分的前期準備,對大運河流域進行了長時間的實地考察,同時研閱了大量的典籍,這就使得這部傳記首先具備了敘事和描寫以及與傳主相關的專業知識上的堅實基礎。因此,《大運河傳》不是一部如今常見的見理見情卻不見物的空泛之作,而是能夠讓讀者觸摸出大運河的肌理,嗅得到大運河的氤氳水氣,聽得到大運河上的槳聲,對大運河的兩岸景物及風土人情有細緻摹畫的結實之作。作品以時間為經,空間為緯,將史傳記載、實物考察與民間傳說結合起來,完整地勾勒出了大運河兩千多年來從開掘到更道,先軍事後漕運的由盛而衰的歷史。 但《曠世風華》畢竟不想成為一本地理志。它無意於從水利史和交通史的角度對這一世界第一人工運河作詳細的敘述和考證——作者看重的是大運河的另一面,是它作為物的存在的同時對人的影響,是它身上所印刻和折射的中國兩千多年歷史的痕跡,是它對其流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所產生的巨大影響,以及隱含於其中而作者極感興趣併力圖將其挖掘出來的歷史哲學意蘊。也正因為如此,作者在空間篇與時間篇中似乎是有所側重的,其筆法與理路也略有不同。夏堅勇一方面醉心於對大運河由南到北廣闊流域不同地域文化、民俗風物、地理掌故的具體描繪,從江南吳越,到關中,再到齊魯,然後到京?,它們不僅有自然風貌、山川物候的不同,更有因不同人文傳統而形成的性情氣質和動於中而形於外的斑豹辭章的差別,當然更有南北交通後文化間的融合與互滲。作者洞幽察微,剖析毫釐,辨明源流,時有新意;另一方面,他又力圖從對歷朝歷代開掘、整治、利用大運河這一專題史的杷梳中去發現歷史運行的某些形而上的秘密。包括對一些歷史人物,作者也力避正史代代因襲的籠統而刻板的記敘,試圖通過再現那些特定的歷史情境去儘可能把握他們的心理。在這方面,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出夏堅勇受到黃仁宇歷史學方法的影響。他在中國史傳體的基礎上成功地運用了歷史還原法和想像法,這樣,歷史就不再是那些筋絡性的年號和事件,人物也不再是一些符號和類型,一切都日常化,細節化,心理化了。於是,一些彼時的心情意緒以及它們對事件的決策影響凸現了出來,歷史的必然在偶然中得到了強調,而對人物、對歷史的論定,也因之有了別一說的新意,這在對夫差、楊廣、忽必烈、康熙、乾隆、道光、魏源等人的敘述中是最可以見出的。 由於帶著強烈的當代情懷,當夏堅勇跋涉在大運河的歷史中時,那些與現實相似的人事景物就更加能撥動他的心弦。這樣,歷史因當代的燭照而彰顯出令人警悚的理性之光,而現實則因為歷史的參照加重了分量。大運河曾經是中華文明的驕傲,但《曠世風華》並沒有寫成一部大運河的讚歌,更沒有受現如今懷舊傷感之風的薰陶,因大運河的風華不再而一味地纏綿憂傷;相反,統領全書的是一種富於超越性的現代意識,書中對歷代運河交通管理制度,對漕運、漕供的敘述與質疑,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大運河文明的反思以及隨處可見的對中國官僚體制和畸形文化的點評,都透出一股嚴肅的批判精神。我以為這是夏堅勇寄託遙深的地方,也是《曠世風華》不可不察的文心所在。
本書是作者用將近兩年的時間對中華民族母親河——京杭大運河作現實歷史考察後寫下的史詩性作品。作者細心、廣泛地搜羅起與大運河相關的紛紜史料和各種細節,站在中華文明史和世界文明發展史的高度予在審視、整合,並以富於靈性的感悟和洋溢激情的文字,成功展現了這一蒼古大水的精神風貌和悲壯歷史,揭示了其包蘊的豐富、多層次的人文、歷史意趣。這是近現代以來第一次對大運河歷史所作的感性、全面而充分的描畫,也是從獨特視角對中華文明史所作的一次梳理和勾勒,具有宏闊的視野和濃重的現代意識。
目錄
序篇
第一章
空間篇
一、江南
二、六朝舊道
三、蘇州
四、吳越風情
時間篇
1.《春秋》中的密碼
2.行進在形航道上的艦隊
3.冤家
4.主奴之間
5.邗溝
6.鐵血殘陽
第二章
空間篇
五、水、女人和歌謠
六、揚州
七、生命的風景——里下河
八、雄渾與苦難的記憶
九、清溪館與清晏園
時間篇
7.千秋功罪
8.楊廣的目光
9.南方的誘惑
10.千里長河一旦開
11.雄視四方
12.盛世
13.江都
第三章
空間篇
十、與黃河的糾纏
十一、生命的風景——中運河
十二、兩位老人的目光
十三、東昌
十四、臨清的磚
時間篇
14.從上都到大都
15.馬背上的民族
16.巨人的對峙
17.水!水!!
18.會通河
19.通惠河
20.賈魯的悲劇
第四章
空間篇
時間篇
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