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智慧型手機廣告實際上就是一種互動式的網路廣告,它由移動通信網承載,具有網路媒體的一切特徵,同時比網際網路更具優勢,因為移動性使用戶能夠隨時隨地接受信息。
計費模式
1、CPM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來收費。
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移動廣告平台的慣例。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廣告投放過程中,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傳統媒介多採用這種計價方式。在移動廣告平台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比如說一個內置廣告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著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如此類推,10,000人次訪問的主頁就是10元。至於每CPM的收費究竟是多少,要根據以手機套用的熱門程度(即瀏覽人數)劃分價格等級,採取固定費率。CPM已經作為“按廣告每千次被展現收費”的廣告模式,成為網路廣告的基本術語。
2、CPC以每點擊一次計費。
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的最優方式。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廣告成了白忙活。網路廣告每次點擊的費用是做為網路廣告投放效果的重要參考數據。鑒聖品牌行銷把CPC作為智慧型手機廣告一種常用的定價形式。例如,關鍵字廣告等依據效果付費的廣告形式,一般採用這種定價模式。
3.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根據每個訪問者對網路廣告所採取的行動收費的定價模式。對於用戶行動有特別的定義,包括形成一次交易、獲得一個註冊用戶、或者對網路廣告的一次點擊等。
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因為網站主們普遍不願意拿優質廣告位投冷門產品的CPA廣告,因為廣告被點擊後是否會觸發網友的消費行為或者其他後續行為(如註冊帳號等行為),最大的決定性因素不在於網站媒體,而在於該產品本身的眾多因素(如該產品的受關注程度和性價比優勢、企業的信譽程度等等)以及現今網友對網上消費的接受狀況等因素,越來越多網站媒體在經過實踐後拒絕CPA模式。但是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
說道收費方式CPM 、CPC 、CPA三種收費方式只能比較出哪個更適合你而已。無論採用CPM、CPC還是CPA,廣告主都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進行選擇,這和傳統網際網路廣告是一樣的。由於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移動廣告平台還出現了CPS(按每次購買進行計費)的收費方式,但普遍效果還不夠好,原因更多在於移動支付方面還有諸多不便的地方。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移動廣告平台都支持CPM、CPC、CPA計費,在選擇移動廣告投放時,廣告主可更多考慮移動廣告平台的穩定性和媒介資源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