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編輯推薦:
亞馬遜年度最佳科學圖書,《洛杉磯時報》年度最佳圖書。
暢銷書《想像》(Imagine:How Creativity Works)作者喬納·萊勒。牛津大學羅茲學者(Rhodes scholar),關注20世紀的文學藝術,對藝術與科學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聞名世界的八位藝術家首度合體,解讀其藝術創作的靈感之源。普魯斯特是如何首次揭示了記憶的易錯性的;喬治·艾略特是如何理解大腦的可塑性的;法國大廚埃科菲是如何憑直覺發現了鮮味(第五種味道)的;塞尚是如何參透了視覺的微妙之處的;而斯泰因又是如何通過寫作實驗而展示了語言的深層結構的。
揭開“第三種文化”的神秘面紗,解讀腦神經科學與藝術的橋樑之美。
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李淼,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新發現》主編嚴鋒,清華大學教授、創新教育傑出學者陳勁 ,哈佛大學教授、多元智慧型理論之父霍華德·加德納,著名神經學家、暢銷書《笛卡爾的錯誤》作者安東尼奧·達馬西奧 聯袂重磅推薦
湛廬文化出品。
作者簡介
(美)喬納·萊勒(Jonah Lehrer)
於哥倫比亞大學主修神經學,在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里克·坎德爾(Eric Kandel)的實驗室里做過有關記憶的生物學研究實驗。
牛津大學羅茲學者(Rhodes scholar),關注20世紀的文學藝術,對藝術與科學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
《連線》雜誌特約編輯,《紐約客》雜誌長期撰稿人,《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
暢銷書《想像》(Imagine:How Creativity Works)作者。
圖書目錄
序言揭開大腦的奧秘,藝術和科學缺一不可
第1章感覺的物質基礎
“自由體詩人”沃爾特·惠特曼
愛默生的影響
幻肢
情感解剖學
身體電流
第2章自由的生物學解釋
“英國心理小說先驅”喬治·艾略特
社會物理學
愛與謎
嶄新的頭腦
文學基因組
混沌的恩典
第3章味覺的本質
“西廚之王”奧古斯特·埃科菲
美味的秘密
思想的味道
主觀的感覺
第4章記憶的途徑
“意識流文學先驅”馬塞爾·普魯斯特
直覺
昨 日的謊言
多愁善感的蛋白質
第5章視覺的過程
“現代繪畫之父”保羅·塞尚
光之限
塞尚和左拉
空白的畫布
第6章音樂的源頭
“音樂界的畢卡索”伊戈爾·斯特拉文斯基
不協和音的誕生
噪聲
情感的張力
時髦達人斯特拉文斯基
柏拉圖的錯誤
第7章語言的結構
“現代主義之母”格特魯德·斯泰因
畢卡索的肖像畫
詹姆斯兄弟
諾姆·喬姆斯基
無意義的意義
第8章浮現的自我
“遊走在優雅和瘋癲之間”的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
現代主義的分裂思緒
浮現
莉莉
結語呼喚真正的“第三種文化”:藝術與科學直接對話
譯者後記
後記
嬰兒的第一聲啼哭似一道光劍,劃破了睡神的帳幕。我們從哪裡來?我們是誰?我們又要到哪裡去?我們要在何種維度上伸展自己的所有——來證明我們號稱“人類”的存在意義?我們將用短暫的一生在哪棵樹下等待那位聲稱明天就要到來的“戈多”呢?這些問題往往會忽然闖入白日之下正常運轉著的生活,讓人猝不及防。
當孩子還是孩子時,會問:
為什麼我是我,而不是你?
為什麼我在這,而不在那?
時間從何時開始,空間在何處結束?
陽光下的生活不是夢嗎?
我看見的,聽見的,聞見的,不是假象嗎?
忘記從何時起,《童年之歌》(Lied Vom Kindsein)中的這些問題便生在心裡,揮之不去。夜深人靜時,這些問號會長出牙齒,噬咬著月光在臥室牆壁上投下的婆娑樹影,同時也在我心靈深處劃出一道道歲月的年輪。在翻譯《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這本書期間,以前許多指向人類存在終極價值的問題在恍惚不覺中如鯁在喉,但那些問號已經收起了它們的牙齒,而荒蕪之原仿佛趁著夜色長出了一片叢林,叢林中間正進行著一場怪物朋友們的篝火狂歡。這童話般的意象可以說是這本書的翻譯工作給予我的饋贈。
本書的作者喬納 · 萊勒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八位世界著名文學家、畫家、音樂家、美食家獨闢蹊徑地進行了重新解讀。在人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思維認知等方面,這些人物都是提出顛覆性觀念的革命者。面對世界上紛紜繁雜的大千物象,這些驍勇善戰的鬥士們每人都握著一根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柔韌撐桿,並以不同的步履節奏助跑,凌空躍過了那不斷攀升的人類思想橫桿。這些偉大的藝術家們用敏銳的直覺和整體把控能力,搶在科學家們的前頭,躍過了他們所處時代認知
極限的橫桿,進而讓人類文化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寫這本書時,喬納 · 萊勒只有 25 歲。迄今他出版了暢銷書《為什麼大猩猩比專家高明》( How We Decide)和《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 (Proustwas a Neuroscientist)這兩本書。這位年輕的科學家在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埃里克 · 坎德爾的實驗室中工作。在對腦神經的研究過程中,他並
沒有將自己蝸居在一個零部件式的局部領域之內,也沒有忘記藝術那片激情漫溢的草原,而是打通了各個學科間錯綜的脈絡之圍,從“第三種文化”的角度讓藝術與科學互為註解,把對兩者的探究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惠特曼的草與葉、艾略特的愛與謎、埃科菲的調味汁王國、普魯斯特的瑪德琳蛋糕、塞尚鉛球般的蘋果和聖維克多山、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鳥》和《春之祭》、斯泰因的玫瑰與手術刀、伍爾夫的雲和燈塔……他把科學思考的星光撒入了流淌著的生命之溪,讓它們成為白月下的燦燦水光,如繁星眨眼,美不勝收。
本書的翻譯工作讓我痛並快樂著。感謝北京湛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給我的這次機會,讓我翻譯這本迴響著靈動之音的圖書。我更要感謝陪我一同走過的家人、良師和朋友——莊大山、徐東新、莊威遠、劉素榮、張敏、莊大明、劉雨鑫、王一鶴、於佳、雷霆、王嗣淳、王璠、王敬庭。還有豆瓣上的熱心朋友,他們為我提出了細緻入微的寶貴意見。最後,我要感謝手捧這本書的您,親愛的讀者,感謝您閱讀的目光和思索——這將如同不斷添加的乾柴,讓想像叢林中的篝火更加熊熊!
莊雲路
序言
揭開大腦的奧秘,藝術和科學缺一不可
我曾在一個腦神經科學實驗室工作。我們致力於探究大腦是如何記憶的以及細胞群是如何記載我們的過去的。當時,我只是實驗室里的技術人員。一天中,我的多半時間都是在實驗室的工作檯上進行一系列奇奇怪怪的動作:放大、渦流、移液、測序、蒸餾,等等。雖然那只是些簡單的體力勞動,但卻讓我覺得意義非凡。“神秘”經過蒸餾後變成了一些小問題,而且如果我的實驗沒有失敗的話,終究會得到一個答案。真理似乎需要慢慢地沉澱,仿若塵埃徐徐落定一般。
與此同時,我開始閱讀普魯斯特所寫的書。我常會把他那本《在斯萬家那邊》(Swann’s Way)帶到實驗室,在等待一項實驗完成的空檔讀上那么幾頁。當時,我對普魯斯特的期待僅限於娛樂休閒一下,或者在閒暇之餘還能從他那兒學上一些遣詞造句的藝術。對於我來說,他所寫下的那個關於一個人記憶的故事僅僅是一個“故事”而已。《追憶似水年華》只不過是一部虛構的作品,是立足於與科學邏輯相反的觀點上的。
“故事邏輯”與“科學邏輯”在形式上往往很難區分。比如,我常常用首字母縮略詞來代表科學的相關內容,而普魯斯特則鍾情於使用那些游移飄忽的散文詩語言。一旦看透了這一點,我便從兩者中發現了某種讓人驚訝的一致性。這位小說家預言了我的實驗,在腦神經科學如何來闡釋人類記憶運作這一點上,普魯斯特與我的實驗不謀而合。你若是細心聆聽就會發覺,它們用不同表達方式所講述的其實是相同的東西。
我在本書中所寫的正是早於腦神經科學獲得發現成果的那些藝術家,正是那些先行接觸到人類大腦真理的作家、畫家和作曲家。當今的科學只不過是重新發現了這些可觸可感的鮮活真理而已。而這些作家、畫家和作曲家的想像力早在彼時就已經預告了在未來才會被驗證的科學事實。
當然,這並不是人類知識進步理應遵循的必然模式。藝術家們為我們編織出了美麗的故事,而科學家們則客觀地描述了宇宙。在科學論文“密不透風”、無可指摘的行文中,我們期待的是其對現實的完美映射。我們相信,終有一天科學會解釋一切。
在這本書中,我想要講述故事的另一個版本。儘管這些藝術家們目睹了現代科學的誕生——惠特曼和艾略特思考了達爾文學說,普魯斯特和伍爾夫崇拜愛因斯坦,但是他們對藝術必要性的信念卻從未動搖過。當科學家們開始把思想劃分為各個解剖部分時,這些藝術家們則想要從內部理解意識。他們說,真理必須從我們自己開始,這取決於我們對現實的真實感受。
對於感受現實,這些藝術家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法:文學家馬塞爾 · 普魯斯特整天都躺在床上,在他大腦的記憶庫中“翻箱倒櫃”,藝術家保羅 · 塞尚則連續幾個小時盯著一個蘋果。美食家奧古斯特 · 埃科菲一直在努力討好他的食客,而音樂家伊戈爾 · 斯特拉文斯基則一直在努力不去討好他的聽眾。剩下的格特魯德 · 斯泰因則喜歡做文字遊戲。然而,雖然這些藝術家們感受現實的方式不盡相同,但是他們所有人都共有一個濃厚的興趣,那就是對於人類心理奧秘的深層體驗。他們的藝術作品就是在尋求這一體驗,他們用自己的方式使之與自己尚未理解的神秘世界相連。
這些藝術家們生活在一個焦慮的時代。19 世紀中期,當技術篡奪了浪漫主義文學藝術王國的寶座後,人類屬性的本質受到了深深的質疑。由於科學取得了讓人痛心的發現——靈魂會隨著身體的消亡而消亡,不朽的靈魂便死去了。人類被證明是猴子的同類,而不是墜入人間的天使。在對人類屬性新型表達方式的瘋狂搜尋中,藝術家們想出了一個新方法:他們望向了鏡中。(正如拉爾夫 · 沃爾多 · 愛默生所說的,“大腦意識到了它自己”。)這種向內的轉變創造了一種頗具敏感的自我意識的藝術,它描繪的主題正是我們的心理。
現代藝術的誕生可謂百花爭鳴。但現實是,大眾既不習慣自由體詩,也不習慣抽象畫派,更不習慣沒有情節的小說。他們普遍認為,藝術就應該是美觀的,是讓人消遣愉悅的,並且最好兩者兼具。它應該向我們講述這個世界的故事,讓我們過上本該擁有的生活,或者我們可能擁有的生活。現實是困苦的,藝術本該是我們逃離困苦的避難所。然而,現實主義者卻拒絕提供我們想要的藝術。在一種令人驚訝的傲慢和抱負的驅使下,他們竭力發明出了一種能夠反映真實世界的虛構小說。儘管他們的藝術很晦澀,但他們還是想要達到一種另類的共識——在他們作品的形式與片段中,他們想要我們看到另一個自己。
以探索人類大腦奧秘為己任的藝術家們,並不只是本書所寫的這8 位人物。我選擇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藝術在經過歲月的洗禮後被證明是最精確的,尤其是他們的藝術早已驕傲地領先於神經學領域的相關發明。然而,這些藝術家們的原創性也受到了其他異彩紛呈的思想者們的影響。這些思想者來自不同領域,例如惠特曼從愛默生那裡汲取靈感,普魯斯特綜合了亨利 · 柏格森的思想,塞尚研究了卡米耶 · 畢沙羅的作品,而伍爾夫則受到了詹姆斯 · 喬伊斯 的鼓舞。我試圖勾勒出塑造了他們創造過程的不同智慧氛圍,剖析使他們的藝術得以成長的那些人物和其思想產生的土壤。
對所有這些藝術家們影響最深的一個因素,同時也是他們共享的唯一一個影響因素,就是他們所處時代的科學。在查爾斯 · 斯諾 哀嘆兩種文化分離的很久之前,惠特曼就已經在忙於研究腦解剖教材並觀察血淋淋的手術了,喬治 · 艾略特已經開始閱讀達爾文和麥克斯韋 的著作,斯泰因也已經在威廉 · 詹姆斯 的實驗室里做心理實驗,而伍爾夫當時就在探究關於精神疾病的生物學根源。如果看不到他們的藝術與科學的聯繫,我們就不可能理解他們的藝術。
對於科學研究來說,這是一個驚心動魄的時代。從 20 世紀開始,將啟蒙時代的舊夢打造成真的日子仿佛近在咫尺。但凡科學家涉足探究的領域,神秘的迷霧似乎都會慢慢散開。生命只不過是場化學反應,化學反應只不過是個物理現象,而整個宇宙也不過是由一大堆活躍的粒子組成的。從很大意義上來說,這一新興知識體系代表了一種方法的勝利——科學家們發現了分割簡化法(reductionism),並且將之成功地運用於現實。依照柏拉圖的比喻,這些拆解分割者致力於“在自然的關節處將其斬斷,恰似一名訓練有素、刀法精準的屠夫”。只有把事物的整體拆分成零件,把現實切割到它趨於化解的程度,我們才能夠理解整個事物。這樣看來,我們自己也不過是下面的這些東西而已:茫茫物質形態中的一個稍有特性的部分、首字母縮略語、原子。
但是,這些藝術家們不僅僅是把科學事實轉換成了一種美觀的新形式——那未免也太簡單了。通過探索他們的親身經歷,這些藝術家們表達出了一種被科學實驗所忽略了的東西。從那時起,新的科學理論飽經潮起潮落,然而藝術的前衛性探索卻經久不衰、歷久彌新,像以往一樣充滿智慧並且活力四射。
我們直到現在才知道,原來普魯斯特對於記憶的觀點是正確的,塞尚對於視覺皮層(visual cortex)的論斷也極其精準,斯泰因的思想領先於諾姆 · 喬姆斯基〇 1,而伍爾夫則洞悉了意識的奧秘。最終,現代腦神經科學肯定了這些藝術家們的直覺。在接下來的各章中,我會盡力跟隨科學的進程,探討科學家們是如何從他們收集的數據中淬鍊出具備旺盛生命力的新假說的。與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一樣,一切卓越的科學實驗也都源自於對想像的實踐。
不幸的是,我們現有的文化認準的“真實”卻非常狹隘。那就是,如果某件事情不能夠被量化、被計算,那么它就不是真的。因為這種嚴格的科學手段已經解釋過許許多多的現象,於是我們便推測 它能夠解釋一切。然而,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甚至連實驗法也不例外。 以 人 類 大 腦 為 例, 科 學 家 們 描 繪 我 們 大 腦 的 物 質 細 節 時 說, 我們不過是由帶電流的細胞和突觸間隙(synaptic space)組成的複雜之物。但被科學所忽略的是,我們實際上並不以這種方式感受世界。(我們的感覺往往虛無縹緲,而不像機器運轉那樣一板一眼。)科學家們無力去拆分的那個現實恰恰是我們切身經歷著的唯一現實,這很具有諷刺意味,但卻是真的。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需要藝術。通過表達我們的真正感受,藝術家們提醒我們,科學並不完整,任何探索物質奧秘的導航圖都不能夠囊括我們意識的非物質性“景觀”。
這本書的核心觀點就是,我們是由藝術與科學共同構成的。一方面,我們是夢一般的精神世界的造物;另一方面,我們仍舊是物質世界的造物。現在,我們對大腦所擁有的認知足以讓我們意識到,它將會永遠保持神秘。仿若顏料與繪畫作品之間的關係一樣,我們超越了構成我們自身的那些物質。雖然科學需要藝術去保持它的神秘,但是藝術同樣也需要科學,因為只有有了科學,世界上的每一個事物才不至於始終是一個謎團。作為我們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兩個方面似乎缺一不可,因為我們的現實正是以多維的形態存在的。
我希望關於藝術發現的故事能夠揭示出一個真理:任何對大腦的描述都需要藉助兩種文化——藝術與科學。科學中的分割簡化法必須與承載我們體驗的藝術探究相結合。在下面的各章中,我將盡力通過想像去重構兩者的對話,即以藝術的眼光去審視科學,在科學之光的照耀下去詮釋藝術。科學實驗與詩歌構想會彌合彼此,心智就這樣日臻完善。
名人推薦
藝術與科學本來同源,萊勒找出八位藝術家,從詩人惠特曼、廚師埃科菲到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等,一一指出這些藝術家是如何先知般地預見了現代科學的最新發現。這些發現顛覆了更老的科學見解,例如簡單的還原主義和決定論。
——李淼 物理學家、中山大學教授
《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對八位世界著名文學家、畫家、音樂家和廚師進行了重新解讀。這本書告訴我們,藝術家總能以其敏銳的直覺和整體把握能力,搶在科學家的前頭,對世界提出超越時代的獨到看法,進而推動人類文化的發展。如果這個說法能夠成立,在許多藝術門類快速凋零的今天,應該是個重大的利好訊息。
——嚴鋒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新發現》主編
《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藉助若干天才的案例分析,有力地揭示了科學和藝術相互交融達成卓越創造力的基本規律。中國高考取消文理分科正是實現本書構想的有效探索。我們繼續期待的是,中國的大學應該強化通識教育,以培養更多的科藝雙傑的創造天才。
——陳勁 清華大學教授、創新教育傑出學者
在《普魯斯特是個神經學家》這本書中,萊勒對藝術與科學又有了全新的解讀。
——霍華德·加德納,哈佛大學教授、多元智慧型理論之父
萊勒把現有神經學的理論套用得恰到好處。讀起來津津有味!
——安東尼奧·達馬西奧,著名神經學家、南加州大學教授、暢銷書《笛卡爾的錯誤》作者
在這本具有開創性的神奇著作中,萊勒優雅自如地在藝術與科學間架起了一座橋樑。他的文字明晰生動、犀利深刻,閱讀起來真是別具一格的享受。
——奧利弗·薩克斯,著名神經病學專家、暢銷書《睡人》作者
藝術和科學的融合才是最後那道大菜。
——雅克·貝潘,美國知名廚師
對於奠定現代文化基礎的八位藝術家,萊勒的觀察視角既新穎又獨特。
——比利·柯林斯,兩屆美國桂冠詩人、紐約州立大學教授
這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好書,有趣又發人深思。
——約瑟夫·勒杜,紐約大學神經學教授、暢銷書《情緒腦》和《突觸自我》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