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普通動物學
作者:賽道建 主編
叢書名:高等學校教材
出版日期:2006年7月 書號:7-5025-8592-3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252頁
內容簡介
本書按教育部教學大綱的要求,以提高學生學習素質與能力為目標組織編寫,全書共11章,包括生命的分子進化,動物細胞的基本特徵,繁殖發育,動物類群的結構、功能的比較、演化與調控,動物的自然、人文環境和進化等知識模組,以動物演化為主線,按正向、逆向思維立體知識框架系統介紹動物學的基本理論,學科發展的前沿、成果與動態。本書在相關內容的頁邊空白處還列出了參考章節的序號,幫助學生通過對比聯繫,系統掌握知識精要,培養科學思維方式與學習態度。各章前後有本章提要和複習思考題,便於學生學習掌握知識要點。本書可作為師範類和綜合性大學生命科學專業以及農林、水產、海洋等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學科的科研人員和生產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1
111無機物1
112有機物1
12生命起源與進化3
121化學進化與生命起源3
122細胞形成與生命的特徵3
123生物進化4
124生物分界4
13動物學與學科發展5
131學習動物學的意義5
132動物學的發展史5
133動物學研究的方法與發展6
134動物學的相關學科7
複習思考題7
第2章動物的細胞環境8
21細胞8
211細胞的一般特徵8
212動物細胞的主要結構與功能8
213細胞周期(cellcycle)9
22細胞環境10
221自然水環境10
222體液內環境10
23原生動物與細胞結構、功能比較11
複習思考題11
第3章動物的發育與環境12
31胚前發育12
311生殖細胞的一般發生過程12
312精子的發生和形態結構13
313卵子發生和形態結構15
314環境因素對性細胞發育的影響17
32受精17
321卵子排放與性周期17
322受精的基本過程18
323受精發育的基本類型19
324精卵結合的條件19
33動物的胚胎髮育與組織分化20
331卵裂(cleavage)20
332囊胚形成(blastulation)21
333原腸形成22
334中胚層與體腔的形成23
335胚層分化與組織、器官、系統25
336環境因素影響胚胎髮育28
34動物的胚後發育30
341胚後發育類型30
342性成熟與體成熟34
343衰老35
344環境因素影響胚後發育35
複習思考題36
第4章動物多樣性37
41分類學基本知識37
411物種形成與物種屏障37
412分類依據與物種命名39
413分類系統39
42單細胞原生動物(Protozoa)41
421鞭毛綱(Mastigophora)41
422肉足綱(Sarcodina)42
423孢子綱(Sporovoa)42
424纖毛綱(Ciliata)43
43兩胚層多細胞動物43
431海綿動物門(Spongia)43
432腔腸動物門(Coelenterata)43
433櫛水母動物門(Ctenophora)45
44三胚層、兩側對稱、無體腔動物46
441扁形動物門(Platyhelminthes)46
442顎胃動物門(Gnathostomulida)…47
443紐形動物門(Nemertinea)47
45三胚層、兩側對稱、假體腔動物
(Protocoelomata)47
451線蟲動物門(Nematoda)47
452輪蟲動物門(Rotifera)48
453腹毛動物門(Gastrotricha)49
454線形動物門(Nematomorpha)49
455棘頭動物門(Acanthocephala)…49
456動吻動物門(Kinorhyncha)49
457內肛動物門(Entoprocta)49
46真體腔不分節軟體動物門
(Mollusca)49
461瓣鰓綱(Lamellibranchia,或稱
雙殼綱,Bivalvia)50
462腹足綱(Gastropoda,如螺類)50
463頭足綱(Cephalopoda)51
464多板綱(Polyplacophora)51
465單板綱(Monoplacophora)51
466無板綱(Aplacophora)51
467掘足綱(Scaphopoda)51
47真體腔同律分節環節動物門
(Annelida)51
471寡毛綱(Oligochaeta)52
472多毛綱(Polychaeta)53
473蛭綱(Hirudinea)53
48異律分節真體腔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54
481甲殼綱(Crustacea)55
482蛛形綱(Arachnoida)56
483昆蟲綱(Insecta)57
484肢口綱(Merostomata)58
485多足綱(Myriapoda)58
486原氣管綱(Prototracheata)58
49真體腔後口無脊椎動物59
491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59
492毛顎動物門(Chaetognatha)60
493半索動物門(Hemichordata)60
410真體腔後口脊索動物門
(Chordata)60
4101尾索動物亞門(Urochordata)61
4102頭索動物亞門
(Cephalochordata)61
4103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62
411圓口綱(Cyclostomata)62
4111主要特徵62
4112分類63
412魚類(Pisces)63
4121軟骨魚綱(Chondrichthyes)63
4122硬骨魚綱(Osteichthyes)64
413兩棲綱(Amphibia)66
4131主要特徵66
4132分類67
414爬行綱(Reptilia)67
4141主要特徵67
4142分類68
415鳥綱(Aves)68
4151主要特徵68
4152分類68
416哺乳綱(Mammalia)69
4161主要特徵69
4162分類70
複習思考題70
第5章保護、支持與運動系統72
51皮膚系統72
511皮膚的基本結構73
512其他結構74
513體表結構和皮膚演化79
52骨骼系統81
521細胞骨架(cytoskeleton)81
522流體靜力骨骼(hydrostatic
skeleton)82
523外骨骼(exoskeleton)82
524內骨骼(endoskeleton)83
525脊椎動物的頭骨85
526脊柱(vertebratecolumn)88
527附肢與附肢骨骼90
528骨骼系統的演化92
53肌肉系統93
531肌肉的基本結構93
532動物肌肉系統的演化94
54動物的運動96
541細胞運動96
542肌肉流體靜力骨骼運動98
543肌肉骨骼運動98
複習思考題98
第6章動物的營養代謝99
61消化系統100
611消化營養方式100
612消化道的基本結構101
613消化道的附屬結構104
614消化腺(digestivegland)107
615消化系統的演化109
62呼吸系統111
621呼吸器官應具備的條件111
622呼吸系統的基本結構111
623呼吸器官的通氣114
624氣體交換117
625呼吸系統的演化118
63循環系統120
631循環系統的組成及作用120
632心臟(heart)121
633動脈系統(artery)124
634靜脈系統(vein)126
635體腔液、血液和淋巴液128
636循環系統的演化131
637血液循環與體腔的關係133
638血液循環與呼吸的關係134
64排泄系統135
641排泄系統的基本結構135
642排泄器官135
643脊椎動物的腎臟137
644輸尿管與膀胱139
645腎外排泄(extrarenalsalt
excretion)140
646含氮廢物的排泄140
647排泄系統的演化與適應141
複習思考題142
第7章生命活動的調節143
71感覺器官144
711光感受器144
712平衡器與聽覺器147
713其他物理性感受器150
714化學感受器(chemoreceptor)150
715感覺器官的演化適應151
72神經系統152
721神經元間的聯繫153
722動物的神經系統153
723脊椎動物神經系統的分化154
724神經系統的演化158
725神經系統與動物的行為161
73內分泌系統162
731內分泌腺和激素162
732脊椎動物的內分泌腺與激素163
733低等動物的內分泌腺與激素166
734激素與動物的發育167
735激素與動物的行為167
複習思考題168
第8章動物的繁殖與生殖系統169
81動物的繁殖169
811繁殖方式169
812動物的繁殖力及其影響因素173
82生殖系統與繁殖方式演化174
821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174
822無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174
823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175
824世代交替(alloiobiogenesis或
metagenesis)179
83動物的繁殖行為與馴化180
831求偶交配行為180
832育幼行為181
複習思考題182
第9章動物與環境183
91動物生存的水陸環境183
911水陸環境的差異183
912水生進化到陸生需要解決的主要
問題183
92動物與水環境185
921水生動物滲透壓調節的適應185
922動物對水環境的適應186
923水生動物分布187
93動物對陸生環境的適應187
931水對陸生動物的生態影響187
932陸生動物的滲透壓調節188
933動物的溫度耐受性189
94行為對環境的適應191
941休眠(dormancy)191
942洄游與遷徙(migration)193
95動物地理分布195
951棲息地選擇與分布區
(distributionrange)形成195
952動物群的地帶性分布196
953動物地理分區概況196
954大陸漂移(continentaldrifttypo
thesis)、板塊學說(platetectonic
theory)與世界動物地理分布197
955中國陸生動物區系劃分198
複習思考題198
第10章動物的人文環境199
101有益動物多樣性199
1011食用、藥用動物199
1012寵物與觀賞動物200
1013科研仿生原型動物200
1014毛皮動物201
1015役用動物201
1016實驗動物202
1017原料動物203
1018花媒動物203
1019野生動物資源203
102動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203
1021動物資源保護203
1022有益動物的開發利用207
103有害動物207
1031疫源動物207
1032病媒動物208
1033寄生蟲與寄生蟲病208
1034赤潮212
1035有害動物的控制、利用212
複習思考題213
第11章動物進化214
111動物機體形態結構和機能的演化214
1111結構決定功能,功能適應
環境214
1112器官系統作為整體協同進化215
1113機體與生存環境協同進化215
112生物信息通道與動物行為的演化216
1121生物信息通道216
1122生命活動需要生物信息通道平
衡暢通216
1123生物信息通道的演化217
1124動物行為的進化218
113動物進化的歷程219
1131小進化與大進化219
1132單細胞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0
1133兩胚層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0
1134扁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1
1135原腔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1
1136軟體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1
1137環節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1
1138節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2
1139棘皮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2
11310脊索動物的起源和演化222
11311圓口綱的起源和演化223
11312魚類的起源和演化224
11313兩棲類的起源和演化225
11314爬行動物的起源和適應
輻射226
11315鳥類的起源演化與適應
輻射227
11316哺乳動物的起源與適應
輻射228
114動物進化的證據229
1141古生物學證據229
1142比較解剖學證據230
1143比較胚胎學證據230
1144系統分類學證據231
1145分子生物學證據232
1146血清免疫學證據233
115進化的理論233
1151拉馬克進化論234
1152達爾文自然選擇進化論234
1153綜合進化學說(the evolutionary
synthesis)與廣演論(general
evolution)235
1154突變學說236
1155分子進化中性學說(neutral
theory)236
1156間斷平衡論(punctuated
equilibrium)237
116人類的起源和進化237
1161人類起源的假說237
1162類人猿的起源進化238
1163人類的起源進化階段239
複習思考題240
參考文獻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