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遷徙

晝夜遷徙

晝夜遷徙是指動物在遷徙途中,白天和夜晚都進行遷飛活動的一種遷徙方式。

簡介

晝夜遷徙是一種周期性遷移,它是適應於外界生活條件的晝夜周期性變化的有規律的移動,如水生浮遊動物的晝夜垂直遷移,陸生的土壤無脊椎動物也常隨晝夜的交替而上下移動。

在鳥類遷徙的過程中,不同種鳥類不僅在年節律上有變化,在一日之間也有變化。一般有晝間遷徙和夜間遷徙以及晝夜遷徙等不同類型。各類型遷徙都有起始時間、高潮時間、結束時間的變化規律。食蟲鳥類遷徙的時間大多是在夜晚,而大多數猛禽則是在白天進行遷徙。

生物學意義

⑴通過晝夜遷徙,種群內和種群間的個體得以交換,可防止長期近親繁殖而產生的不良後代;

⑵通過晝夜遷徙,使種群能適應有季節性不宜氣候條件的地區;

⑶通過晝夜遷徙,以維持在正常分布區以外的暫時性分布區域的種群;

⑷通過晝夜遷徙,可以擴大種群的分布;

⑸通過晝夜遷徙,保持種群的穩定性。

研究方法

1.動物種群密度的變化可以為動物的遷徙提供線索。

2.在一個固定的地點,如果通過取樣發現一種動物的成員在種內特徵上發生了變化,有時也能判斷出動物是不是在遷徙。

3.動物的遷徙有時也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或是藉助衛星來觀察。

4.用標記釋放,然後再用回收的方法可以研究動物個體的遷徙。

5.在一些動物身上可以裝上小型的無線電傳送器用以精確地跟蹤動物的移動路線。

定位

利用月亮定向和導航

目前已知只有少數動物可以依靠月亮定向和導航。如擊鉤蝦和跳鉤蝦。它們都生活在海岸線附近,在有月光的夜晚它們逃避的方向總是指向大海。但如果沒有月光,它們就會隨機地散開沒有方向性。

利用嗅覺定向和導航

大量哺乳動物在短距離範圍內主要靠嗅覺定向。嗅覺也幫助蠑螈和其他兩棲動物找到產卵的水域,讓海龜游到數千米外可以產卵的海灘。大馬哈魚穿越大洋返回到自己原來孵化出來的同一條河流里產卵,其大部分旅程依靠太陽的位置、海流以及依靠它的磁覺,最後到達淡水附近時,它能根據河水的氣味物質"回憶"起自己的出生地。

一位義大利科學家發現:在高空飛行的鴿子可以憑藉氣味導航。鴿子在高空飛行時,不僅能記住某一地區的地形地貌,而且能記住這一地區發出的“氣味”。因為松林與沼澤發出的氣味不同,當然,河谷與城郊發出的氣味也不同。同時他們用各種方法使鴿子失去嗅覺,而這些失去嗅覺的鴿子就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動物遷徙的代價

1.動物遷徙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

2.很多遷徙動物在遷移途中常因疲勞體弱而遭捕食者的捕食。

3.遷徙常常會穿過大面積的荒原和不熟悉地區。

4.不穩定的氣候條件會大大提高遷移的代價。

城市化的影響

人工白晝還可能傷害昆蟲和鳥類,因為光可以破壞夜間昆蟲的正常生殖過程,以及候鳥夜間遷徙途中的生命保障。此前已有候鳥夜間遷徙途中因遇強光照射,產生“視盲”集體撞牆而亡的報導。

晝夜遷徙報導

鳥從夏天到冬天的遷徙中,要飛行一段非常遙遠的距離。科學家發現,鳥在遷徙中,大多是夜晚飛行,但它們在白天仍有精神,這就使它們沒有機會睡覺。儘管如此,它們並不像其他缺乏睡眠的動物那樣對缺覺感到難以忍受。
在野外,有一種白帽麻雀每年兩次從阿拉斯加飛越2700英里,直到加利福尼亞的南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魯思和她的同事把這種鳥抓到籠子裡進行了一年的觀察。他們發現,到了遷徙時節,籠子裡的鳥就變得很少休息,而且非常喜歡扇動翅膀。更重要的是,它們此時睡覺的時間只是平常的三分之一。到了晚上,當籠外的同伴正在飛翔時,籠子裡的鳥仍然保持著清醒。
儘管如此,科學家認為在非遷徙時節,鳥的睡眠缺乏對它們仍有很不好的影響。這說明它們有一種特殊的能力,能在遷徙時節大量地減少睡眠,同時並不削弱它們的認知能力。但是,它們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目前還不清楚。但如果能夠了解這一機理,就可以解釋季節情緒失調時,睡眠和行為變化的病理,並且可以進一步了解睡眠本身的功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