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晚期出現了以洋務運動為代表的一批政治家、軍事家,他們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此四人因前期鎮壓太平天國有功,而後期為富國強兵,興實業,練新軍(特別是北洋水師及北洋新軍),為中國近代化開先河。
![](/img/6/e87/nBnauM3X2YDO5czN4UzNxMjMyMTMwczNzMjNwADMwAzMxAzL1czL2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img/0/4e1/nBnauM3XxEzN3ETN4kTNyETOxMTM0cTNwITOwADMwAzMwIzL5UzL1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從60年代起,李鴻章積極籌建新式軍事工業,仿造外國船、炮,開始從事標榜“自強”的洋務事業。1865年分別在上海和江寧(今江蘇南京)創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和金陵機器製造局。同時,署理兩江總督,調集淮軍數萬人赴中原對捻軍作戰。1866年,繼曾國藩署欽差大臣,專辦鎮壓捻軍事務。次年,授湖廣總督。其後,採取“就地圈圍”、“堅壁清野”等戰略,相繼在山東、江蘇間和直隸(約今河北)、山東間剿滅東、西捻軍。1870年,繼曾國藩任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從此控制北洋達25年之久,並參與掌管清政府外交、軍事、經濟大權,成為清末權勢最為顯赫的封疆大吏。
李鴻章從19世紀70年代起,進一步擴大洋務事業,因標榜“自強”進而“求富”,主要以“官督商辦”的形式創辦了一系列民用企業。同時,又著手籌辦北洋海防,以外購為主,自造為輔,於光緒十四年(1888)建成北洋海軍。為培養“自強”“求富”所需人才,還創辦各類新式學堂,並派人赴歐美留學。所有這些洋務事業,對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中外力量對比懸殊的格局,使李鴻章產生了嚴重的懼外思想,在對外交涉中始終堅持“委曲求全”的方針。1901年11月卒。諡文忠,晉封一等侯。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img/5/f2d/nBnauM3XyEDMykTN3YjM0MDN0MTMwIzNzQTMwADMwAjMxAzL2IzL4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舉,鹹豐元年(1851年)太平天國起義爆發後,由好友胡林翼保薦,先後入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幕下,為抵抗太平軍多所籌劃。1856年,因接濟曾國藩部軍餉以奪取被太平軍所占武昌之功,命以兵部郎中用。1860年,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後,隨同欽差大臣、兩江總督曾國藩襄辦軍務。曾在湖南招募5000人,組成“楚軍”,赴江西、安徽與太平軍作戰。1861年太平軍攻克杭州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同治元年(1862年),組成中法混合軍,稱“常捷軍”,並擴充中英混合軍,先後攻陷金華、紹興等地,升閩浙總督。1864年3月攻陷杭州,控制浙江全境。論功,封一等恪靖伯。旋奉命率軍入江西、福建追擊太平軍李世賢、汪海洋部,至1866年2月攻滅於廣東嘉應州(今梅州)。鎮壓太平天國後,倡議減兵並餉,加給練兵。1866年上疏奏請設局監造輪船,獲準試行,即於福州馬尾擇址辦船廠,派員出國購買機器、船槽,並創辦求是堂藝局(亦稱船政學堂),培養造船技術和海軍人才。時逢西北事起,旋改任陝甘總督,推薦原江西巡撫沈葆楨任總理船政大臣。一年後,福州船政局(亦稱馬尾船政局)正式開工,成為中國第一個新式造船廠。1867年,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殘酷鎮壓了陝甘回民起義。陝甘任間,繼續從事洋務,創辦蘭州製造局(亦稱甘肅製造局)、甘肅織呢總局(亦稱蘭州機器織呢局),後者為中國第一個機器紡織廠。
1864年6月,新疆庫車爆發農民起義,建立熱西丁政權;7月,和田建立帕夏政權;10月,伊犁建立蘇丹政權;1865年1月,浩罕國(位於今烏茲別克斯坦的浩罕市一帶)軍官阿古柏入侵新疆;3月,烏魯木齊建立清真王政權;1871年7月,沙俄武裝強占伊犁;1872年6月,阿古柏在新疆的喀什、英吉沙、莎車、和田、阿克蘇、烏什、庫車懸掛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國旗並發行貨幣;1874年,日本國入侵台灣。在這種局勢下,清廷內部爆發“海防”、“塞防”之爭李鴻章等認為兩者“力難兼顧”,主張放棄塞防,將“停撤之餉,即勻作海防之餉”。左宗棠力表異議,指出西北“自撤藩籬,則我退寸而寇進尺”,尤其招致英、俄滲透。同年5月,左宗棠以64歲的高齡,被任命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次年4月,左宗棠坐鎮甘肅酒泉,收復新疆戰役打響。1876年,指揮多路清軍討伐阿古柏,次年1月占和闐(今和田),收復除伊犁地區外的新疆全部領土,阿古柏在絕望中服毒自殺。左宗棠隨即上疏建議新疆改設行省,以收長治久安之效。1879年中俄伊犁交涉時,抨擊崇厚一任俄國要求,輕率定議約章,喪權失地,主張“先之以議論”,“決之於戰陣”。1880年春,在新疆部署兵事,出肅州抵哈密坐鎮,命令三路大軍並進,徹底擊潰了阿古柏殘餘勢力,收復大片國土。1881年初,中俄《伊犁條約》簽定,中國收回了伊犁和特克斯河上游兩岸領土(霍爾果斯河以西地區和北面的齋桑湖以東地區卻被沙俄強行割去)。左宗棠應詔至北京任軍機大臣兼在總理衙門行走,管理兵部事務。左宗棠在新疆期間,為保證軍糧供給,發展地方經濟,曾大力興辦屯墾業,其功績遺澤至今。
1881年夏,調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軍機大臣。時值中法戰爭,法國艦隊在福州馬尾發動突然襲擊,福建水師全軍覆滅,左宗棠奉命督辦福建軍務。11月抵福州後,積極布防,並組成“恪靖援台軍”東渡台灣。1885年病故於福州。著有《楚軍營制》(附條規),其奏稿、文牘等輯為《左文襄公全集》。
![](/img/4/c6f/nBnauM3X4cTO1EjN3YjM0MDN0MTMwIzNzQTMwADMwAjMxAzL2IzL3Q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