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有唐一代,詩分初、盛、中、晚四期,其中,晚唐起文宗開成元年(836),終哀帝天祜四年(907),歷時計七十一年。本文所論之晚唐詩歌,即在此時間範圍內。唐詩,作為唐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學樣式,作為對當時外在客觀世界和詩人內在主體心靈雙重反映的統一載體,必然要因唐王朝不同的時代變化而呈現出不同的風貌。就晚唐文壇而言,據《唐音癸簽》集錄統計,晚唐詩文集有137家,與初唐之152家,盛唐之49家,中唐之165家相比,應該說仍然保持了繁榮。其中除李商隱、杜牧這兩位大家外,其他知名詩人為數尚多。這些詩人在創作上吸收了前期詩歌的營養,各具風貌,形成了龐雜多姿的晚唐詩壇。
然而,在唐詩四期中,晚唐詩歌卻最遭後人非議、貶損。類似“唐代詩原中晚佳”這樣的評價極少,更多的是“近來詩人輕晚唐”,這方面的貶損之論不勝枚舉。一言以蔽之,晚唐詩格調衰敝萎弱不足取,基本已是唐以後至清歷代詩論具有總體傾向性的定評。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對唐詩研究的深入,今天,我們早已擺脫了前人以盛唐為“正法眼藏”的偏見,打破了“詩必盛唐”,“不作開元、天寶以下人物”的桎梏,開始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來正視晚唐詩歌,我們認為,晚唐詩歌不應受到輕視與否定。
本文即試圖從時代、社會、文化、心理及詩歌本身這樣一個多方位、多角度的方法入手,對晚唐詩歌進行儘可能全面、儘可能接近其本來面目的研究,從而爭取做到能把握住並揭示出晚唐詩歌的風格特色,挖掘出晚唐詩歌藝術的真實底蘊。
任海天《晚唐詩風》是其在霍松林門下的博士論文,它將晚唐詩風概括為"感傷沉鬱的主調","綺艷幽密的情懷","清麗工整的語式","思遠韻永的風神"。
作品目錄
目錄緒論
第一章感傷沉鬱的主調
第一節掙扎與沉淪:晚唐詩人的生存狀態
第二節苦惱與憤懣:晚唐詩歌主體精神與客觀世界的矛盾衝突
第三節“秋陰心理”與“夕陽情緒”:晚唐詩歌感傷沉鬱的情感底蘊
第四節傷悼與反思:晚唐詠史詩的焦點指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