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品名:晉楚之盟
出處:《左傳》
體裁:歷史散文
原文
狄人間宋之盟以侵晉,而不設備。秋,晉人敗狄於交剛③。
晉郤至如楚聘,且涖盟。楚子享之,子反相,為地室而縣焉。郤至將登,金奏作於下,驚而走出。子反曰:“日雲莫矣,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
賓曰:“君不忘先君之好,施及下臣,貺之以大禮,重之以備樂。如天之福,兩君相見,何以代此?下臣不敢。”子反曰:“如天之福,兩君相見,無亦唯是一矢以相加遺,焉用樂,寡君須矣,吾子其入也。”賓曰:“若讓之以一矢,禍之大者,其何福之為?世之治也,諸侯間於天子之事,則相朝也,於是乎有享、宴之禮。享以訓共儉,宴以示慈惠。共儉以行禮,而慈惠以布政。政以禮成,民是以息。
百官承事,朝而不夕,此公侯之所以扦城其民也④。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及其亂也,諸侯貪冒,侵欲不忌,爭尋常以盡其民⑤,略其武夫,以為己腹心、股肱、爪牙。故《詩》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天下有道,則公侯能為民干城,而制其腹心。亂則反之。今吾子之言,亂之道也,不可以為法。然吾子,主也,至敢不從?”遂入,卒事。歸以語範文子。文子曰:“無禮,必食言,吾死無日矣夫!”
冬,楚公子罷如晉聘,且淮盟。十二月,晉侯及楚公子罷盟於赤棘⑥。
注釋
①不庭:背叛不來王庭的國家。
②瑣澤:當為晉地,在今河北涉縣縣治。
③交剛:晉地,所在不詳,或以為在今山西隰縣。
④扦城:保衛。
⑤尋常:指尺寸之地。八尺為尋,倍尋為常。
⑥赤棘:晉地,所在不詳。
譯文
宋國的華元完成了晉國和楚國之間的議和,(魯成公十二年)夏季五月,晉國的士燮會見楚國的公子罷、許偃。癸亥日,雙方在宋國國都的西門外舉行了盟誓,誓言說:“凡晉國、楚國都不要相互使用武力,要有相同的愛好與憎惡,共同救助災荒與危害,防備救援饑荒與禍亂。
如果有危害楚國的,那么晉國就去征伐他;對於晉國,楚國也是這樣做。雙方互訪攜帶禮物,沿途道路不得阻塞。共同謀劃對付那些不合作者,而討伐背叛晉國、楚國的諸侯。有違背這一盟誓的,要受到神靈的誅殺,以使他的軍隊隕滅,不再能夠享有國家。”鄭成公到晉國接受這個盟誓,與晉、楚兩國參加盟會的人在瑣澤相會,是因為晉楚達成和議的緣故。
狄人乘晉國在宋國舉行盟會而侵伐晉國,而自己又沒有構築軍事防禦。秋季,晉軍在交剛打敗了狄人。
晉國的郤至去訪問楚國,並參加與楚國的盟會。楚共王設宴招待他,子反為相,預先在宮中構築了地下室把樂器放到那裡。郤至入宮正要登堂,金屬樂器在他的腳下鳴奏起來,邰至驚慌地退了出來。子反說:“天色就要到中午了,我們君王已等待久了,你進去吧。”郤至說:“你們君王不忘兩國先君的友好,把這種友好施加到我身上,賜給我重大的禮儀,又加上了完備的音樂。
這樣如天大的福分,即便是兩國君主相見,還能用什麼來代替呢?我實在是不敢接受。”子反說:“如天大的福分,兩國君主相見,也只是用一支箭互相饋贈,還用得著奏樂?我們君主等待多時了,你進去吧。”郤至說:“如果用一支箭來互相款待,那就是最大的災禍了,有什麼福分可言呢?天下治理安寧的話,諸侯們在完成天子的任務的閒暇時間裡,就互相朝拜會見,因而就有了招待、宴請的禮儀。
招待是訓導恭敬和儉樸的,宴請是宣揚慈愛和恩惠的。恭敬、儉樸是用以推行禮法的,慈愛、恩惠是用來施陳政教的。政教依靠禮法來實現,人民才會得到休息。百官承辦事情,只在白天上朝而晚上就不辦事了,這樣,諸侯們的精力就用來護衛他的人民了。所以《詩經》說:‘雄赳赳的武夫,是為諸侯作保衛的。’到了亂世的時候,諸侯貪占,侵略的欲望無所顧忌,為爭尺寸的土地用盡他的人民,強奪取得他的武夫,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心腹、臂膀、爪牙。所以《詩經》說:‘雄赳赳的武夫,只是公侯們的腹心。’
天下有道,那諸侯就保衛人民,而駕馭他的腹心。天下戰亂就反過來了。今天你說的話,是禍亂的做法,不能夠當作法則。可你是主人,我郤至能不服從你嗎?”於是就進入朝堂,辦完了事情。回去後郤至對士燮談了這些情況。士燮說:“不講禮法,一定要自食其言,我們的死就不定哪一天了。”
冬季,楚國的公子罷到晉國訪問,並且與晉國會盟。十二月,晉厲公與楚公子罷在赤棘進行了盟會。
評析
魯成公十二年(前579),晉國和楚國在宋國的溝通下,達成和議。但從郤至聘使到楚國,楚國大臣子反的言談中可以看出,這個盟約是不會長久堅持的。